金帥
在“互聯網+”的浪潮下,深化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成為業界共識。社會消費整體升級,倒逼零售業響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變零供關系,回歸零售本質。零售業在利益分配、人力資源整合、消費習慣的培養、成本控制,以及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缺乏靈活有效的創新機制。零售業創新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零售業科技應用水平有待提高;二是“雙線”融合存在障礙;三是成本控制壓力較大;四是智慧物流的提高尚需時日。因此,針對這問題本文提出了幾條對策。
一、借力領先技術加速轉型升級
(一)提升供應鏈效率
在零售創新中,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智能技術手段正得到更為廣泛的應用。借助這些領先技術手段,可以滿足零售行業對供應鏈的革新與升級的要求。通過加大對大數據、人工智能與供應鏈管理的整合力度,有助于提高全社會零售供應鏈的效率和降低成本,提升消費體驗。
(二)提升顧客消費體驗
另一方面,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手段可以對用戶需求進行更為數據化的分析,在這一點上,線上電商相較于線下門店更具先天優勢。線上電商收集了每一筆交易的數據,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識別顧客需求,追蹤顧客行為,完善品類管理與控制,從而更好的滿足消費者服務體驗,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增值。傳統商超同樣可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為顧客提供更加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隨著消費升級的驅動,零售業已從過去的供應商驅動轉向顧客需求。
(三)節約人力成本
技術手段的變革升級也在影響著人力資源的調控。借助大數據,VR購物、無人門店購物、機器人服務等新型零售模式,將實現更為廣泛的組合應用。隨著無人技術的推廣應用,智能機器人將在很多層面代替傳統人工,影響著人力資源的調控與分配。無人技術將解放更多的傳統勞動力,使得他們從事更具價值的工作,例如調控無人機運輸、管理無人倉庫等。
二、加速線上線下融合
(一)“一店兩鋪”全渠道運營
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店兩鋪”正成為零售行業的標配,線下既要有實體店鋪,線上又要有網絡店鋪,有效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從而激發整個零售業的持續創新和增長活力。實體零售無縫對接移動互聯網,幫助門店高效、智能地完成交易。線上線下通過相互引流實現流量的互為補充,全方位管理客群,促進零售過程的交易閉環。在大數據驅動下,通過“一店兩鋪”全渠道運營,既能將線下實體門店的消費者吸引到線上消費,也能將線上消費者引流到線下,實現資源互惠、數據共享。
(二)落地差異化新業態
零售業要充分發揮線上線下雙渠道的協同優勢,加速落地更多適應消費新形勢的新業態,精準定位市場需求,使得每一個細分市場、每一個顧客群都有差異化的渠道和業態與之對應。加速落地差異化的業態,不僅需要整合線上與線下的用戶資源,統一商品信息管理、訂單管理,合并庫存信息,還需要借助大數據等零售科技,深度挖掘顧客信息,有效管理客戶流量,實現全渠道的交易、體驗無縫對接。
三、增強顧客粘性
(一)豐富場景銷售
新零售模式下,通過創造體驗場景來實現顧客、商品和服務、銷售人員的有機互動,優化顧客參與感,提升消費體驗,將為線下商超帶來新的零售發展機會。高端的品質,新穎的品類,尤其需要通過豐富的體驗幫助消費者獲得對品牌的認知。借助場景化消費帶來的全新體驗,有利于吸引客流進店體驗,延長顧客在店時間,增強消費者粘性。
(三)實現精準營銷
“渠道為王”已然成為歷史,“體驗為王”時代需要把以產品為中心轉向以顧客為中心。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運營和維護客群流量的能力上,借助數據的打通,精準地滿足顧客需求。零售商通過加強與供應商合作,利用大數據分析,深度挖掘顧客的消費習慣,改變賣方市場時代“供-銷”模式,正視顧客需求,以顧客需求為導向開展生產,實現品質商品的精準營銷。
四、優化供應鏈
(一)打造柔性供應鏈
消費升級催生更加多元化、個性化、定制化的需求,隨著市場細分越來越精細,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利基市場。以往的“剛性”供應鏈冗長且模式固定,不能及時有效地對市場需求迅速作出回應,為了滿足需求,供應鏈轉型要以變革零供關系為方向,包括設計、生產、分銷、物流等供應鏈的每個環節都要更具靈活性,朝著大規模“私人定制”轉型。
(二)智慧物流賦能供應鏈
智慧物流、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供應鏈升級再造提供支持。依托轉型升級的物聯網、互聯網,強大的云計算能力和大數據技術將為供應鏈注入更多活力,使得C2B大規模訂制化生產和運輸日臻成熟。新零售時代,線上線下必須和物流結合在一起。新零售不僅僅是單純的線上線下融合,更要借助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領先技術手段,面向線上線下的全渠道顧客群,打通銷售、庫存、訂貨、運輸、顧客數據共享,創造全品類、全時段的全新體驗模式。
目前,國內電商在物流方面不斷擴張,將為零售業發展注入更多新力量。新零售需要與新物流攜手合作,才能真正在消費變化升級的社會大環境中,回歸零售本質——滿足不斷變化的顧客需求。(作者單位為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