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曄
在當前的互聯網環境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經營模式也發生了較大的轉變,逐漸向平臺化經營模式發展。本文主要分析了互聯網環境下第三方物流企業平臺化經營模式的構建策略,期望能夠推動第三方物流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提升市場競爭力。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人們的消費方式逐漸多樣化,物流企業發展迅速,順豐、圓通等一大批物流服務商憑借自身的優勢推動了我國零售物流業的發展。而且在互聯網的推動下,物聯網、大數據等逐漸應用到了物流行業,推動著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智能化、平臺化發展。
一、平臺化經營模式概述
(一)平臺化經營模式的概念
種多角色參與的、分工明確的空間載體。平臺企業具有雙邊市場性交易信息的完整性和平臺的高度整合性等。平臺化經營模式是指第三方物流企業以核心產品為基礎,建立了連接用戶和服務的平臺,以此豐富業務種類、拓寬業務區域等。
(二)平臺化經營模式的內涵
在物流企業的資源運作過程中,平臺化經營模式有利于資源的集中,以終端客戶的需求為依據提供多樣化的服務。第三方物流企業本身的業務流程就十分流暢,而且涉及到了多個方面,如物流服務、產品服務等。
第一,信息平臺化。IT基礎設施、運維系統等是平臺化運營基礎。聯合了合作企業,形成優勢互補,提高了凝聚力。信息網絡覆蓋到了全組織、全區域、全業務。
第二,客戶共享化。在平臺化經營模式中,經營環境是開放的,是實現合作的最佳途徑。通過客戶資源共享,能夠更好地掌握客戶的需求,更好地實施產品供給。通過對資源的集成化掌握,能夠實現不同行業、不同地域和不同物流的物流服務,滿足了多樣化的物流需求。
第三,以客戶為中心。在平臺化經營模式中實現了訂單的集成管理,全面掌握和挖掘了客戶需求,從客戶的角度確定客戶的價值,根據客戶的需求調節物流資源分配,實現了全環節得到物流訂單管理,提升了整體執行效率。
第四,產品和服務標準化。由于客戶的個體情況千差萬別,物流企業所提供的服務也十分多樣。實施物流產品和服務的標準化,有利于實現規模經濟,降低生產和管理成本,還有助于物流服務的評價反饋和提升。
第五,物流運行智能化。智能物流集成了智能化的信息技術,能夠自動分析、解決物流中出現的問題,能夠實現物流調度的智能化,實現物流中的運輸、倉儲、配送等程序的一體化,進而優化了物流資源的分配,提高了物流效率。
二、第三方物流企業平臺化經營模式的構建
(一)物流云平臺技術構架
第三方物流企業的云平臺包括運輸管理、倉儲管理等模塊,融入了GPS、GIS系統,有的還使用了ERP系統,以實現電子數據的交換。LRP系統能夠分配物流訂單,以物流區域、物流功能將其分配給子系統操作。然后通過ERP系統將物流外包,降低了物流成本。使用平臺化經營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云平臺技術實現了各種業務的管理,實現了物流信息的聯通。
(二)物流平臺的應用模式
第一,實現物流信息的集中處理。在物流云平臺中,第三方物流企業能夠快速掌握資源總量,然后按需分配、擴充,減少了信息系統得到工作量,實現了統一的、規范的管理,績效管理也更加透明,與上下游企業的聯系也更加便捷,對各類信息的分析也更加高效,有利于管理決策的制定、
第二,實現信息系統互聯互通。為了實現信息的協同效應,第三方物流企業需要將各類信息聯通起來。使用EDI平臺能夠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能夠與功能型物流商交換物流服務供應鏈信息。使用LRP能夠與工業平臺、微信公眾平臺進行數據交換,客戶能夠通過這些平臺對自己的物流訂單進行查詢、簽收和評價。
第三,物流大數據的應用。物流大數據有現場設備數據、物流管理數據和外部數據等。現場設備主要包括設備運行數據、生產環境數據等。物流生產管理數據有SCM、WVM等。外部數據有物流服務集成商的外部數據。
第四,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數據聯通。物流企業根據業務需要開發各類APP,使各項業務在信息化的環境中運行,如司機端APP,有發貨和收貨環節,并根據微信公眾號為客戶提供物流訂單跟蹤平臺。
三、第三方物流企業平臺化經營模式的發展步驟
第一步是模式建立、驗證階段,論證其可行性、業務價值等。第二步是提升階段,提升平臺的管理水平,提升各項功能的程序化、規范化。第三步是擴張階段,利用優勢業務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市場價值。
四、結語
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第三方物流企業平臺化經營模式也逐漸建立和完善。第三方物流企業平臺化經營模式涉及到了企業的多項業務,通過云平臺、EDI總線、物流大數據等實現了全程物流的管理,以平臺化的經營模式集中了資源,推動了運作流程的流暢化、管理的高效化等,有利于地推動了第三方物流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保障了企業的健康發展。(作者單位為沈陽師范大學國際商學院 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