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坤 陳宏志
本文研究大連自貿區金融產品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對金融產品創新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而金融市場動態發展的趨勢,形成了多種金融風險,并通過金融風險的有效防范促進了大連市自貿區金融產品的多元化發展。金融創新與風險防范相輔相成,二者相互促進,并在自貿區內金融產品創新的過程中起著良好的紐帶作用。
由于大連市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產業創新發展日益深入,且金融服務體系的發展多元化,既可以保證自貿區金融服務的穩定性,同時又可以促進大連市自貿區金融貿易的創新發展。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與風險防范是我國發展多邊貿易的重要保證,對大連市發展多元化的金融產品,豐富金融市場的產品模式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研究大連自貿區金融產品創新以及風險防范等問題具有重要價值。
一、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的風險問題
(一)外匯制度創新的風險
大連自貿區外匯制度創新的風險,主要來源于外幣錯配、資本結構流動性大等原因。大連自貿區對外匯儲備等態度比較松散,容易形成外幣錯配風險,并導致資本融通、流動的風險加劇。而自貿區內部針對外匯資本的管理約束不足,必然使得大連市自貿區外匯制度的創新發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脅,并容易發生外匯創新的風險。金融監管局限性,對大連自貿區外幣錯配等金融監管通常以事后的控制為主,對事前、事中的金融風險監管能力比較弱,不利于大連市自貿區外匯制度創新風險的有效控制。因此,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必須要重視外匯制度創新,重視對外匯管理制度的發展,強化對外匯制度的改革發展,有效避免外匯制度創新的風險。
(二)資本項目開發的風險
資本項目開發不僅能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新鮮血液,同時表現出巨大的發展活力。但其在金融市場中比較活躍的發展狀態,容易依法金融風險。首先,我國資本市場項目開發的各項條件依然趨于成熟,但多元化的資本市場發展并不完善。其次,上海自貿區金融市場發展面臨的匯率變化幅度較大,且自貿區內資本項目的開放發展步驟不夠謹慎。部分投資者則會利用匯率浮動變化而展開套現活動,極容易引發金融風險,不利于大連自貿區金融市場的發展。另外,監管部門采取的監管措施、監管形式等缺乏長效機制,對資本項目開發的監管缺乏長期保障。因此,大連自貿區資本項目開發的風險與匯率變化、金融監管機制的發展關系密切。
(三)離岸金融市場風險
大連自貿區離岸金融市場容易出現人民幣突然暴跌等情況,使得投機者可以在購入大量的人民幣后,通過人民幣市場轉而賣出,并從中獲取套匯利潤。這一操作的頻繁,必然會造成大連自貿區金融市場機會主義投資者的增加,并在短期內實現資金的大量累積,并對金融體系的健康發展造成影響。大連自貿區金融市場交易大多以銀行為主,國內外銀行之間的激烈競爭,越來越多的銀行瓜分著離岸金融利潤。必然使得離岸金融市場風險提高,尤其是資本流動性風險以及信用擔保風險的升高,對大連自貿區金融市場壞賬損失構成了一定的影響,影響銀行的經營活動。與此同時,大連自貿區金融市場發展過程中的流動性風險以及信用風險的不穩定,必然會加劇法律風險的發展。在金融監管機制缺失的前提下,不僅造成了資源上的浪費,同時造成了大連自貿區金融市場治理難度加大。
由此可見,大連自貿區金融風險是動態發展的,在各種潛在風險的宏觀和微觀發展下,必然使得大連自貿區金融風險的控制難度加大,并導致大連自貿區金融市場的客觀發展受到影響。所以有必要對大連自貿區金融市場發展加以創新,對金融風險進行科學的防范,保證大連自貿區金融市場保持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下。
二、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的效果
(一)促進了經濟發展
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發展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嘗試,其體現了社會經濟的開放程度,對大連自貿區經濟發展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大連自貿區經濟的發展歷時幾年的發展后,其不僅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時形成了特有的經濟增長模式。成為大連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物質保障。大連自貿區經濟發展與金融創新密不可分,金融市場的調節作用,對穩定市場經濟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促進大連市水產品的出口,發展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水產服務,并構建品牌化服務等,是自貿區金融創新的重要保證。另外,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且與信息技術相互融合,高度依托于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等,極大的解放了生產力的同時,提高生產經營效率和安全保障效果,對大連自貿區金融服務起到了良好的促進和保障作用。
(二)促進了貿易發展
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對貿易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并通過良好的發展效應,促進了大連自貿區經濟發展在新常態環境下的穩定發展。且通過科技的創新,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企業呈現規模化的發展,消費者的需求日益多樣化,而大連自貿區的建設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促進了貿易的往來發展,物流產業的進步,并通過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促進貿易的發展。因此,金融創新促進了大連自貿區貿易的國際化,增強了大連自貿區經濟的科學發展能力,有助于大連自貿區經濟的持續穩定進步,并保持金融市場的穩定。除此之外,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對人民幣的國際化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人民幣的國際化應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大連自貿區貿易活動頻繁,且貿易發展范圍必將會日益擴大到國際市場中越來越多的國家,成為強而有力的國際市場競爭者,體現我國貿易金融創新發展的重要思想。
