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珂琪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打破了融資方式,能夠低投入、高效率融資,能夠給各種類型的企業提供具有更明確針對性的融資服務,因而獲得在融資理財方面頻出問題的小微企業的青睞和追捧。本文主要從小微企業的融資現狀以及怕P2P融資的發展歷程和現狀,研究小微企業P2P融資模式,分析探討小微企業P2P融資模式現存的問題,并提出相關的意見,以推動小微企業更高效便利的融資及更好地發展。
目前,互聯網技術得到更為深入的改進,國內金融體系出現了十分巨大的變動,多類金融模式紛紛引進新興的網絡元素,也慢慢從過去較為固定的模式變成符合當下潮流的模式。在這里,P2P理財便是如此,它借助網絡理財,即個人對個人,又稱點對點網絡借貸 ,是一種將小額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有資金需求人群的一種民間小額借貸的新型理財模式。我國小微企業是我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投入資金匱乏,而銀行系統借款門檻較高,諸多小微企業實在無力企及,很難借助過去的融資途徑得到資金,呈現出融資狀態窘迫的情況。
一、小微企業的作用
小微企業當前發展勢頭正猛,作為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的主力軍,它們在增加就業、提高收入、完善福利、維護社會和諧等諸多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功能。
(一)作為市場參與體的主力軍,小微企業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財富。根據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CHFS)數據表明,2015年我國中小企業所開創出的服務與商品總價值就占到了國內GDP的六成左右,納稅占國家稅收的一半。
(二)小微企業有著提高就業率維護社會和諧發展的作用。其創業和管理投入資金少,市場反饋與應變能力好,有著與大企業截然不同的優勢。同時有著勃勃生機的科技型小微企業,不斷地創新性發展,為經濟增長與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
二、小微企業融資現狀
小微企業對經濟貢獻良多,但伴隨著我國宏觀經濟不景氣,外需減少,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等諸多問題的困擾,小微企業的經營受到了較大的沖擊,成本大幅上升以及產品價格難以提高是小微企業面臨的重要經營約束,訂單減少以及成本的增加使得小微企業經營愈發的艱難,相比大型企業的成熟完善,小微企業在管理體系、人才配置和資本方面有著較大差距,各種資源有限,缺乏專業財會從業人員,崗位權責劃分不夠明晰并且缺乏信息化的支持,大多數小微企業的管理呈現粗放、混亂的狀態,導致其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下風,很容易因為大型和中型企業的競爭而倒閉破產。 我國小微企業遭遇一系列已嚴重影響生存與發展的困難,具體可概括為“兩高兩難”:成本高、稅負高;用工難、融資難。同時由于門檻過高流程復雜,小微企業難以從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得有效的借貸資金,傳統民間借貸成本又太高,小微企業難以承受,資金短缺依然是小微企業不可避免的難題,所以對于小微企業來說,他們都急需為自身的經營發展尋求更加高效的融資方式。
三、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對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小微企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嚴重阻礙了現階段的企業發展,由此,我們對于其融資問題進行分析,查找原因。
(一)小微企業普遍缺乏有效信貸抵押資產。
1.小微企業有效抵押物總量較小。小微企業多數屬于批發零售類商貿企業,經營場地屬于租賃,因此以廠房土地為主的貸款形式不能采用。有貸款的小微企業的大部分財產已抵押出去,再申請貸款時抵押時就會出現貸款財產價值不足的情況。
2.還有很多資產還不能應用于貸款的抵押。比如商標、專利權、專業生產設備等資產受價值評估、處置不暢等各種原因的影響導致不能作為抵押物來進行貸款,從而導致小微企業融資困難。
