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小東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企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財務共享服務模式迅速推廣應用。本文通過與傳統會計對比,闡述財務共享服務模式被廣泛應用的趨勢性和必然性,并從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組織設計研究入手,提出財務人員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一、引言
財務共享服務從GE、摩托羅拉等跨國企業發源以來,已逐漸成為集團性企業提升財務效率,推動財務職能轉型,實現集團管控精細化、服務化和智能化的管理實踐和重要途徑。財政部在2014年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建立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加快會計職能從重核算到重管理決策的拓展”,進一步加速了財務共享發展。在云計算、大數據的環境中,在企業數字化轉型熱潮中,財務共享作為“互聯網+財務”的切入點,成為拉動業財稅一體化、推動企業上云、建立企業財務大數據的重要抓手。
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廣泛應用的原因分析
(一)新時代傳統財務運作模式的不足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貿易的自由化,企業的全球化布局和經營規模不斷擴大,使得企業面臨的經營管理環境日趨復雜。傳統分散的財務管理模式導致企業財務運作成本不斷增加,集團層面財務管控力度不夠和難度大增,大量財務人員忙于會計核算工作導致財務對公司戰略的支持力度不夠,這些問題對企業的財務管控能力和財務人員培養都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二)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優勢
財務共享是集團企業加強財務管控的重要手段,是企業實現財務戰略轉型的必由之路。企業建立了財務共享中心后,可以實現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分離,將財務人員明確劃分為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兩大類。財務會計隸屬于財務共享中心,嚴格按標準流程和操作規范進行較基礎的重復勞動;管理會計隸屬于業務單位,以財務共享中心提供的財務數據為基礎,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信息支持。財務共享通過再造財務組織和流程,幫助財務職能實現從會計核算型向價值創造型轉變,是促進財務管理效率提升和企業快速發展的有力支撐。
(三)新環境集團財務轉型的必然性
隨著社會環境、商業環境以及企業本身的變化,公司財務的內容發生了巨大變化,以會計核算為中心的傳統財務職能已經無法適應新環境的要求。新環境要求公司財務部門承擔更多的管理會計和與決策支持相關的高價值職能,財務轉型已經成為必然。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財務轉型這場變革,同時財務共享成為推動財務轉型的利器。近年來,財政部大力推行管理會計,明確提出,鼓勵大型企業和企業集團充分利用專業化分工和信息技術優勢,建立財務共享中心,加快會計職能從重核算到重管理決策的轉變。
三、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組織結構分析
財務共享中心內部組織劃分的方法主要有按區域、按職能、混合三種方法。其中按職能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部門劃分方法。由于遵循了專業化原則,提高了人員利用的效率,同時也簡化了培訓工作。缺點在于,容易過度局限于自己所在的部門而忽視組織的整體目標,部門間的協調比較困難,只有最高主管才能對最終成果負責。
四、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會計人員的新要求
財務共享運作系統,依托于電子報賬系統、電子影像系統、核算系統等系統來完成,根據標準化、規范化的業務流程,業務平臺功能更加細化,對財務人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人員需要專業知識過硬、熟知政策和流程、具備較強的溝通協作能力和較強的責任心。具體見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