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小東
傳統財務分析一般是從核算的視角去分析公司自身,一般以“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路徑進行分析,重點領域在預算控制、成本控制方面。而在大數據時代,由于數據規模的擴大,基于數據的財務綜合分析、預測、決策將是財務分析的新特征。財務分析將突破以往的規律,構建新的財務分析框架及指標體系,為決策層提供科學的有用信息。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數據環境下財務分析的變革,進而分析大數據環境下財務分析的框架和財務分析人才培養體系。
一、大數據環境下財務分析變革
2015 年 9 月,我國印發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大數據逐漸滲透到我們的經濟和生活中。大數據環境下,傳統財務分析困難將得到解決,財務分析的分析方法和內容,將進入“大數據、大分析”時代。
(一)大數據導致財務分析框架重構
大數據環境下,財務分析將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財務報表,具體數據范圍將包括國家宏觀經濟數據、行業經濟數據、企業財務數據、企業業務數據、其他非結構性數據等,覆蓋全部企業“業財稅”數據和外部環境數據,真正實現企業全面的財務分析。基于此,傳統的企業財務分析框架必然會被突破,建立新的框架體系,提供更加準確、科學的決策有用信息。
(二)大數據致使財務分析方法的革新
傳統的財務分析方法,例如社邦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對比分析法、趨勢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是基于有限的數據基礎之上,難以得出科學的決策有用信息。隨著大數據的普遍應用,例如ERP系統、辦公自動化的標配,大量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的產生,財務分析應展開多維角度,深挖數據,建立分析模型,創新財務分析方法,給財務分析和經營管理帶來新的視角。
(三)大數據時代財務分析人才素質的提升
大數據的廣泛應用,引發了思想和技術的革命。大數據財務分析人才應當樹立大數據大財務思想,除了具備扎實的財務基礎知識外,還應學習信息技術,掌握數據處理技能和分析技術。針對數據的規模龐大、類型復雜特征,財務分析人才應重視數據建模和應用,充分發掘隱藏的數據邏輯,及時有效的將大數據信息轉化為有助于企業發展的決策信息。
二、大數據環境下財務分析的框架體系
大數據環境下,企業經營受到內部和外部環境的綜合影響,財務分析數據呈現規模大、不相關性等特征,框架應突破傳統的分析方法,建立全面反映企業運行質量的財務分析框架。本文提出的框架具體包括:宏觀戰略分析,對企業所處的宏觀環境、市場、行業進行分析,進而進行企業戰略分析;企業會計分析,對企業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等方面進行分析;財務分析,包含財務比率分析、財務狀況質量分析、權益質量分析、盈利質量分析、風險分析;企業前景分析,基于財務分析和戰略分析,分析企業經營戰略的科學性;在前述分析基礎上,進行全面或者專項領域分析,提出問題的解決對策。具體如圖1。
三、大數據環境下財務分析人才培養體系
(一)大數據財務分析人才培養目標
在“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從企業對大數據財務的根本需求出發,將傳統的會計學理論和大數據技術有機結合,以此為基礎融入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應用與實踐、大數據財務管理、財務金融綜合模型分析等前沿科技課程,構建行業領先的多維度、立體化的專業知識體系,培養具有豐富實戰經驗的實用技能型大數據財務分析人才。
(二)大數據財務分析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本文以高職高專學校為例,教學周期為6個學期,圍繞大數據財務分析人才培養,建設了專業課程體系(不包括其他輔助學科),第一學期,以財務基礎課程為主;第二學期,以財務會計核心,外延知識為輔;第三至第五學期,以大數據處理、數據建模、預算、風險管理、財務分析等核心課程為主,第六學期,學生定崗實習。具體如圖2。
四、結束語
隨著大數據的廣泛引用,金稅三期的完成,業財稅一體化的實現,智能化、數據化、業務化將成為會計信息化的新特征。財務人員掌握的數據規模將非常龐大,財務分析的數據不再是以往的傳統財務數據,而是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財務數據與業務、經濟數據等非財務數據,這將使得傳統的財務分析人才必須轉變理念,適應大數據應用思維,架構適合項目需要的指標體系,為決策層提供全面的決策有用信息。(作者單位為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