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開
教學目的:
1.通過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掌握一些簡單的閱讀方法,并能在復習中靈活地運用,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所提高
2.在指導閱讀練習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使其掌握一些簡單的朗讀方法與技巧
教學重難點:閱讀方法的指導與運用。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老師先作自我介紹,我班的孩子在學習中時常會有這樣的困惑:考試時,閱讀題失分較多。孩子們,不知你們有沒有這樣的困惑?很多人都覺得閱讀就像一只攔路虎,其實,只要我們掌握了一些閱讀的方法,就可以讓它變成一只紙老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閱讀的方法,你們可要認真聽哦。
二、初讀理解(出示片斷)
1、問:這則片斷大家熟悉嗎?盡管熟悉,但我們仍要靜下心來去閱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2、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這則片段,邊讀邊思考:這兩個詞在文中怎么理解?(課件出示:偶然 見微知著)
a.抽生理解詞語。
b.老師相機指導,并小結出方法。(課件出示)
3、小結:你看,孩子們,你們是多么的聰明呀!通過自己的努力,運用恰當的方法,使得詞語理解變得輕松容易多了,這個攔路虎不就成了紙老虎了嗎?這是老師帶給大家的第一個閱讀方法。(課件出示:初讀——解詞)
三、精讀勾畫
1、接下來,老師將給同學們介紹第二個閱讀方法。(課件出示:精讀——勾畫)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下面請同學們帶著老師出示的問題,再讀片斷,并用“ ”勾出找到答案。
2、學生讀文,勾畫。
3、全班交流,同時在課件上出示答案。
4、小結過渡:看來,有些閱讀題的答案就藏在短文之中,這就需要我們在閱讀時要認真、仔細。這里,再一次告訴我們閱讀并不是一只攔路虎,而是一只紙老虎。
四、美讀再現
現在,老師發現你們對解答閱讀題是越來越有信心了。不信,老師再來考考大家,文中藏有排比句,你能找到嗎?
1、請大家邊看片段邊找,并用“”勾出來。
2、抽生說。
3、分組讀這兩個句子,看看排比句有什么特點?
4、請生說一說排比的常識,老師給予補充。并隨機讓學生標出明顯含有排比的詞語出來。(用“△”標示。)
排比,就是把三個或者三個以上結構相似,意義相關的詞組或者句子排列在一起,而且還有一部分字詞相同。
老師再來讀一讀這個句子,請同學們邊聽邊思考:排比句有什么好處?
好處:排比句讀起來瑯瑯上口,有氣勢,能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
5、指導朗讀。
⑴怎樣才能讀好這兩句話呢?
⑵抽生說、讀,點評。
⑶讀得真好!大家再來試著讀一讀“不是憑空產生的”。(①抽生讀;②點評:好,好在哪兒?重讀了“憑空”。不好,又該怎么讀?③齊讀。)
小結:看來,我們要讀好一篇文章,不僅要注意朗讀的輕重、緩急,還要注意語氣語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讀出感情,才能在讀中去和作者與文本交流,才能在頭腦中再現一些場景。這就是老師帶給大家的第三個閱讀方法。(課件出示:美讀——再現)
五、悟讀明理
1、那第四個閱讀方法是什么?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悟讀——感悟)
過渡:每一篇文章,總有些語句會觸動我們的心靈,扣動我們的心弦,引發我們的思考。那這則片斷,有觸動或啟發你的地方嗎?(出示閱讀題)
2、抽生讀題。
3、審題,問:你認為什么地方最關鍵?(啟發最大)用筆圈出這四個字。
4、老師引:既然是找啟發最大的,我認為應該找最能點明文章中心的句子,因為每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寫作意圖。在這里,老師溫馨地提示大家:我們在談從中得到的啟發的時候,一定要緊扣文章的中心。
5、學生找,并動筆寫一寫得到的啟發。
6、全班交流。
7、小結拓展:同學們找得很好,談得也不錯,我想,照這樣練習下去,你們的閱讀能力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另外,老師還要告訴大家:有時,我們在選句子的時候,也可以從含義深刻的句子來入手,還可以從修辭、標點、用詞等方面去入手。
六、閱讀方法總結
現在我們來小結一下,剛才,同學們在與老師的互動中,學到了哪些閱讀方法?抽生說,再出示課件(初讀——解詞 精讀——勾畫 美讀——再現 悟讀——感悟)今后,我們在獨立閱讀或課外閱讀時,可要靈活地運用這些方法。
七、方法運用
1、接下來,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根據閱讀的這四個方法以及下面的溫馨提示,來給片段2設計一些閱讀題,大家可以仿照我們剛才練習的題型來設計,也可以另外設計一些題型。
2、可自行設計,也可以同桌合作設計。
3、教師巡視,適當予以點撥引導。
4、展示。
5、課件出示老師設計的題。
八、小結
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就要下課了,老師希望同學們課余時間,可以去看一看、做一做別人設計的閱讀題,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讓我們的閱讀水平都能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