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靜
培根說過一句話:“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又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教給孩子終生有用的東西,教育的實質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是現代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也體現了一個人的修養。
良好的衛生習慣是個人素質的重要體現。對于個人來說,是否講衛生,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質的高低,反映出一個人的精神面貌。所以,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顯得至關重要了。然而,做好一件事并不難,難的是養成一種做事的習慣。
所謂習慣,是指出于無數次的重復或練習而逐步固定下來變成高度自覺的行為方式。生活在校園中,學校就像是學生的另一個家。同學們每天都在辛苦地清掃校園,并把它打掃得干干凈凈。可是清潔的校園,為什么又出現了垃圾隨處可見的現象了呢?為什么又出現那飄飛的塑料袋和紙屑?是誰在不珍惜同學們的芳動成果呢?又是誰把美好的環境污染了呢?其實,這都是源于不講衛生從而把美好的環境污染了所造成的后果。都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只不過是自身的原因,是沒有下定決心去改正而已。因為,那些所謂的本性只是習慣而已。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通過每一天,每一步的良好衛生行為積累而實現的。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教育歸根結底是培養習慣,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一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由此可知,習慣對于個人成長的重要性,衛生習慣也是如此。
良好的衛生習慣往往可以產生遷移的作用。如: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對學生的學習、品德的形成,高尚情感的培養方面起到相輔相成的遷移作用。學生在生活中處處愛清潔、講衛生,能遷移到學習上、工作上、生活上,成為一個時時處處比較自覺、辦事細致認真、熱愛集體、遵守社會公德、講究精神文明的人。培養少年兒童良好的衛生習慣,使他們從小懂得講衛生光榮,不講衛生可恥。
學生階段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孩子們長大后就會選擇和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小學階段是行為習慣開始行成的時期,也是培養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發展中的孩子可塑性大,及時施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學生衛生習慣的好與壞,是關系到學生個性品質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既保持了環境的整潔,又增強了他們對抗疾病的免疫力。促進學生的生長發育,增強學生的體質,使學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改善,促進學生其他良好行為習慣和完美人格的形成,使其受益終生。對改變我們國家和民族的衛生面貌和道德風尚也有極其深遠的意義。
總之,衛生習慣的養成是培養素質全面發展的學生的基礎,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在素質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衛生習慣將會使孩子受益終生。
《6和7的加法及口編應用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