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奇志
在高考試題中,地球運動部分中的光照圖的判讀是重要的考點也是難點,如何讓同學們學起來輕松,解題簡易準確,我想首先要掌握好教材中的基本光照圖并加以活用,然后去解各類相關的變式圖。
類型一:晝夜長短變化圖。
(1)春秋分日(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課本基本圖如下:
變式圖一(由圖①和圖②合成) 變式圖二(由圖②和圖③合成)
(2)夏至日(6月22日)前后,課本基本圖如下:
變式三(由圖④和圖⑤合成) 變式四(由⑤圖⑥合成)
(3)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課本基本圖如下
引出的變式圖如下:
變式圖五(由圖⑦和圖⑧合成) 變式圖六(由圖⑧和圖⑨合成)
緯 線 23°26′S 66°34′N 90°N
正午太陽高度 43°08′ 46°52′ 23°26′
例1:讀“某季節某日地球上部分緯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下表),完成以下
問題。
(1)該日為 節氣。
(2)當太陽直射180°經線時,請在
圖中畫出此刻夜半球(用陰影表示)的范圍。
解析:
(1) 由表中知90°N的正午太陽高度為23°26′,
結合基本圖④,則可知應為夏至。
(2)太陽直射180°經線,并且圖中180°
經線在圖正中,說明12時線在中央,根據基本圖④和圖⑤的合成圖(即變式圖三)可繪出光照圖。
例2:讀晝長隨緯度變化的分布規律圖,完成以下問題。
解析:
(1)利用基本圖①和圖②的合成圖(即變式圖一)可知,a線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2)利用基本圖④和圖⑤的合成圖(即變式圖三)可知,b線為6月22日前后。
(3 利用基本圖⑦和圖⑧的合成圖(即變式圖五)可知,c線為12月22日前后。
類型二:以太陽直射點為中心的光照圖
(1)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綜上所述可知,只要能活用好教材的基本光照圖,就能在各類相關的變式圖找出切入點,就能簡單容易、準確快捷地解決相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