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靜


【摘 要】
目的:觀察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婦產科接收并治療的46例卵巢囊腫患者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常規組采用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采用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比較兩組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各項臨床指標均明顯優于常規組(P<0.05);觀察組治療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為4.34%,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的臨床效果顯著。
【關鍵詞】 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卵巢囊腫;臨床效果
卵巢囊腫(ovarian cyst)是指卵巢囊性病變,屬于女性生殖器官的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1]。該病易導致月經失調、不孕、難產或流產等癥,嚴重影響了婦女的身心健康[2]。為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法,筆者特選取本院46例卵巢囊腫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的臨床效果,以下是具體的研究報告。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資料
選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婦產科接收并治療的46例卵巢囊腫患者,隨機分為常規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3例。常規組中,患者年齡18~47歲,平均年齡為(29.33±0.65)歲,有生育史者13例,無生育史者10例。觀察組中,患者年齡19~48歲,平均年齡為(29.68±0.37)歲,有生育史者12例,無生育史者11例。納入標準:1)符合卵巢囊腫的臨床判定標準;2)心肺功能較好,沒有惡性病變者;3)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3]:1)不符合納入標準者;2)合并患有嚴重內科疾病者;3)治療依從性差者;4)合并精神類疾病者。本研究患者均經過B超、宮頸黏液檢查和陰道細胞檢查、基礎體溫檢測、腹部平片,靜脈腎盂造影,吞鋇檢查,淋巴造影以及細胞學檢查等其他相關的實驗室檢查,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癥狀,根據卵巢囊腫的臨床判定標準,均確診為卵巢囊腫。兩組患者就診時間、婚育、致病原因、病情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常規組采用傳統開腹手術進行治療,患者取仰臥位后,行硬膜外麻醉,在患者下腹正中位置取長度為5~7cm的切口,逐層打開腹腔,觀察患者的卵巢囊腫部位、大小及性質,行囊腫剔除術,對出血點予以縫合包扎,常規清洗后,逐層縫合傷口。術后常規給于抗感染、營養支持等治療。
觀察組采用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術前放置導尿管。手術時,患者取仰臥位,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在患者臍輪下緣位置確定大小約為1cm的切口,注入二氧化碳,建立人工氣腹,建立腹部臍及左、右麥氏點3個穿刺孔,然后從穿刺孔置入套管、腹腔鏡,鏡下探查腹腔內情況,在探頭的指引下,觀察囊腫活動度及大小,行卵巢囊腫剝除術,之后常規縫合包扎,清除積血和氣體,采用0.9%的氯化鈉溶液進行清洗,逐層縫合傷口。術后常規給于抗感染、營養支持等治療。
1.3 評價標準
1)比較兩組患者不同治療后的臨床指標;2)比較兩組患者不同治療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4 數據分析與處理
采用統計學SPSS 19.0軟件對本次研究記錄到的統計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不同治療后的臨床指標
結果如表1所示,觀察組患者術中出血量為(26.34±2.17)mL、手術時間為(43.06±7.37)min、術后排氣時間為(22.46±3.11)h、住院時間為(5.32±0.58)d,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
2.2 比較兩組患者不同治療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結果如表2所示。觀察組切口感染0例、切口脂肪液化0例、腸梗阻1例,并發癥的發生概率為4.34%,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
3 討論
卵巢囊腫是育齡期婦女易患的疾病,其發病率呈現上升的趨勢。若不及時治療,易引起囊腫破裂、繼發感染和惡性癌變等,導致難產或流產等,威脅患者身體健康[4]。因此,如何阻止病情惡化,防止出現更多的并發癥,恢復患者的生育功能,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針對卵巢囊腫,傳統方法多采用開腹手術進行治療,但大量的臨床實踐表明,開腹手術創傷較大,損害多,出血量大,易增加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安全性不高,影響患者卵巢儲備功能[5]。腹腔鏡手術是近年來逐漸應用于臨床的一種有效技術,相比傳統的開腹手術,具有創傷小、手術視野清晰、切口美觀、減少出血量、安全性高等優點,一方面,能夠清晰地觀察到腹腔內細微的病變情況,且能夠避開腫物,留下了有效的操作空間,避免傷害周圍正常的組織,另一方面,能夠阻止患者臟器與空氣長時間接觸,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能夠盡快促進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縮短術后恢復時間,預后佳[6]。本研究顯示,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的卵巢囊腫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優于開腹手術治療的患者,且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僅為4.34%,癥狀均輕微,經過臨床干預后,均康復出院,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熊巍,孫大為,張俊吉,等.經臍單孔腹腔鏡與傳統三孔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的對比研究[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4,49(03):176-178.
[2] 徐曉英,龍雯晴,王惠,等.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中雙極電凝與縫合止血對卵巢功能影響的比較[J].廣東醫學,2014,35(20):3189-3191.
[3] 鐘藝華,王小麗.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不同止血方式對殘留卵巢功能的影響[J].四川醫學,2014,35(02):211-213.
[4] 劉秀,溫蒙科,劉海元,等.單孔腹腔鏡與多孔腹腔鏡卵巢囊腫剔除術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7,52(10):675-678.
[5] 肖超,肖雪,鄂琪敏,等.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中電凝止血與縫合止血對卵巢儲備功能影響的Meta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5,31(08):618-622.
[6] 覃正文,鄭會賢,任郁,等.腹腔鏡與開腹卵巢囊腫剝除術對機體免疫功能及術后近遠期卵巢功能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0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