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


【摘 要】
目的:對早產合并胎膜早破的患病原因進行分析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展開探討。方法:選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早產合并有胎膜早破的產婦建立觀察組,同期選取健康足月分娩的50例產婦建立對照組,對兩組產婦的臨床資料展開分析,同時探究患病的影響因素以及妊娠的結局。結果:分析觀察組產婦的臨床資料發現,早產合并胎膜早破的患病原因主要是包括胎位不正(16.00%)、妊高癥(18.00%)、陰道炎感染(32.00%)以及流產引產史(20.00%)。結論:導致早產合并胎膜早破的患病因素主要包括了胎位不正、妊高癥、流產引產史以及陰道炎感染等,該癥狀會嚴重的影響到產婦的妊娠結局,臨床上對于早產合并胎膜早破患者應當積極地給予治療干預,以有效地減少產后的不良并發癥發生。
【關鍵詞】 早產合并胎膜早破;患病原因分析;妊娠結局;影響
早產合并胎膜早破是產婦在臨床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胎膜自然破裂癥狀,其多發于產婦28~37周產期[1-2]。在臨床當中,早產合并有胎膜早破會導致產婦的安全方面產生極大的風險,一旦產婦不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就極易導致新生兒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征、胎兒發生窘迫以及出血羊膜腔感染等不良的并發癥[3-4]。早產合并胎膜早破會嚴重地危害到母嬰的生命安全,其具又存在極高的致殘率與致死率。為了有效地探究早產合并胎膜早破的發病因素,本院對收治的早產合并有胎膜早破的產婦50例建立觀察對照,同時也分析產婦妊娠的結局。現將做以下的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0例早產合并有胎膜早破的產婦建立觀察組,同期選取健康足月分娩的50例產婦建立對照組。觀察組的產婦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6.8±4.2)歲,產婦孕周為29~37周,平均孕周為(34.5±2.3)周,觀察組初產婦共34例,經產婦共16例。對照組的產婦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7.1±4.0)歲,產婦孕周為29~37周,平均孕周為(34.1±2.4)周,對照組初產婦共35例,經產婦共15例。對比兩組產婦的孕周資料以及年齡資料等發現,組間的差異不明顯,不具備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本研究具有可比性。研究通過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并展開。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研究納入的觀察組產婦均臨床確診為早產合并有胎膜早破,對照組產婦均為本院行分娩的產婦。所有研究對象對研究內容均知情且自愿參與到本次研究當中,產婦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2)排除標準:研究排除合并存在凝血機制方面異常、免疫功能缺陷以及存在精神類疾病產婦;排除肝、腎功能不全或存在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產婦。
1.3 方法
對觀察組50例產婦的妊娠史、既往病史、生育史以及產前的檢查結果等相關資料展開統計與分析,探究相關的影響因素,同時觀察并記錄兩組產婦的妊娠結局、分娩方式以及產后的不良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其中并發癥發生率、妊娠結局等使用百分率(%)進行表示,組間比較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通過均數±標準差(±s)進行表示,組間對比應用t進行檢驗,以P<0.05表示組間數據的對比存在有顯著性的差異,數據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
2 結果
2.1 早產合并胎膜早破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
分析觀察組產婦的臨床資料發現,早產合并胎膜早破的患病原因主要是包括胎位不正(16.00%)、妊高癥(18.00%)、陰道炎感染(32.00%)以及流產引產史(20.00%)。見表1。
2.2 兩組產婦的妊娠結局、分娩方式以及產后的不良并發癥發生情況
觀察組產婦經陰道的分娩率為66.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90.00%;觀察組產后出血、發生胎兒窘迫以及新生兒窒息等的幾率對比對照組均顯著更高,P<0.05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的意義。見表2。
3 討論
胎膜早破是產婦在臨床當中較常見的一類妊娠不良并發癥,其一般是多發于足月的妊娠產婦。在但近年來的研究發現,未足月的妊娠產婦且合并有胎膜早破的發生幾率呈現出逐年升高趨勢。早產合并胎膜早破對產婦的生命安全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同時也存在著極高的死亡率以及致殘率。在臨床中,需要通過分析相關的危險因素并結合實施有效的治療方案,以充分地減少嬰兒的致殘率與死亡率,更加有效地保護母嬰的健康。
在臨床上,導致發生早產合并胎膜早破的癥狀一般是由多重因素協同作用導致,在本次研究分析觀察組產婦的臨床資料發現,早產合并胎膜早破的患病原因主要是包括胎位不正(16.00%)、妊高癥(18.00%)、陰道炎感染(32.00%)以及流產引產史(20.00%)。研究說明了上述的因素是產婦發生胎膜早破以及早產的幾個主要影響因素。在臨床中,女性在其孕前需要對自身的情況進行仔細檢查,同時積極地調理體質,并針對存在的其他相關病癥進行有效的治療,保障妊娠的質量并降低早產合并胎膜早破的發生幾率。此外,本研究也發現產婦因相關的病理因素也可能導致發生胎膜早破與早產癥狀,其中陰道炎可能導致產婦的胎膜發生感染、脫膜以及羊膜發育不良等,因產婦的子宮壓力出現異常升高而胎膜發生早破;在妊娠后期的性交活動或者創傷等外部機械性的刺激也可能會導致發生胎膜早破。此外研究也顯示,胎位不正也能夠導致羊膜囊內的壓力出現不均勻的加重,從而發生胎膜早破等;產婦存在有引產、流產史也會對脫膜、絨毛膜以及羊膜等膜結構造成嚴重的破壞,從而極大地提高發生胎膜早破的幾率。而瘢痕子宮也是作為胎膜早破的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研究通過與正常產婦展開對比分析發現,觀察組產婦經陰道的分娩率為66.00%,顯著低于對照組的90.00%;觀察組產后出血、發生胎兒窘迫以及新生兒窒息等的幾率對比對照組均顯著更高,P<0.05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的意義。因此,在臨床中,為降低不良并發癥發生,需要對早產合并胎膜早破進行及早的治療,同時提倡進行自然分娩等。
綜上所述,導致早產合并胎膜早破的患病因素主要包括了胎位不正、妊高癥、流產引產史以及陰道炎感染等,該癥狀會嚴重的影響到產婦的妊娠結局,臨床上對于早產合并胎膜早破患者應當積極地給予治療干預,以有效地減少產后的不良并發癥發生。
參考文獻
[1] 陳翠文.早產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及妊娠結局觀察[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7,15(01):45-47.
[2] 黃婉茸.對110例早產合并胎膜早破產婦的病因及妊娠結局的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2):172-173.
[3] 楊蕾,王曉靜,朱驪.早產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分析及妊娠結局觀察[J].河南醫學研究,2017,(13):2334-2336.
[4] 楊銀霞.胎膜早破對妊娠結局的影響及其與感染關系的臨床分析[D].山西醫科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