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平


【摘?要】
目的?:?分析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以及健康生活習慣養成、情緒的影響價值。方法?:?選擇本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劃分為A組和B組,均是40例。A組給予綜合護理,B組給予常規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果?:?A組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B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A組的健康生活習慣養成幾率和情緒控制率高于B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為高血壓患者行綜合護理可改善其生活質量,促進其健康生活習慣養成,利于其有效控制情緒。
【關鍵詞】 ?護理干預;高血壓;生活質量;健康生活習慣;情緒
高血壓是臨床中發病率較高的慢性綜合征,其可能引發腦、心、腎等器官損傷,具有較差的預后性[1]。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用藥,且治療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因此容易出現治療依從性差等情況。本研究選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劃分為A組和B組,各40例,A組給予綜合護理,B組給予常規護理,對比護理效果,旨在分析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以及健康生活習慣養成、情緒的影響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直接批準。隨機劃分為A組和B組,均是40例。A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是41~82歲,平均(60.24±0.58)歲。B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是42~80歲,平均(60.11±0.42)歲。對比以上數據,不存顯著差異性,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1.2?方法
B組給予常規護理,即心理護理、環境護理、血壓監測和注意事項講解等。A組給予綜合護理,具體為:1)用藥指導:向患者講解堅持用藥對于血壓控制的重要性,告知其不可擅自更改藥物劑量或停藥,應遵醫囑用藥。為其提供顏色或形狀不同的藥盒,以區別藥物的服藥時間或使用劑量。將藥盒放置在顯眼位置,避免漏服或錯服情況;2)飲食護理:了解患者的飲食喜好,分析其飲食問題,并調節其膳食結構,叮囑其堅持低脂、低鹽、高鈣和低膽固醇飲食,及時補充蛋白,禁止暴飲暴食,戒煙并限酒,少食腌制食物與動物內臟;3)運動護理:根據患者的年齡與個人體質等因素制定運動方案,可進行打乒乓球、慢跑、打太極或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運動強度與運動量均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以身體耐受為宜;4)健康教育:定期組織患者參加高血壓知識講座,講座內容為高血壓防治方法、致病原因、治療原理、臨床癥狀、用藥方法和注意事項等,使患者了解疾病相關知識,并具備自我護理能力。同時告知患者規律作息、穩定情緒等對血壓控制的重要性,使其主動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
1.3?觀察指標
利用自制調查問卷評估健康習慣養成率(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和規律作息)與情緒控制率,總分均為100分,分數高于60分即為健康習慣有效養成或有效控制情緒。利用GQOLI(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分為物質功能、社會功能、軀體功能與心理功能4個維度,均為100分。分數與生活質量呈正比。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通過SPSS 16.0軟件加以處理,生活質量評分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使用t檢驗,健康習慣養成率與情緒控制率用(%)表示,組間比較使用χ2檢驗,若P<0.05,則說明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生活質量評分
A組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B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對比健康習慣養成率與情緒控制率
A組的健康生活習慣養成幾率和情緒控制率高于B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高血壓的主要表現為體循環動脈壓明顯升高,其具有發病慢、并發癥多和病程長等特征[2]。其病因與遺傳、環境、生活習慣、精神和藥物治療等因素相關。病情早期并無明顯癥狀,待病程不斷延長后,便會出現頭痛或頭暈等癥狀。臨床中多通過藥物治療控制血壓,且治療周期較長,療效較佳,但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差。為達到預期效果,臨床中多為高血壓患者加用護理干預[3]。綜合護理具有全面性、整體性、系統性和細致性等特征,通過用藥指導可提高患者對于用藥時間和方法的掌握程度,進而防止錯服或漏服現象。通過飲食護理可糾正其不良飲食習慣,使其科學、健康飲食,進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通過運動護理可改善其機體抵抗力,防止肥胖等情況發生,并能使其養成長期運動習慣。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全面認識到高血壓疾病知識,并能主動配合治療,實現自我管理[4]。結果為:A組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B組(P<0.05)。A組的合理飲食率(80.00%)、適量運動率(77.50%)、戒煙限酒率(67.50%)規律作息率(92.50%)和情緒控制率(87.50%)均高于B組的52.50%、52.50%、45.00%、72.50%和65.00%,對比有差異(P<0.05),與王璞等研究結果基本一致[5]。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可改善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利于其健康生活習慣養成和情緒控制,具有較佳的護理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茜,王影,黃敏,等.微信平臺健康教育在高血壓病人系統護理干預中的應用[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7,(12):1708-1710.
[2] 趙新召,孔繁柯.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高血壓患者血壓及新生兒結局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0):97-99.
[3] 周艷,王順娣,焦云根.雙軌道互動護理干預模式在頑固性高血壓患者管理中的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06):1-4.
[4] 王麗梅,楊海紅,袁怡婷,等.高血壓腦出血并發偏癱患者的綜合康復護理干預[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8,(06):5-8,12.
[5] 王璞,劉會玲,秦婭麗,等.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7,(06):956-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