(三)促進了人民幣的國際化發展
人民幣的國際化發展是我國社會經濟參與世界貿易的關鍵環節。在逐漸擴大金融改革范圍的基礎上,進一步奠定金融市場的市場化發展進程,為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提供更多的保證。并在嘗試人民幣貿易的過程中,擴大人民幣的使用規模,人民幣結算和兌換交易活動等。在擴大人民幣應用范疇的基礎上,發展人民幣結算衍生品,并創新金融產品,為其提供更多的金融市場創新的保證。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嘗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帶動我國經濟國際化發展必經過程,體現了人民幣在金融市場交易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對促進人民幣的國際化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對金融市場風險的有效防范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措施。
總而言之,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對大連自貿區經濟發展以及建設提供了更多的保證,促進了大連自貿區金融服務體系的綜合發展,加快了大連自貿區內金融服務產品的多元化發展,推動了監管體系的建設與完善,對刺激大連自貿區金融服務創新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需要風險防范機制的支持,并通過風險防范機制的重要保證,促進自貿區內金融服務多元化發展以及創新發展。以金融創新,促進消費,刺激人民幣的流動,降低資金滯留的風險。
三、完善大連自貿區金融風險防范的對策
(一)外幣制度化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的防范
大連自貿區外化風險的管理通常應當采取審慎管理的態度,并借助于外幣錯配以及資本項目的有效交換,促進大量資本規模化的發展,可以有效的預防外幣錯配的風險。避免自貿區外幣資本的流動性大造成的交易風險不斷提高。大連自貿區應該積極鼓勵資金的長期、短期流動發展,并構建詳細的資本運營體系,按照實際資本流動的需要,對資本運行規模進行約束發展。且制定多種監管方案,為大連自貿區外幣制度化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提供更多的保證。有效降低外幣制度化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
(二)科學合理的預防項目開發風險
大連自貿區應當科學合理的預防項目開發風險。首先,應當充分的意識到項目資本科學合理開發的重要價值,并在項目開發的基礎上,做好自貿區項目風險預防工作。其次,大連自貿區科學合理的預防項目開發風險,必須要做好項目的風險監管和有效監控,以保證金融創新能夠更好的服務項目開發。最后,大連自貿區通過科學合理的預防項目開發的風險,將金融市場的操作系統和經驗更好的融入其中,并奠定自貿區科學合理進步的重要基礎。促進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工作的全面開展,并為金融創新風險管理給出具體的思路,奠定金融創新發展的措施基礎。除此之外,大連自貿區通過科學合理的預防項目開發的風險,促進了自貿區內項目的穩定發展,正視了自貿區范圍內的有關金融風險,并依據具體的風險給出具體的解決措施,以增強大連自貿區范疇內資本項目開發的重要認知,并在此基礎上,發展具有良好創新能力的風險管理項目,促進大連自貿區的綜合全面發展,提升自貿區的金融創新競爭力,保證金融創新的綜合實力,以突出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的重要地位,為其提供更多的金融保障。
(三)建立離岸風險管理制度
大連自貿區應當積極構建離岸風險管理制度。通過監管措施對離岸市場進行嚴格高效的監管,為大連自貿區離岸市場的發展提供更多的風險管理。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監管越嚴格,投機分子利用差價進行交易行為獲得很大程度的改善,保持金融市場穩定發展。建立離岸風險管理制度,有助于國家貨幣政策的貫徹實施,為大連自貿區建設提供更多的風險管理措施。同時借助于信用擔保機制以及風險管理機制的逐步完善,有效的降低自貿區金融壞賬損失的情況,提高自貿區金融市場的穩定性。
四、結論
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不僅有助于貿易流通,同時對資本結構以及融資建設給出了更多的指導。大連自貿區金融制度創新,不僅實現了金融自由貿易,同時積極轉變政府的工作職能,實現了政府的調節作用。針對自貿區內金融行業應對市場變化給出宏觀調控。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探索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需要緊緊抓住政府管理機制的改革措施,吸引更多的外資投資,促進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的嘗試與發展。保證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體系的健康發展之時,努力提升大連自貿區金融格局效果,發揮金融創新的重要價值。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不僅有效的節約了人力成本,同時為自貿區金融體系完善提供了重要保證。有助于提高大連自貿區內企業的持續經營發展效果。另外,通過對大連自貿區內金融創新以及風險的防范,可以看出金融創新可以刺激自貿區消費以及對外貿易的發展,促進貨幣流動,避免貨幣不流動的風險,推進自貿區內金融政策的有效實施。大連自貿區金融風險的防范是一個持續穩定發展的過程,需要監管部門實施長效監管,保證貨幣政策的實施,促進大連自貿區金融創新格局的穩定發展。(作者單位為遼寧隊外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