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肇建
本周市場遭遇暴跌,其中銀行板塊在估值水平較低的情況下又創新低,這樣的情況還會持續嗎?在新股發行方面,港股在吸引內地企業進入,而A股也該如此,包括傳統企業以及新創企業,都應有上市機會。
——主持人
上個月筆者在“茶坊”發表文章《等待銀行板塊企穩》,那么這個月只需回答銀行板塊是否企穩就夠了,可為什么要說銀行股的補跌呢?這當然是因為行情變化所致。
上個月筆者的文章截稿時間為5月30日,當天滬指的最低點是3041點,只比前一個低點4月的3041.63點低了0.63點;而當天000134的上證銀行指數的最低點是812點,比前一個低點4月的828點低了16點。這讓筆者想起去年這兩個指數的低點結構,去年5月5日上證銀行指數跌到747點,比前一個低點1月的777點跌去了30點;而滬指去年5月24日的低點3016點比1月的低點只跌去28點。這和今年5月30日之前的K線圖還是有可比之處的,所以我期待去年銀行股提前于大盤見底的一幕重現。
但現在這兩個指數發生了小小的戲劇性變化。6月22日,滬指跌到2837點,上證銀行指數跌到787點,比起4月的低點,反而是滬指的跌幅大。所以6月21日就有人擔心,如果銀行股補跌的話,滬指會不會去見2700點?補跌有兩種情形,一是其它大多數股票不跌了,而銀行股卻在下跌,并破了前一個低點。二是包括銀行股在內的絕大部分股票都在下跌,但銀行股的跌幅大。顯然,前面所提到的擔心是指第二種情形。
6月24日央行宣布從7月5日起通過定向降準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和小微企業融資,預計釋放資金7000億元。許多人認為,定向降準雖然不是針對股市的,但對股市是間接利好,第一利好的就是銀行股。如果定向降準利好銀行股,那銀行股就不會補跌。然而,到本文截稿的6月27日,滬指跌到2598點,上證銀行指數跌到749點,又是銀行股的跌幅大。比起6月22日低點,滬指跌去39點,上證銀行指數跌去38點,這不僅僅只是補跌啊。看似在股市第一利好銀行股的定向降準,為什么最終產生這樣的結果,我現在不想多說。
我現在只想說,滬指和上證銀行指數誰跌得更多的比賽不會一直持續到明年,在今年就會結束,說不定在1個月之內就會結束,這就是銀行股的補跌讓我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