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家英

【摘 要】 目的:探討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婦幼保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卵巢囊腫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34例。對照組用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術中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指標(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有顯著差異;兩組治療后的各項性激素(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水平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的臨床效果顯著,可優化術中及術后指標,減少術后并發癥,有利于患者術后身體恢復。
【關鍵詞】
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卵巢囊腫;臨床效果
卵巢囊腫是婦科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一類良性腫瘤,患病人群主要集中于育齡期女性。據調查,我國卵巢囊腫的患病率呈現逐年遞增的發展趨勢,這對廣大女性患者的身體健康、生活質量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手術是治療卵巢囊腫的主要方法,可切除病灶,且不會影響患者正常的生理功能[1-2]。近年來,腹腔鏡技術不斷發展,為卵巢囊腫的手術治療提供了安全保障。本研究以68例卵巢囊腫患者為主要對象,對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的療效進行評價,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68例卵巢囊腫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各34例。對照組中:患者年齡22~44歲,平均年齡為(32.76±2.49)歲;所有患者均為單側發病,左側21例,右側13例。觀察組中:患者年齡21~43歲,平均年齡為(32.75±2.65)歲;左側20例,右側14例。使用統計學軟件錄入兩組患者的年齡和性別等基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上述各項基本資料的對比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兩組存在可比性。
納入標準[3-4]:1)兩組患者均經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確診為卵巢囊腫;2)兩組患者均無手術禁忌證;3)患者知情,自愿參與本研究,同意手術方式,本院醫學倫理部門批準通過了隨機分組方法。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開腹手術):對患者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常規剝離切除卵巢囊腫,用可吸收線縫合,確保不影響患者術后的卵巢功能。術后用導尿管,酌情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觀察組(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術前禁食禁水,做好常規鋪巾準備,給予患者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在臍輪下緣做1cm的手術切口,建立氣腹,置入腹腔鏡。于雙側下腹進行穿刺,分別置入10mm、5mm的穿刺套管。在腹腔鏡引導下進行腹腔內探查,對于有粘連的患者,用電凝刀或剪刀將粘連部分分離開,再在腹腔鏡下探查盆腔和腹腔情況,了解囊腫的形態、特點,用電極電鉤從卵巢壁與卵巢皮質二者間的縫隙中完成囊腫剝離。在囊腫分離過程中,采用鈍性分離聯合銳性分離的方式,分離成功后用可吸收線對卵巢組織進行縫合,吸收干預囊腫內的囊液。對于囊腫破裂患者,要在吸凈囊液后,徹底清晰,再將剝離的囊腫包裹在乳膠袋內。
1.3 觀察指標
1)統計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
2)統計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切口感染、腹膜粘連、蒂扭轉,計算并對比總發生率。
3)對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的性激素水平進行測定,包括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黃體生成素。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的指示進行操作。
1.4 統計學處理
本組研究中68例卵巢囊腫患者的數據均納入SPSS 17.0統計學軟件中,并發癥發生率等計數型指標均用n/%表示,卡方檢驗;計量型資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性激素水平)用(±s)表示,t檢驗,以P<0.05為組間數據對比有顯著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的各項術中、術后指標對比分析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肛門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有顯著差異。具體見表1。
2.2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中:切口感染1例,腹膜粘連0例,蒂扭轉0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94%。對照組中:切口感染5例,腹膜粘連1例,蒂扭轉0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7.65%。經統計學分析,χ2=3.981,P=0.046<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3 兩組治療后各項性激素水平比較
術后3個月,觀察組的雌二醇為(124.86±10.25)pmol/L,卵泡刺激素為(7.65±1.45)U/L,黃體生成素為(9.56±2.28)U/L。對照組的各項性激素水平分別為(125.53±11.28)pmol/L、(7.66±1.49)U/L、(9.96±2.57)U/L。經統計學分析,t=0.256、0.028、0.678,P=0.798、0.977、0.499,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的各項術中、術后指標對比分析(±s)
3 討論
卵巢囊腫是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疾病,隨著腹腔鏡技術的普及,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開始大面積推廣應用,其優勢主要體現在創傷性小、手術時間短、術后恢復快等方面[5]。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用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的34例卵巢囊腫患者,在術中及術后指標方面均有明顯優勢,這說明采用腹腔鏡技術進行治療,可優化手術指標,縮短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減少術后并發癥,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對兩組患者進行為期3個月的術后隨訪,隨訪期間發現,兩組患者術后3個月各項性激素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這說明無論是用開腹手術或是腹腔鏡手術,均不會影響女性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本結果與以往報道中的部分研究結果相似[6],再次體現了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在卵巢囊腫治療上的優勢和臨床價值。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的臨床效果顯著,可優化術中及術后指標,減少術后并發癥,有利于患者術后身體恢復。
參考文獻
[1] 胡利輝,鄒曉紅,楊云.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患者的臨床效果[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1(05):109-111.
[2] 王華.用開腹卵巢囊腫剝除術和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的效果對比[J].當代醫藥論叢,2016,15(15):31-32.
[3] 陳海香.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的臨床效果[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32):53-54.
[4] 盧美英,李明岐.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醫療,2017,36(10):74-76.
[5] 杜紅梅.腹腔鏡下良性卵巢囊腫剝除術對卵巢功能遠期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5):15-16.
[6] 馬金紅,孫俐,戴進.腹腔鏡下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卵巢囊腫的臨床效果分析[J].北京醫學,2016,38(03):28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