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洪陽
一、對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電學實驗的分析
(一)對“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實驗的分析
以演示實驗讓學生學習,再通過描述實驗步驟,提問學生通過銅絲與鎳鉻合金絲的電流大小區別來讓學生明白電阻大小差異這一知識點。
1.實驗過程
一是質疑與猜想:猜想導體的電阻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有怎樣的關系?并思考這樣猜測的理由。
二是探究與發現:
(1)設計電路圖,制定實驗計劃,并完成相應表格。
(2)交流設計方案:學生對照電路圖說明怎樣使用控制變量法?
(3)分組實驗,收集數據并記錄。
(4)交流與評估
2.對實驗的分析
通過對教師學生的問卷調查以及現場訪問,發現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并不夠完善。分析其原因在于,在教材中,引導學生完成對長度,粗細的探究,讓學生自行檢驗其他的猜想,在整個實驗中并未提及對材料所做的實驗,例如在探究橫截對導體電阻影響的實驗過程中,其實學生利用手中材料可以得出大致比較,而教師為了節約課時,與材料相關的實驗結論由日常經驗得出,不夠嚴謹。
(二)對“探究歐姆定律”實驗的分析
該實驗編寫于人教版八年級第十七章第一節。在學生掌握了電壓、電阻之后,引導學生回憶之前的測量方法。設計實驗,明白在各變量一定的情況下,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并與下一章節中“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相得益彰,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1.實驗過程
實驗一: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1)連接電路
(2)按要求操作并記錄數據
(3)分析數據。
實驗二: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1)連接電路
(2)按要求操作并記錄數據
(3)分析數據。
2.對實驗的分析
學生在做此實驗時,最大的問題在于理解不到位。理解滑動變阻器為什么能改變電阻兩段的電壓,教材中也沒有給出詳細的解釋。而這里往往是體現學生是否掌握知識,考察最多的地方。在探究電流與電阻之間的關系時,控制電阻兩段電壓不變的方法讓學生自行思考。學生都知道使用滑動變阻器,卻不清楚應根據被測電阻增大而增來使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教材可以在這里給出一點解釋,或者提示,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
(三)對電學實驗部分的總體分析
以上兩個實驗包括其他實驗都未提及一些常見的問題,比如,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閉合開關后,實驗器材未正常工作,學生無法從書本上獲取解決知識,使實驗耗費更多時間。實驗受外界影響,現象不是很明顯,這些實驗中的細節都依靠老師來講解。個人認為在學習了電表的使用后,對于簡單的實驗電路,可以讓學生提前學習如何檢測出問題。比如,在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中,學生閉合開關,發現小燈泡沒有發光,電壓表和電流表沒有示數。學生在學習了電壓表的使用后,可以自己用電壓表檢測出哪里的線路出了問題。但教材中并沒有提到這樣的使用方法。
電學實驗部分的核心是讓學生能自主學習。設計連接電路,測量記錄相關數據,然后再加以分析。讓學生學會自主動手,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遇到問題時,教材能夠引導學生,從了解實驗全過程,理解支持實驗進行的理論,到分析出現故障的原因,并能夠使用所學知識,對主要出現的斷路,短路,以及錯誤使用儀器所造成的故障能夠有清晰的認識,并能夠解決。
為進一步提高新課改的開展,實現初中物理教師新舊觀念的轉變。結合實際情況,我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教材編排進行以下探討。
二、電學實驗編排部分的建議
(一)電學實驗的編排應結合實際,符合學生當前認知
是否應將電阻這一基本概念的實驗于電流電壓同步編寫,尚待商榷。
(二)實際電學實驗時,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經常會出現很多困難
是否可以在電學實驗的編排中,加入對實驗常見錯誤分析解決的編寫。
1.轉變電學實驗教學觀念
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著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新課改的順利開展。為進一步提高新課改的開展,實現初中物理教師新舊觀念的轉變。所以對教學觀念更新的研究,有助于我們更好的貫徹新課標的要求。幫助學生學習初中課程知識,幫助學生在青少年階段身心得到充足發展。要促進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發展轉變電學實驗教學的觀念。學生掌握電學相關知識的目的是在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教材在整個過程中起到的作用只是讓學生明白該怎么做,或者有的學生就按部就班,跟著教材上一步一步做,其中的緣由也未加思考。教材成為學生進行實驗的讓每一位學生都在解決實驗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收獲相關的思維技巧。學生的學習除了知識外,還應注重運用知識的能力培養。在學生的學習與成長中,學生能有效的增加自身解決問題的辦法才是教學應達到的目的和水準。新教材的趣味性得到了加強,學生更容易接受學習的過程。初中物理教材的編排中,應多預留出讓學生解決問題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實際操作中積累經驗,培養能力。
2.教材展示實驗走向學生自主探究實驗
在眾多的學習過程中,教材上往往給出了開始的緣由,以及最后的結論。其中實驗的過程來源于老師,而不是在遇到問題的時候。通過等待老師的解答來完成相關實驗。教材應該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思考,有哪些創造性看法或者改進的方法。學生除了會自主進行實驗外,還能進行相應的故障排除,懂得聯系理論實際,能夠提出問題并且解決問題。教師的演示實驗應該盡可能的縮短時間,只需要體現出重要的過程步驟,更多的內容和思考需要留給學生。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讓老師帶著學生學習轉變為學生利用教材能夠自主的解決問題,并從中收獲相關知識,體會到電學實驗的樂趣。老師應由主導者變為引導者。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電學實驗編排應加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通過學生自主實驗,使用電學儀器,解決故障,聯系生活實際,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