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淑磊

【摘?要】??目的?:?分析cTnT(肌鈣蛋白)、NT-proBNP(N-端腦鈉肽前體)及心肌酶譜聯合檢測對ACS(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診斷分析。方法?:?隨機選定本院收治的356例ACS患者作為研究組,選取同期門診體檢的健康人員356例作為對照組,2010年1月至2018年4月為研究時段,檢驗并對比兩組NT-proBNP、cTnT、心肌酶譜。結果?:?與對照組AST、LDH、CK-MB、CK、NT-proBNP、cTnT指標比較,研究組較高,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心肌酶譜、NT-proBNP、cTnT的檢測可為ACS患者病情診斷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效果確切,值得借鑒。
【關鍵詞】
心肌酶譜;N-端腦鈉肽前體;肌鈣蛋白;急性冠脈綜合征;診斷分析
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是一種臨床常見病,是導致心臟病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ACS主要是由于患者冠狀動脈不穩定引起斑塊、血栓破裂,具有危險性不均一、變化大以及病情發展速度快等特點,通常情況下僅憑臨床表現以及心電圖很難對患者病情做出診斷,極易增加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的誤診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在上述研究背景下,本文作者為了分析心肌酶譜、NT-proBNP、cTnT聯合檢測對ACS的診斷價值,特隨機選定本院收治的ACS患者356例以及選取同期門診體檢的健康人員356例進行研究,現做出如下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本研究得到本院委會和醫務科批準。研究對象:隨機選定本院收治的356例ACS患者作為研究組,均滿足WHO(世界衛生組織)對ACS的診斷標準,且均經冠脈造影確診,選取同期門診體檢的健康人員356例作為對照組,2010年1月至2018年4月為研究時段。研究組女132例,男224例,年齡46~82歲,平均(64.67±8.26)歲;體質量指數18~26kg/m2,平均(22.62±2.69)kg/m2。對照組女129例,男227例,年齡45~81歲,平均年齡(63.28±7.11)歲;體質量指數19~26kg/m2,平均(22.86±1.86)kg/m2。兩組基線資料相比,不具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抽取所有研究對象空腹靜脈血5mL,離心處理,速率是3000r/min,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生產企業:深圳市庫貝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型號:iChem-520)檢驗AST(天門冬氨酸轉移酶)、LDH(乳酸脫氫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肌酸激酶)、NT-proBNP、cTnT,一切檢驗操作嚴格按照相關標注完成,所有研究對象的檢驗操作均由同2名臨床經驗豐富的,且具有相關資格證書的檢驗醫師完成。
1.3?評價標準
AST參考區間:0~50U/L;LDH參考區間:122~225U/L;CK-MB參考區間:7~25U/L;CK參考區間:39~308U/L;NT-proBNP參考區間:900ng/L以下;cTnT參考區間:0~0.014μg/L[2-3]。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4.0軟件統計,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NT-proBNP、cTnT、心肌酶譜檢驗結果對比。研究組的AST、LDH、CK-MB、CK、NT-proBNP、cTnT顯著較對照組的高,具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3?討論
CK-MB、CK、同工酶、LDH、AST等均參與了人體心肌細胞的生理活動,如果患者的心肌受損,則大量的酶會釋放到血液中,由此可知,對患者血清心肌酶進行檢驗,可評估心肌受損情況[4]。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的不斷變化,冠心病的發生率有了明顯增加的跡象,與此同時,?ACS的發生率也呈逐年增高趨勢,明顯增加了患者死亡率。心肌酶譜是臨床常用的一種檢測方法,其中CK-MB一直被臨床認為是心肌損傷的一個重要標志物,一般患者心肌梗死之后,CK-MB在4~6h內會逐漸升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腎臟、骨骼肌疾病的患者,CK-MB水平也會明顯升高, 因此單憑CK-MB判斷患者心肌損傷情況,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cTnT是一種特異度、靈敏度更高的心肌損傷標志物,由于結構特殊,雖然不能穿過完整的心肌細胞膜,但是如果患者出現心肌壞死、缺血等癥狀時,cTnT也會流入血液,因此對于ACS患者,cTnT水平往往較高[5]。本研究顯示,研究組的NT-proBNP、cTnT、心肌酶譜檢驗結果顯著較對照組的高,具統計學差異,P<0.05。證實了NT-proBNP、cTnT、心肌酶譜檢驗在ACS病情評估、診治中的可行性、有效性,在臨床中的借鑒和參考價值較高。
綜上所述,ACS患者進行NT-proBNP、cTnT、心肌酶譜檢驗,可為臨床醫師診治患者疾病提供更加科學、嚴謹的參考依據,臨床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 ?王蓓,童華誠,張松.cTnT、NT-proBNP及心肌酶譜聯合檢測在診治急性冠脈綜合征中的臨床意義[J].安徽醫藥,2014,18(12):2287-2289.
[2] 徐姍姍,高琴,應佐華,等.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ACS征患者PCI術后血清cTnI、NT-proBNP及心肌酶譜的影響[J].疑難病雜志,2017,16(12):1201-1204.
[3] 趙軍,吳立明,王亮,等.N-末端腦鈉肽前體用于診斷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臨床價值[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7,20(02):136-139.
[4] 王云杰.3種血清心肌損傷標志物聯合檢測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診斷價值[J].中國基層醫藥,2016,23(14):2209-2212.
[5] 蔣新穎,張麗.cTnI、NT-proBNP、D-二聚體的檢測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的臨床應用[J].徐州醫學院學報,2014,34(12):9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