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揚揚 曹青 王寧

【摘 要】 目的:對蛛網膜下腔出血頭痛的患者給予細節護理干預后對其頭痛以及負面情緒的影響進行分析。方法:以84例蛛網膜下腔出血頭痛的患者進行分析,研究對象的選擇時間為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以隨機分類法將其分為兩組,護理組給予細節護理,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對護理后其疼痛的評分以及焦慮、抑郁評分以及頭痛次數和持續時間進行分析。結果:護理后,護理組的疼痛評分較低,焦慮、抑郁評分較低,頭痛次數和持續時間較短,對比對照組(P<0.05)。結論:蛛網膜下腔出血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在臨床治療中給予細節護理則能夠顯著減輕患者的頭痛,減輕患者的負面影響,效果顯著。
【關鍵詞】 細節護理干預;蛛網膜下腔出血;頭痛;負面情緒
蛛網膜下腔出血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腦血管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腦部血管破裂導致的,在血液進入蛛網膜下腔后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頭痛則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種癥狀,部分患者會因為逐漸加重的癥狀而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不利于臨床治療。因此在治療的過程中給予細節護理,從細節處給予患者指導和安慰,從而顯著減少其負面情緒,本文作者就此效果進行分析,內容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84例蛛網膜下腔出血頭痛的患者進行分析,研究對象的選擇時間為2015年12月至2017年9月,所有患者均積極配合此次的護理研究,且本次次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同意。以隨機分類法將其分為兩組,護理組42例,男20例,女22例,年齡18~62歲,平均年齡(39.5±1.5)歲,病程2~18周,平均病程(9.5±0.5)周;對照組42例,男18例,女24例,年齡20~67歲,平均年齡(42.5±1.5)歲,病程2~19周,平均病程(9.6±0.5)周。兩組基礎資料數據研究顯示,數據無明顯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在治療的過程中細心觀察患者的并發癥,壓瘡等,指導患者的飲食和康復訓練,叮囑患者按時服藥,按時休息。
護理組實施細節護理:1)準備好各種搶救物品:包括氧氣、吸引裝置、止血及降壓藥物等;保持患者呼吸道暢通,隨時觀察生命體征。2)密切觀察:給予患者心電監護,嚴格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按時記錄患者的血壓、脈搏、出血量和尿量,并且保證患者靜脈管路的通暢,加強對患者的巡視和看護。3)心理護理:在常規治療中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耐心詢問患者的感受,并且給予患者包容和理解,鼓勵患者多交流,并且及時給予其相應的健康宣教,讓其能夠正確認識蛛網膜下腔出血,從而積極配合相應的護理和治療。并且與患者家屬溝通,囑咐家屬及時給予患者心理支持和安慰,多陪伴,減輕其負性情緒。4)頭痛的護理:根據患者的病情幫助其取合適的臥位,可適當將病床的高度進行調整,可將床頭調高15°~30°并且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或者播放輕音樂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也可進行頭部冷敷等[1]。5)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的年齡和病情,指導患者進食高營養、高維生素食物,可根據其飲食愛好進行搭配,以提高其食欲,同時告知其禁食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
1.3 觀察指標
對護理后其疼痛的評分以及焦慮、抑郁評分以及頭痛次數和持續時間進行分析。疼痛評分以VAS評分進行分析,輕度疼痛平均值為:(2.57±1.04)分;中度疼痛平均值:(5.18±1.41)分;重度疼痛平均值:(8.41±1.35)分。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 21.0軟件進行計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疼痛評分以及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護理后,護理組疼痛評分較低,且焦慮、抑郁評分也較低,對比對照組(P<0.05)。如表1。
2.2 兩組患者頭痛次數和持續時間比較
護理后,護理組頭痛次數和持續時間均比對照組短(P<0.05)。如表2。
3 討論
蛛網膜下腔出血主要是由于腦底血管破裂引起的,使得腦血管內的血液流入蛛網膜下腔引起的一種臨床癥狀,發生后患者會出現頭部疼痛,大多的患者無法忍受,并且會伴有一定程度的肢體和語言障礙,導致其出現情緒不安等癥狀,若不能及時治療則會導致患者死亡。同時,也有研究顯示,對于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在出現顱內高壓時,容易對腦脊液產生刺激,細胞結構遭到破壞,然后會釋放出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質,從而分泌大量的5-羥色胺等,對腦神經進行刺激,從而引起頭痛。頭痛外加身體的不適則會誘發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應,影響患者的健康。在臨床上對于腦出血引起的頭痛大多以利尿劑、脫水等方式進行治療,雖然癥狀有所緩解,但是患者容易產生焦躁感,發生情緒波動等,不利于臨床疾病的治療[2]。而在臨床治療中給予有效的護理則可以顯著降低其疼痛程度,減少患者負性情緒的產生。
細節護理是較為常規的臨床護理措施,對患者實行心理干預,頭痛護理等,通過聽輕音樂轉移注意力或者給予相應的止痛藥物,幫助患者減輕疼痛,并且對其健康教育,使其正確認識自身疾病,積極配合治療,以促進其恢復[3]。針對患者的病情和年齡、家庭等實際情況從細節上進行指導和護理,以提高其護理滿意度,并且有效緩解患者的出血,減少壓瘡、血栓等并發癥的發生,從而積極促進患者的恢復[4]。通過本護理研究顯示,護理后其疼痛評分、焦慮、抑郁評分均降低,效果顯著,表明細節護理對蛛網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蛛網膜下腔出血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給予細節護理則可以明顯緩解患者的頭痛,改善其負性情緒,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 趙文瑩,陶永紅,高成,等.細節護理干預對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頭痛及負面情緒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32):141-144.
[2] 陳玲.分析護理干預對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頭痛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05(18):82.
[3] 寧紅霞.護理干預對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頭痛的影響[J].吉林醫學,2013,34(26):5484-5485.
[4] 馬江帆.護理干預對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頭痛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10):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