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400年金融發展歷史,銀行的經營波動有其固有的規律和模式,索羅斯在《金融煉金術》一書中,總結提煉了銀行經歷一次危機的邏輯過程和基本模式,以下六點摘錄于索羅斯《金融煉金術》的第八章《銀行體系的演進》。
第一,經濟調整開始,銀行背著大量的可疑債務卻有口難言,它們不得不竭力隱瞞債務的不可靠性。他們收回利息的惟一指望就是增發新的貸款,這樣一來,問題非但沒有暴露,反而更嚴重了。
此時,股票市場上銀行股票的市場價格以銀行公告的資產價值折扣進行交易,市場對銀行的經營進行真實性還原。
第二,監管層不愿意對銀行體系采取任何嚴厲的措施,擔心那樣做將對經濟發展產生消極影響。監管層最優先的考慮是阻止可能出現的經濟衰退,為此監管層希望發動一場強勁的復蘇,待經濟復蘇并走上正軌之后,再來考慮控制貨幣供應。
第三,一段時間后,經濟要么復蘇,要么不復蘇……
第四,無論復蘇還是不復蘇,監管層開始檢查不良貸款加強壞賬儲備,排除金融系統的風險。
第五,如果是經濟復蘇,銀行會主動清算壞賬,因為這樣一來,就可以將非收益資產轉化為收益資產。同時,還可以收回一些款項用以建立必要的儲備。隨著時間的推移,銀行的財務狀況應該已經得到了改善。個別銀行也許受到了損害,然而整個行業作為一個整體應該比過去可靠得多。
股票市場已經對這一變化做出了積極的反應:銀行股票市值上漲,價格升水。
第六,如果經濟出現衰退和危機沒有復蘇,銀行只得收縮資產負債表,出售資產、整頓貸款以備轉售,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樣往賬面上一擺了之。
基于索羅斯總結出來的模式,中國經濟和中國銀行業的狀況是經歷調整成功復蘇,并已經進入監管層主動揭露問題、暴露問題的階段:銀監會推動的去杠桿、90天以上逾期全部進入不良的政策等,正是監管層主動暴露問題。監管層這樣做預示了銀行業調整到了中后期,甚至是調整的結束期。
回頭看中國經濟、中國銀行業過去幾年完全和索羅斯總結的模型一樣,發現問題時不暴露,監管層集中精力拉升宏觀經濟,宏觀經濟好轉后,監管層主動暴露銀行問題。根據以上模型演變,當走到問題暴露階段,銀行業的估值開始上升。但中國股市在經濟復蘇、監管層推動銀行存量風險全面出清問題時,卻理解為全面危機的爆發,這是對銀行業調整的基礎模式和內在規律的不了解,是理性不足,深度不夠。問題充分暴露,就是問題徹底解決之時,經濟結束調整進入了新周期,這些都是好事。當下銀行股大幅下跌,是沒有道理的、是不成熟不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