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春鳳?謝觀坤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有利于統籌國內和國際發展大局,有利于發揮自貿試驗區的作用和功能,能夠極大地推動人才的自由流動。同時,海南自由貿易港的來臨也為大學生就業創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文通過分析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價值,蛀牙探討了海南自由貿易港來臨大學生就業創業面對的機遇與挑戰。
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鄭重宣布,黨中央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2018年4月14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意見》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鼓勵海南探索發展彩票行業,支持海南在未來打造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區。《意見》指出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要符合海南發展定位,圍繞著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以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在學習借鑒國際自由貿易港建設經驗的基礎上,更加強調通過人的全面發展,打造更高層次、水平的開放型經濟,充分激發發展活力和創造力。
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意義
首先,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建設肩負著對內市場化改革,對外肩負著市場開放的重任有利于進一步探索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能夠為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能夠進一步拓展我國改革的廣度和深度。
其次,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建設是以推動更加開放、包容、平衡、共贏等經濟全球化發展為目標,通過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領域,在當前逆全球化趨勢逐步加劇的背景下,引領和推動經濟全球化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方向,有利于我國主動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主動地參與和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另外,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建設能夠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亮點。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來,改革開放取得了重要突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隨著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在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建設過程中,海南將進一步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二、海南自由貿易港來臨大學生就業創業面臨的機遇
首先,自由貿易港平臺資源優勢。自由貿易港主要以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將加大出入境安全措施建設,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信息化平臺,這將吸引境外旅游、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商入駐,能夠吸引外衫投資以及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在內外貿、投融資、財政稅務、金融創新等方面更加靈活,旨在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并且海南地區的關稅或稅收將耕地,科技創新等會得到更好的發展,有助于海南和世界聯系更緊密。這意味著大量地優質產品、人才將流通與聚集到海南,有利于外資公司在華拓展業務,開拓中國市場,豐富產品和服務。
其次,國家戰略,政策利好。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是根據國家發展需要,分步驟、分階段建立的體系。自由貿易港的建設不易轉口貿易和加工制造為重點,主要體現出中國特色,在學習借鑒國際自由貿易港建設經驗的基礎上,以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符合海南發展定位,強調通過人的全面發展,打造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充分激發人的發展活力和創造力。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外部環境收縮的情況下,海南自由貿易港的設立勢必會帶來更多的就業創業機會。在經貿合作中,大學生可瞄準此機會,挖掘富有經濟前景的項目,尋找到就業創業的機會點,獲取海南,甚至全球優質金融投資,從而實現就業創業。
另外,創業門檻低優惠多,就業有望拿到“國際工資”。海南自由貿易港支持企業開展國際商業貸款等各類境外融資活動,將擴大金融對外開放,尤其是推動全球金融合作先行先試,將推進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從,而將不斷豐富海南金融產品,促進海南金融企業擴展業務范圍。在區內創業主要可享受辦事流程簡化、進出口稅收政策優惠、多項金融政策的創新優勢。許多大學生、新興的互聯網企業將自貿區視為創業的熱土,這些優勢吸引了很多大學生來海南就業創業,降低了注冊門檻,也為很多新興的互聯網企業提供了便利,具有了后續的優惠扶持政策。并且由于自由貿易港致力于營造國際化、法治化、市場化的營商環境,尤其是在金融、物流和IT等領域中,必然會對高層次的人才產生不小的需求。由此,許多大學畢業生以及專業人才將有機會拿到遠超同行業水平的“國際工資”而不用出國門。
三、海南自由貿易港將為大學生就業創業帶來的挑戰
首先,境內外人脈資源匱乏。剛出校門的大學生很難與社會企業人事接觸,人脈資源大多都是周圍的同學、家長和教師,缺乏與創業領域專業人士的人脈交際,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阻礙其就業創業的成功,尤其是境外人脈資源更受缺少。
其次,創業項目選擇受制約。由于受資金、經驗等因素的影響,在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初期,一般是從啟動資金少、人員配備要求較低、發展千里達的小企業做起,這樣能夠降低創業風險。
另外,境內外企業競爭激烈。自由貿易港的設立將釋放更多的外資企業入境,在帶來極大開放的同時,將使得競爭主體日趨多元化,從而影響大型貿易、金融、旅游等多個行業。在管理經驗創新、商業模式以及國際化人才培訓等方面,外資企業具有絕對的優勢,這對于剛邁進社會的大學生來說,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四、應對措施
首先,項目創新,模式創新。在強大的競爭者面前,大學生群體選擇那些項目創業就業以及怎樣的盈利模式至關重要,大學生缺乏資金、人脈等多方面資源,就業創業很難獲得成功。目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深入發展,大學生就業創業具有了良好的環境和機會。因此,在選擇就業創業項目時,建議大學生將傳統方式與互聯網結合起來,選擇額運用“互聯網+”概念開創模式創新。如微商:利用移動互聯網環境所衍生的載體渠道,實現銷售渠道新突破。
其次,不斷提升自身素質與能力。為了在激烈的競爭環境取得一席之地,面對良好的發展前景,大學生需要不斷進行自我審視,修煉內功,不斷提升自身素質與能力。目前,部分高校已經《大學生創業基礎》列入公共基礎課程。同時為了更好地掌握企業實際運營技能,還建立了導師輔導制,通過邀請企業家、投資人、創業成功人士等擔任創業就業導師,從而使大學生儲備了創業基礎知識。并且為了豐富大學生創業體驗,通過形式多樣的實習實訓、創業大賽、創業講座、社團等實踐活動,增強了創業培訓力度,強化創業實踐環節,從而提升創業素質和能力。
另外,挖掘渠道,把握機會。大學生出了運用靈活的營銷手段外,在這個渠道制勝的年代,更應注重對渠道的挖掘與創新。同時,在自由貿易港跨境貿易中,要凸顯自身靈活優勢,開拓思維,充分利用好跨境電商平臺,如:利用經營思維、互聯網思維等融合創新,從而在眾多競爭中脫穎而出。(作者單位為三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