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在《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主要形式。形成“小學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有什么好的防止糾正的方法呢?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一、農村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現狀
1.按照小學生的行為規范標準要求幼兒
調查顯示,農村幼兒教師要求幼兒一切行動聽指揮的占93.7%。具體表現在要聽老師的話,上課要專心聽講;課間不許追逐打鬧,要安靜地休息或做游戲等等。這種做法嚴重影響了幼兒的身心發展。
2.教學活動偏重知識性
表現在:一是教材選用“小學化”。二是課程設置“小學化”。三是教學要求“小學化”。四是教學內容“小學化”。五是活動時間安排“小學化”。
二、農村幼兒園教學活動“小學化”傾向的原因分析 1.錯誤的教育觀念導致幼兒園教學活動小學化
農村幼兒園的入園率并不高,他們對早期教育的認識不足,不懂幼兒教育規律,只注重知識傳授。幼兒園為了生存,迎合家長的心理,就要教知識性東西,致使幼兒園教育小學化。
2.農村幼兒園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專業素質能力較低
在農村幼兒園任教的教師是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很少,專業素質業務能力較低。所以,他們也很難自己確定怎樣做是正確的,迎合家長是自然的結果。
3.農村幼兒園對幼兒園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規范和監督力度
我國對幼兒的早期教育整體管理規范,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標準要求。如《規程》《綱要》及《指南》等。但是農村幼兒教師卻極少得到這方面的培訓,理念更新不夠,這無形中助長了農村幼兒教育活動“小學化”傾向的加深。針對上述三方面的成因,特提出如下對策:
三、糾正和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對策
(一)遵循幼兒教育規律
通俗的講,就是在幼兒適當的年齡對幼兒進行適當的教育。其研究表明,對幼兒進行的任何提前教育只會事倍功半,而到適當的年齡進行適當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規律。幼兒教育“小學化”從其本質上來說,就是違背了幼兒教育規律,其教育效果必然適得其反。
(二)以游戲為主的教育活動方式
幼兒一日活動皆課程,回歸教育本位,激發幼兒興趣,開展一切以游戲為主的教育教學活動。糾正和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重點在于讓幼兒教育回歸本位。
(三)做好正確的幼小銜接工作
1.首先,培養幼兒初步的責任心,樹立完成任務的意識
可以通過以下一些活動來培養:(1)加強值日生工作,明確值日生的主要任務。(2)建立責任區,明確責任區的任務對班級的活動區進行分配,教師隨時進行提醒督促、表揚鼓勵。(3)通過以大帶小的方式增強幼兒的責任感。
2.其次,教幼兒學習并記住一些完成任務的方法
孩子一種良好習慣的養成要經過成人無數次的提醒和要求,同樣,要讓孩子養成善于記憶任務的能力也要經過多次的教育和訓練。如:請幼兒第二天帶一盆植物或者帶春游需要的一些物品,幼兒會在紙上用自己看得懂的圖畫記錄這些任務。
3.再次,口頭布置任務,及時檢查,培養幼兒任務意識的持久性
孩子的短時記憶明顯優于長時記憶,因此在口頭給孩子布置任務時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上午布置下午的任務,今天布置明天的任務等。教師要及時的檢查與表揚,對培養幼兒任務意識的持久性非常重要。
4.最后,在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中注意培養幼兒完成任務的能力
在一天的活動中,我們幾乎每個環節都會給全體或個別幼兒布置一定的任務。要提高幼兒完成任務的能力。如讓幼兒分類整理玩具圖書時,比一比“看誰記得牢”“看誰做得對”等等。
(四)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
解決農村幼兒園教學活動小學化問題的關鍵是教師,政府職能部門應采取有力措施,幫助農村幼兒教師樹立正確的幼兒教育觀念。首先,根據“職前培訓和在職培訓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各種措施,培養與造就一支穩定而合格的幼兒教師隊伍。其次,幼兒師范學校應該應當有重點地向農村,定崗培訓幼兒教師,實行嚴格的定向分配政策。經常對農村幼兒教師,鄉幼教輔導員進行培訓,提高其教育教學能力、組織及管理能力;并要求她們回園后再進行“二次培訓”,使正確的教育觀念,科學的幼教知識和技能得以推廣和普及,推動農村幼教事業的發展。
(五)改善辦園條件和環境糾正和防止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
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產生,主要原因之一還在于一些幼兒園辦園條件差,設施設備和相關的教育資源不能為幼兒教育提供基本的、充足的條件。對此,幼兒園的主管部門要加大投資力度,按照辦園標準加快建設,以逐步達到規定的辦園條件。同時,幼兒園也要注意豐富、積累和創造園內、社會和幼兒家庭的教育資源,使辦園條件更趨完善。總之,幼兒園應當“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
總之,目前幼兒園教育存在的“小學化”傾向狀況,不是一個單方面的問題,這是一項長期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任務,不僅需要政府政策的主導,而且需要教師、幼兒園以及家長等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從而形成幼兒教育科學的發展理念,遵循兒童的成長規律,通力合作才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