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宏光


【摘?要】
目的?:?觀察并分析超聲對頸部淋巴結良惡性的鑒別診斷。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41例頸部淋巴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其良惡性分為良性淋巴結組以及惡性淋巴結組,將其超聲檢查結果以及病理檢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超聲對頸部淋巴結良惡性的鑒別診斷價值。結果?:?對良性淋巴結組與惡性淋巴結組的大小、L/S、淋巴結門、邊界、血流類型等特征實施對比,存在的差異較大,有統(tǒng)計意義(P<0.05);41例頸部淋巴結患者經(jīng)病理檢查,有22例為良性,19例為惡性;在超聲檢查中,良性為21例,準確率為95.45%,惡性為19例,準確率為100.00%(P>0.05)。結論?:?超聲對頸部淋巴結良惡性的鑒別診斷有著較高的準確率。
【關鍵詞】 ?超聲;頸部淋巴結;良惡性;鑒別診斷
頸部淋巴結腫大屬于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有著較高的發(fā)病率,發(fā)病原因主要與淋巴結局部感染、全身感染以及轉移瘤等有關[1]。超聲檢查是目前鑒別診斷頸部淋巴結良惡性的有效方法,該種診斷技術能查看患者淋巴結的血供、形態(tài)、內(nèi)部回聲以及大小等,可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2]。為了分析超聲對頸部淋巴結良惡性的鑒別診斷,筆者通過選取本院收治的41例頸部淋巴結患者進行研究,按其良惡性分為兩組,并對比其超聲檢查以及病理檢查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資料
入選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41例頸部淋巴結患者,納入標準:符合頸部淋巴結診斷標準、意識清楚能正確表達自己意愿、知情并自愿接受治療。排除標準:精神障礙、智力障礙、患有其他腫瘤等患者。按其良惡性分為良性淋巴結組以及惡性淋巴結組,回顧性分析其臨床資料。良性淋巴結組22例,男性占13例,女性占9例,年齡35~73歲,平均(56.5±7.8)歲。惡性淋巴結組19例,男性占11例,女性占8例,年齡34~74歲,平均(57.3±7.9)歲。將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資料進行比對,發(fā)現(xiàn)其差別性不大,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實施比較。
1.2?研究方法
對兩組患者均實施超聲檢查和病理檢查,超聲檢查:采取美國GElogic9飛利浦iu22機器,指導并幫助患者取仰臥位,將其頸部充分暴露,在患者檢查部位放置8~12MHz高頻超聲探頭,實施橫向及縱向掃查,要聚焦靶器官深度,分析并記錄良性淋巴結與惡性淋巴結的大小、L/S、淋巴結門、邊界、血流類型等方面的差異[3]。病理檢查:指導并幫助患者取仰臥位,對其頸部實施消毒,進行穿刺,取出淋巴結組織,制作成為玻片染色后鏡檢,觀察并記錄其淋巴結病變組織。
1.3?觀察指標
1)觀察良惡性淋巴結超聲圖像的差異;2)對比頸部淋巴結超聲與病理檢查結果,分析超聲診斷的準確率。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關于本次研究的全部數(shù)據(jù),均采取SPSS 19.0版統(tǒng)計軟件來處理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進行描述,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良惡性淋巴結超聲圖像的差異
對良性淋巴結組與惡性淋巴結組的大小、L/S、淋巴結門、邊界、血流類型等特征實施對比,存在的差異較大,有統(tǒng)計意義(P<0.05)。如表1所示。
2.2?對比頸部淋巴結超聲與病理檢查結果
41例頸部淋巴結患者經(jīng)病理檢查,有22例為良性,19例為惡性;在超聲檢查中,良性為21例,準確率為95.45%,惡性為19例,準確率為100.00%;兩種檢查方法的診斷結果相比較,存在的差異較小,不具統(tǒng)計意義(P>0.05)。如表2所示。
表2?頸部淋巴結超聲與病理檢查結果比較[n(%)]
檢查方式?檢出例數(shù)?良性?惡性
病理檢查(n=41)?41?22(100.00)?19(100.00)
超聲檢查(n=41)?40?21(95.45)?19(100.00)
3?討論
淋巴結是人體的一種淋巴器官,分散在頸、腋下、腹股溝、肘、腸以及肺門處。正常的淋巴結較小,表面柔軟、光滑、沒有粘連、沒有壓痛;如果淋巴結發(fā)生病變,那么淋巴因子與抗體的殺滅細菌作用則會減弱,使得淋巴組織出現(xiàn)腫大、增生等[4]。惡性腫瘤能在機體頸部組織器官發(fā)生病變并轉移惡化,臨床上稱為頸部淋巴結[5]。對于頸部淋巴結良惡性的鑒別診斷,臨床上常采取超聲來進行,該種方法能直接檢測淋巴結的大小、血流信號等特點,對其進行分析,可進一步診斷良惡性淋巴結,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在超聲檢查下,對良性淋巴結組與惡性淋巴結組的大小、L/S、淋巴結門、邊界、血流類型等特征實施對比,存在的差異較大;41例頸部淋巴結患者經(jīng)病理檢查,有22例為良性,19例為惡性;在超聲檢查中,良性為21例,準確率為95.45%,惡性為19例,準確率為100.00%,對比差異不明顯。
綜上所述,超聲檢查對頸部淋巴結良惡性的鑒別診斷有著較高的準確率,可為臨床治療提供準確的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劉奇志,吳衛(wèi)華,王雷,等.常規(guī)超聲和超聲彈性成像在頸部淋巴結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臨床醫(yī)學,2016,23(01):74-76.
[2] 劉奇志,吳衛(wèi)華,王雷,等.常規(guī)超聲和超聲彈性成像在頸部淋巴結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臨床醫(yī)學,2016,23(01):74-76.
[3] 李亞林,梁旭慧.超聲鑒別診斷頸部淺表淋巴結良惡性的臨床價值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yī)學應用,2018,02(06):46-48.
[4] Acu Leyla M D,zhan O S,Acu Rusen M D,et al.Value of Ultrasound Elastography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ervical Lymph Nodes[J].Journal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2016,35(11):2491.
[5] 李季.超聲對頸部淺表淋巴結良惡性鑒別診斷的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05):181-182.
[6] 王文莉,韓靈敏.超聲對頸部淋巴結性質(zhì)鑒別及治療價值的觀察[J].中國臨床醫(yī)學影像雜志,2017,28(0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