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寧

【摘 要】 目的:探究將自由體位應用于分娩中對提高自然分娩率和降低剖宮產率的有效性。方法:選擇本院從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分組的方式,將所有產婦分為兩組,每組中均包含45例產婦;采用常規體位進行分娩的產婦命名為對照組,采用自由體位進行分娩的產婦命名為觀察組,對比兩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和總產程時間,評價自然分娩率的有效性。結果: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總產程時間較對照組明顯更短,并且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較對照組明顯更高,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自由體位應用于自由體位分娩應用于第一產程分娩中,能夠提高產婦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縮短產婦的產程時間,是一種有效的分娩方案,具有十分積極的應用意義,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
自由體位;自然分娩;剖宮產;分娩方式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剖宮產的應用也愈加廣泛。但值得注意的是,伴隨著剖宮產應用率的升高,各種并發癥的發生率也在逐漸升高[1]。在這種情況下,母嬰健康問題也顯得格外重要,所以如何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的應用率,是目前臨床上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就目前來說,采用自然分娩方式的產婦,往往采用仰臥位進行分娩,但如果產婦的仰臥位時間較長,則容易導致腹部大血管長時間處于缺血狀態,胎盤以及子宮的血供也會相應減少[2]。除此之外,采用仰臥位也會縮小產婦的盆骨大小,導致產婦的產力下降,延長產程,增加分娩的難度。所以選擇合適的分娩體位對產婦的分娩來說,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本次研究中,選擇本院從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探究將自由體位應用于分娩中對提高自然分娩率和降低剖宮產率的有效性,取得了一定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從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分組的方式,將所有產婦分為兩組,每組中均包含45例產婦;采用常規體位進行分娩的產婦命名為對照組,采用自由體位進行分娩的產婦命名為觀察組,對照組年齡22~29歲,平均年齡(27.8±5.1)歲;觀察組中產婦年齡23~31歲,平均年齡(28.6±4.9)歲。其在產前檢查中,未發現妊娠合并癥與器質性疾病,所有產婦均為足月生產,并且均為初產婦。兩組產婦在一般資料上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采用常規仰臥位進行分娩,產婦家屬在分娩過程中,對產婦進行全程陪護。
觀察組產婦采用第一產程自由體位方式進行分娩。分娩過程中,由醫師以及護理人員與產婦家屬進行全程陪護,在第一產程中,醫師指導產婦選擇較為舒適的體位。例如產婦可以借助軟枕、坐便椅子等物品,讓自己體位處于舒適狀態。產婦不僅可以進行躺臥,還可以采用蹲、坐,站立等方式進行分娩。只要產婦的宮口還未全開,就能夠采用自由體位進行分娩,盡可能避免選擇平臥位。待產婦宮口全開后,將產婦送入產房,此時產婦依舊可以選擇自由體位進行分娩,直至胎兒頭著冠時,醫護人員將產婦引導至產床,改為半臥位,將胎兒分娩出。
1.3 評價標準
以兩組產婦的產程時間,并統計自然分娩人數、剖宮產人數以及陰道助產人數為評價標準。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患者的臨床基礎資料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或是SPSS 19.0處理,其中總有效率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計數資料用率表達,數據采取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并采取t檢驗。若P<0.05,則證明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總產程時間較對照組明顯更短,并且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較對照組明顯更高,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產婦的分娩結果對比[n(%),(±s)]
3 討論
當子宮開始有規律的收縮一直到胎盤娩出都算是自然分娩的全過程,是真正分娩前的一個漫長前奏,不同的人分娩所需的時間是不同的。第一產程初產婦約需11~12h,經產婦約需6~8h,這是整個過程中時間最長的產程。在這個產程中,產婦需要在較長時間內面臨極大的痛苦,所以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輔助產婦進行生產,是保證產婦成功分娩,降低產婦痛苦的重要手段[3]。
目前臨床研究認為,自然分娩被認為是最合理且最適合進行分娩的方式,這種分娩方式對于產婦以及胎兒的健康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3]。同時,目前婦產科醫護工作人員的總目標依舊是提高自然分娩率,而體位的選擇對于分娩方式也會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相關臨床研究顯示[4],將自由體位分娩應用于產婦分娩中,能夠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總產程時間較對照組明顯更短,并且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較對照組明顯更高,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結果說明,將自由分娩體位應用于分娩中,能夠使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根據自身的感覺對姿勢進行隨時更換,同時借助物品的使用也能夠增加產婦的分娩舒適感,這種分娩方式被稱作為自由分娩。
同時,相關研究調查顯示[5],當人體處于自由體位時,人肌肉的爆發力和收縮力能夠保持在最強的狀態下,這樣有助于產婦的分娩,同時還能夠預防宮縮乏力的情況發生。除此之外,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對體位進行自由變化,還能夠隨時對胎兒的胎位異常進行糾正,能夠保證分娩的順利進行。自由分娩還能夠使產婦擁有一定的自由感受,對緩解產婦的心里緊張感、焦慮感以及身體上的不適感,有十分積極的作用[6]。值得注意的是,在產程中,醫務人員必須連續定時觀察并記錄宮縮規律性、持續時間、間歇時間,強度。檢查宮縮最簡單的方法是助產人員將手掌放于產婦腹壁上,宮縮時宮體部隆起變硬,間歇期松弛變軟。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的總產程時間較對照組明顯更短,并且觀察組產婦的自然分娩率較對照組明顯更高,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自由體位應用于自由體位分娩應用于第一產程分娩中,能夠提高產婦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宮產率,縮短產婦的產程時間,是一種有效的分娩方案,具有十分積極的應用意義。
參考文獻
[1] 李悠.第一產程中應用自由體位在促進分娩中的臨床作用[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7,28(10):1211-1213.
[2] 陳淑梅.第一產程自由體位對枕后位及枕橫位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07):1212-1213.
[3] 蘇關影.分娩球配合自由體位對分娩第一產程臨床效果觀察[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7(01):106-107.
[4] 牛麗平.第一產程自由體位與常規臥位對分娩結局的影響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6,20(23):3244-3245.
[5] 黃雪霞,鄭迅風,黃曉玲,許雪潔.第一產程自由體位與常規臥位對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21):3573-3574.
[6] 曹琦.第一產程自由體位對枕后位及枕橫位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