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霞
本人在初中任數學教學二十多年,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但總被一個問題所困擾:班級上課學生人數多,基礎不一,能力有別, 授課很難照顧到全體學生,課外作業也很難處理:作業量多了、難了,基礎差的學生往往完不成;作業量小了、簡單了,優秀學生又經常吃不飽,時間長了,這兩部份學生都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怎么辦? 近幾年我校積極推導的分層布置作業為我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三年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改革、總結經驗教訓,最后得出結論: 分層布置作業具有較好的效果。
一、分層的指導思想
首先,以數學課程的教育理念為指導思想,突出教育的三種特性:即基礎性———培養學生基本素質和能力,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普及性——面向全體學生,人人都能獲得必要地數學;發展性——發展潛能,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其次,重視學生的心理、生理、情感、意志、品格的不穩定和知識、智力、能力與行為的差異性, 解決學生的分化問題。
最后,堅持因材施教、分層指導的原則, 解決教育中的普及性和統一性教學與學生個性發展差異的矛盾。
二、分層布置作業的概念
分層布置作業,指教師布置主要課外作業時因人而異,區別對待,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其課外作業的內容與要求也各有不同。而班級學生的層次,是由教師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平時作業狀況,比如,分別劃分為A組、B組、C組。一般需要教師在對學生的情況有了比較全面地了解后才可實施。例如,成績優秀的學生可分為A組,中等及偏下的B組,學習困難的可列為C組。A、C組的學生人數盡量少些,B組人數盡量多些,以確保“中間大,兩頭小”,以中間帶兩頭的正態圖形分布。
三、分層布置作業的依據
學習差異是一種普遍在存在的現象, 因材施教是教育活動的基本原則之一。美國心理學家瓊斯( D.M.Jones)曾做一項實驗研究,被試者為兩個程度相同的班級( 實驗班與對照班)的學生,實驗班按照個性,因材施教,對照班采取共同目標, 統一教學。在實驗班, 教師注意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個別問題個別對待。在對照班,教師則對全班學生共同要求,而對個別學生的具體情況則不給予特殊處理。一學期后,兩班接受同樣的測驗,其結果顯示實驗班成績遠優于對照班。
四、明確分層布置作業的內容及方法
數學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復習與鞏固,也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形式之一。
1.數學課堂作業的布置
老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設計難易不同、數量不同的課堂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提高作業的有效性,把學生從過多泛濫作業中解脫出來,使學生體驗成功,讓學生的知識在作業中升華,技能在作業中掌握,能力在作業中形成,思維在作業中發展。例如,我在布置《扇形的面積》計算作業時,我提供了三組不同層次的作業:一組是只知道扇形的半徑和弧長求面積,與生活密切聯系,目的在于訓練學生對公式的應用,二組是知道直徑、面積求弧長,目的是訓練學生對公式的正反應用的能力,三組是讓學生自己選擇能做的題目,解決了問題學生吃得了,其他學生吃得飽的不同需求,提高了作業的有效性。
2.數學家庭作業的布置
以課上最后練習檢測結果為依據,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布置的作業應有所區別。對于檢測中沒出現任何差錯的學生,家庭作業不再重復課本中的內容,可以布置為:
一是學生自我布置作業。魏書生說:“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要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應該培養學生自己留作業的能力。”為了使自留作業能夠收到實效,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采取不同的辦法。對于檢測中完全正確的同學,如果他們已明確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便可以自己安排作業。
二是組內學生間布置作業。有的作業不合適采取學生自留的辦法,比如閱讀作業,通過檢測,學生雖然明確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但根據檢測結果自我布置作業卻難以把握。對于這樣的作業,則可以采取組內學生間布置作業的辦法。即由組內學習好的學生或檢測中完全正確的學生依據檢測結果進行作業布置。
三是教師布置作業。對檢測內容完全正確的學生所布置的課外作業,往往是超出當前課本以外的內容,涉及范圍非常廣。如果讓學生從這樣漫無邊際的內容中進行自我布置作業,有時候使他們感到無從人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在作業上給學生以必要的指導,而在學多少、怎樣學、學到什么程度等具體問題上則要放手,由學生自己來完成。對于其他學生,如果小組內布置作業有困難,教師則要給予必要的指導,或直接完成作業布置。
作業是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新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用的數學”“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面對新的要求,科學、合理的作業設計,成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一個重要環節。提倡分層布置作業,是老師尊重學生的體現。老師關注了學生個體差異,為滿足他們不同的學習需要,而創設了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達到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目的,培養了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也成了提高教師業務素養的內在因素,為提高教學質量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總之,通過對分層次布置作業進行實踐教學之后,我所帶兩個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很好地完成作業,并且每次作業都能有所進步,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也就有了顯著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