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晴



【摘?要】??目的?:?分析無錫市梁溪區廣益街道2009年至2016年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的發生情況。方法?:?通過分析廣益街道2009年至2016年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個案登記資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進行系統分析。結果?:?本街道8年來共登記85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反應以一般反應為主,有72例,占84.70%,異常反應13例,占15.29%,共涉及疫苗14種。其中百白破疫苗報告最多,共34例,占40%,男女性別比為1.42:1,年齡段以≤1歲組報告數最多,共64例,占75.29%。結論?:?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常發生在小年齡組嬰兒,男性多于女性。
【關鍵詞】
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疫苗;監測
多年來,隨著免疫規劃工作的發展,全球使用疫苗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加,各種疫苗針對疾病的發病率大幅度下降。與此同時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也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關注。為保障預防接種的安全、提高服務質量,加強AEFI監測工作,明確AEFI發生情況和原因,保障預防接種的安全性和服務質量,為改進疫苗質量提供依據,本文作者特對廣益社區中心2009年至2016年來所做的異常反應報告資料作一匯總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工作建議。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來源
AEFI個案數據來源于2009-2016年廣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生的異常接種反應的基礎資料。
1.2?方法
應用描述性流行病學方法對收集的基礎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疑似接種反應概況
2009-2016年廣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轄區內共發生85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總接種劑次數為200877劑次,報告發生率為42.31/10萬,共涉及疫苗14種。?其中百白破疫苗報告最多,共34例(占40.00%),發生率為16.93/10萬;流腦A群疫苗共14例(占16.47%),報告發生率為6.96/10萬;麻風疫苗共6例(?占7.06%),報告發生率2.98/10萬;?白破疫苗6例(占7.06%),報告發生率2.98/10萬;麻疹疫苗5例(占5.88%),報告發生率為2.48/10萬。見表1。
2.2?時間分布
全年各月均有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報告,其中集中在3月、4月、5月,報告分別為14例、14例、12例,占17%、17%、15%。見圖1。
2.3?性別分布和年齡分布
廣益轄區內收集的85例病例中,男性50例(占58.82%),女性35例(占41.18%),?男女性別比為1.42?∶1.00,見圖2。年齡段以≤1歲組報告數最多,共64例(占75.29%),2~7歲組21例,(占24.71%)。見表2。
2.4?反應類型和臨床診斷
本組數據以一般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居多,總計72例(84.70%),報告發生率為35.84/10萬,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13例(占15.29%),報告發生率為6.47/10萬,一般反應以發熱/紅腫/硬結等癥狀為主,其中發熱39例(占一般反應的54.16%),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均為過敏性皮疹,較輕微。
2.5?AEFI發生時間間隔
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在接種后≤1天的有60例,占70.59%,在接種后2~3天內的有21例,占24.71%,在接種4~7天內的有4例,占4.7%。
2.6?病情轉歸
在85例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病例中,經及時處理治愈85例,占100%。
3?討論
預防接種對于預防和控制疫苗相關疾病、保護人群健康的效力是不容置疑的。但人們也充分認識到目前使用的疫苗作為外源性生物制劑在預防疾病的同時仍可能引起機體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應,建立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系統對盡早發現、預防和降低AEFI的發生是十分必要的[1]。
盡管接種疫苗后發生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極低,但是隨著疫苗的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多,預防接種安全性問題日漸突出[2]。廣益街道社區自從2008年起正式啟用國家監測系統,將平時出現的個案數據認真填寫完整,并上傳數據庫,AEFI常發生在小年齡組兒童,不同年齡段發生AEFI比例與免疫年齡基本一致[3]。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最多的百白破。絕大多數反應都在1天左右發生,符合一般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規律。
近年來,公眾對預防接種的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4-5]。本文作者提出以下建議。
1)今后要更加嚴格地把關接種禁忌癥,在平時培訓時要加強對家長接種后護理的指導。讓家長能深刻領悟,國家免疫規劃中的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但沒有一種疫苗是絕對安全的,預防接種后不排除會有不良事件發生。每次疫苗接種后需要注意看護和觀察,如發現嬰幼兒有任何不適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應第一時間向接種單位報告并到醫院就診。
2)引導家長及時向接種單位反饋接種后兒童身體狀況。創新反饋方式比如成立家長微信群等,加強互溝通,相交流學習,力求第一時間得到AEFI信息,并及時處置,減少家長的憂慮,力圖保障良好預后。同時通過下載“育苗通”APP,告知家長查閱核對相關接種信息,并參考無錫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部門發布的公眾號自主獲取疫苗知識,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作用。
參考文獻
[1] ?葉瑩,史魯斌,李軍,等.河南省2009-2014年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51(02):258-262.
[2] 管書慧.鹽城市2008-2013年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J].江蘇預防醫學,2014,25(06):52.
[3] 岳晨妍,李克莉,郭飚,等.中國5個縣級監測點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分析[J].中國疫苗和免疫,2012,18(03):246.
[4] 葉家楷,李克莉,許滌沙,等.中國2014年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信息管理系統監測數據分析[J].中國疫苗和免疫,2016,22(02):125-137.
[5] 王秀云,王海紅,王濤,等.2008-2015年北京市昌平區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分析[J].疾病監測,2017,32(06):494-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