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軍
西方教育史上有許多教育家、哲學家都將發展學生的智慧作為教育目的,一些學者認為中國教育與世界一流教育差距是“中國教育注重知識傳授,而發達國家教育注重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當今中國素質教育注重了“能力和創新”,盡管如此仍有部分教師奉行“知識課堂”的一套,扼殺了學生智慧潛能的發展,為此,學校教育必須走“智慧教育”之路。
智慧課堂造就智慧人才,智慧教育呼喚智慧教師。充分發揮教師教育智慧,在教與學的互動過程中通過方法創新來展示教育智慧。那么怎樣做智慧型的教師呢?
一、怎樣做智慧型的教師
1.機智敏銳,心胸寬廣
智慧型教師不僅有廣博的學科知識,嫻熟的教育教學策略,而且還要具備敏銳的頭腦和寬廣的胸懷。尤其是課堂教學情況是瞬息萬變的,需要教師有敏銳的洞察力,巧妙智慧的應急能力,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
2.提高素養,科學教學
新課程實施,大部分老師更新了觀念,對課本知識了如指掌,對新課程的理念爛熟于心。但是有些老師卻會因為對教材的理解不深,鉆研不透,而出現一些科學性錯誤。因此一個智慧型教師首要條件是專業知識要扎實,只有在對教材鉆研透徹的基礎上,才能避免出現科學性錯誤,才能科學地進行教學。
3.機智應對,巧妙化解
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再好的預設,也不能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生活在新時代的學生,見多識廣,課堂上一旦思維被打開就什么都敢說。智慧課堂不但要求教師有隨機應變的能力,而且要求教師在隨機應變中尊重學生主體性,根據教學進程中出現的新情況,及時調整課前的預設,給學生騰出空間,為生成提供條件,鼓勵生成。巧妙化解課堂上突發情況,這既體現教師的教學智慧,又有可能成為課上的一道靚麗風景。
4.放棄權利,輕松教學
智慧型教師會著眼于學生全面的發展、主動發展,倡導少教多學、先學后教、學教互動、主體探究型的教學模式。課堂上教師要放棄權利,輕松教學,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以自主學習為主體,以問題探究為載體展開教學活動,指導學生在探究活動、實踐體驗、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領悟知識,習得方法,提高能力,發展智慧。
二、什么是智慧課堂
智慧課堂,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包括課前預習、課堂教學和課后作業等教學過程各個環節)中,確立為思維而教的理念,通過智慧地設計、引導、對話,激發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學生思維活力,發展學生解決問題潛能的充滿靈氣、靈性、靈動的雙向教學活動。
1.充滿思辯的課堂
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設計合理的教學懸念,激發學生思維動機,誘發學生思維火花,實現師生間與生生間思維互動,著力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理性思辨和創造性思維能力。思辨過程是分析解決問題能力提高的過程,思辯使智慧火花碰撞、交匯,思想馳聘四海,翱翔藍天,學生的靈性、個性飛揚。在智慧課堂里首先是學生能真的有機會提問題,其次是學生能真的提問題,最后是教師能重視并真的解決問題。
2.凸現探究的課堂
智慧課堂教師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學習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指導學生觀察、分析、解決問題及表達問題的方法和技能,指導學生掌握本學科的思想方法,以及歸納、綜合、聯想、想象等基本思維方法,引領學生善于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多角度、多層面思考問題。
3.走向生活的課堂
我國教育家陶行知認為,“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知識本身沒有意義,知識的意義體現在知識的應用之中。因此,智慧的課堂需要向生活世界回歸,在知識與生活的融合中,既增長了學生的智慧,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三、如何構建智慧課堂
構建智慧課堂就要要創新教學方式,優化教學過程,為學生的思維活力、創造性學習提供有意義的情境,時間和空間,充分發揮教學過程本身的育人功能。
1.智慧的教學設計
智慧的教學設計應當是依據學習目標,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流程、教學節奏,真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尋找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關注學生興趣生長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擁有一個展現個人潛能施展特長的空間或平臺。教師多樣化的教學設計、環環緊扣的教學流程及對可能出現的“意外”預先想好對策、對學生學習及時進行反饋等都將直接觸發學生智慧地學。
2.智慧的教學組織
智慧是植根于愛的,在充滿愛的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充分尊重和寬容學生,懂得欣賞學生獨特感受和多元見解,從而使學生思緒得以飛揚,靈感得以激發,智慧得以生長。教學組織中教師及時得到反饋信息,靈活調控課堂內容、節奏,收放自如;學生有可能在一定范圍內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和學習伙伴,擁有更開放、更自由的空間,可以自由表達,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可以從不同角度、方向、方面觀察和思考問題,靈活應用多種方法來分析和解決問題。
3.智慧的教學評價
教師精彩點評是對課堂資源的一種開發,適時、適度的課堂點評,是師生心靈對話,是思維火花碰撞。學校要研究改進對教師觀察要點與教學評價,能有效引領教師為智慧而教;研究改進學生學習評價,特別注重把學生問題意識、思維積極性、思維水平、思維方式作為觀察和評價的內容,是促進學生智慧成長必由之路。
新時代賦予教師新的使命,爭做新時代敏銳、創新、務實的智慧型教師,教師要在智慧課堂里有激情地教,學生“有意思”(有趣、有體驗、有啟發)地學,學生在智慧課堂生活中活躍思維、積極互動、主動探究、體驗感悟、獲得情感愉悅滋養和知識能力拓展,情智相生、怡然自得,那么培養智慧型人才就不再是困擾我們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