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寧
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迅速融入國際貿易舞臺,有力地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與其他國家的政治、經濟、科技等方面的來往更加頻繁,國際經濟貿易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也更加廣泛和深刻。本文主要分析了國際經濟貿易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提出了國際經貿易發展過程中中國經濟的發展對策,期望能夠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
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讓中國參與到了世界經濟中,對中國的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發展對外貿易的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其潛在的風險,要想獲得穩定長足的發展,就應深刻分析當前國際經濟貿易對我國國際經濟發展的影響,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
一、國際經濟貿易對我國國際經濟的影響
(一)有利影響
國際經濟貿易對我國國際經濟的影響主要為正面影響。一方面,促進了我國對外貿投資的吸引。世界經濟的發展使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聯系更加緊密,經濟交流日益增多。在對外開放的推動下,我國以獨特的優勢吸引了大量外資,促進了我國經濟實力的提升,加快了我國融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步伐。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國經濟發展轉型。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使我國能夠接觸、使用更多的先進生產技術,有利于我國企業實現經濟發展轉型,推動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使我國的產業結構更加合理,有利于我國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另外,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使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更高,在對外貿易方面的優勢更加明顯,有利于提升對外貿易的發展水平,使我國更好地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
(二)不利影響
一方面,資金壓力增大。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將使我國的企業與更多的外國企業開展貿易,但多數企業的資金規模小,一旦遇到大宗貿易時資金壓力的問題就會凸顯。而企業要想保持順暢的貿易就需要開展融資,進而提高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另一方面,加大對我國經濟的沖擊。隨著對外開放程度的加深,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國門,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在我國投資,這樣會使國際市場環境中的不良因素傳遞到我國的經濟市場中,一旦爆發將會對我國經濟產生巨大的沖擊。另外,勞動密集型產生發展困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推動了我國企業的科技發展,越來越多的機器代替了人工作業,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不得不裁撤人員,造成了大量剩余勞動力的產生,不利于社會穩定。同時,我國的勞動力優勢也在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地消失,這在客觀上也推動了我國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
二、國際經濟貿易背景下中國國際經濟戰略的選擇
(一)優化對外貿易結構
當前,在國際經濟貿易中,我國的對外貿易結構有著明顯的不足。例如出口產品結構不合理,雖然經過了多次調整,但我國的出口貿易結構仍不合理,多以原材料、技術含量低的產品為主,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不足。出口型經濟雖然對我國國際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也要認識到其中的不足,這顯然不利于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要優化對外貿易結構,努力提升出口產品的質量和技術含量,推動我國對外貿易以質取勝。
(二)優化貿易政策
要優化貿易政策,積極推行戰略性貿易政策。戰略性貿易政策是指在國家的支持下對出口產品進行補貼、降低關稅等,使我國的企業能夠更好地走上國際舞臺,避免外資企業的壟斷等。一方面,國家應大力扶持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加強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給予更多的政策、技術和資金等方面的支持,使其更好地走出國門。另一方面,要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我國應大力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并逐步建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保障我國企業的知識和技術產權,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還應積極學習國外企業的先進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等,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另外,要大力支持和發展高精尖產業,培育品牌企業。
(三)調整產業結構
產業發展和結構水平反映了國家的經濟貿易發展狀況。在國際經濟貿易的背景下,我國應認清產業結構的現狀,加強產業結構調整的宣傳教育,采取措施優化產業結構,加大政策扶持,積極推動產業集聚區的建設。
(四)發展服務貿易
我國的第三產業就是服務業,即不生產物質產品的行業,如信息業、住宿餐飲業等。由于我國經濟貿易發展落后,應從第三產業入手,積極完善服務貿易市場,加強監管。大力發展新型服務業,加強服務行業人員的培訓,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提升行業服務水平,更好地走出國門,走向國際服務行業的舞臺。在這一過程,政府要極大政策、技術等方面的支持,做好國際事務方面的處理,為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三、結語
在國際經濟貿易中,我國的國際經濟面臨著巨大的優勢和挑戰。因此,我國應根據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經濟發展的實際制定相應的經濟發展戰略,更好地推動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在未來,我國必將面對更加復雜的國際經濟貿易形勢,我國的國際經濟戰略也將作出必要的調整。(作者單位為沈陽師范大學 國際商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