(二)小微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信息不對稱問題仍未完全解決。
1.小微企業管理方式缺乏科學性。我國的小微企業一般并未建立起規范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缺乏科學決策和激勵約束機制,在小微企業運營中的決策更多的是依賴于實際控制人,在影響小微企業自身經營的同時,給其融資造成一定的障礙和困難。
2.小微企業財務制度普遍不健全。很多小微企業財務信息不透明,沒有編制財務報表,更有甚者,部分小微企業杜撰財務報表,進而誤導銀行放貸,致銀行對小企業缺乏信心,小微企業在銀行缺乏信用,從而使得銀行對小微企業選擇惜貸行為。
3.銀行業大數據風控能力有待提升。由于現階段銀行業對非結構化數據的管理與應用處于起步階段系統之間整合不足,各種公司、業務和產品系統之間彼此獨立。銀行因而無力有效地得知用戶的資金動向、銷售情況和相關公司情形,對孤立的數據分析已難以準確判斷信貸風險。在上述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借貸博弈的策略是小微企業不愿意歸還銀行貸款,而銀行也不愿意為小微企業提供貸款,于是出現了小微企業融資困難的僵局。
四、小微企業P2P融資發展歷程及其現狀
2007年拍拍貸的上線,標志我國P2P網貸業務的開端,這個時期平臺主要分布在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隨后不斷發展,一些民間線下具有放貸經驗的嘗試開設P2P網貸平臺。經過幾年的發展,到2013年,P2P網貸開始頻頻出現在重要媒體上。2014年進入了政策調整期,我國明確表示將大力扶持互聯網金融創業創新,而且做出相關政策,為P2P提供了很多幫助,讓眾多金融巨頭公司有信心去接觸并建立P2P網絡借貸平臺。P2P網貸不斷發展,積累了一定數量的客戶資源時,P2P網貸企業不斷完善風控體系,讓平臺安全穩健發展,并且在安全的情況下,給平臺帶來更多的投資者平臺擁有嚴謹的風控體系,對于投資人而言,不僅給投資人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環境,資金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安全保障,同時政府也通過加大監管力度、完善監管體系來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保障投資人權益。自2014 年起,互聯網金融連續 4 次被寫進了政府報告。P2P網貸為那些銀行等傳統金融機構不愿服務的小微企業服務,解決了眾多小企業融資問題。隨著P2P網貸業務的不斷發展以及監管體系的完善,為小微企業的融資提供安全和高效的服務。
網貸之家在2017互聯網金融行業高峰論壇上,發布了《賦能新周期:網絡借貸普惠金融實踐白皮書(2017)》,對P2P網貸行業在促進普惠金融、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方面起到的作用進行了數據披露。報告援引銀監會的數據,截至2017年8月末,小微企業貸款戶數達到1429.88萬戶。由此可見,目前傳統銀行業對小微企業的支持率尚不足20%。在這樣的背景下,P2P網貸充分發揮了個體借貸優勢,為眾多中小企業注入了資金活水。融資難一直是我國小微企業發展的痛點,通過借款門檻相對較低、放款速度相對更快的P2P網貸,不少企業解決了燃眉之急。
五、小微企業P2P融資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信貸的技術風險
我國P2P平臺在貸款的管理技術上存在很多的不足,大部分的平臺的征信、審核和風險控制能力存在缺陷。平臺在貸款前的審核僅僅依靠互聯網數據庫里客戶的信息,這種信息來源存在著很大的不對稱性。對于客戶貸款資金的使用又缺乏有效的監控手段,對于貸款之后的償還缺少專業的管理,對于違約情況缺少專業的統計,這些技術上的不足制約著P2P平臺的發展,影響小微企業的融資。
(二)合作風險
目前我國擔保機構缺乏,很多平臺會和貸款公司一起做擔保業務,但是問題在于貸款公司沒有得到監管部門的認定,沒有擔保資格;就擔保能力而言,貸款公司能力有限,容易產生擔保過度的問題,超過自身的能力。
(三)平臺準入門檻低,行業管理混亂
P2P平臺做的雖然是融資業務,但是其注冊的標準和普通公司是一樣的,所以進入門檻低,行業的平臺數量急劇增加,很多平臺缺少專業的管理人才,難以解決平臺經營期間碰到的一系列運營問題。
六、對策和建議
(一)重視企業在網絡中的信息發布
在P2P網貸中,投資者一般是以網絡上發布的信息作為決策依據的。信用評級高、注冊資金高、有固定的生產場所的企業更容易融資成功,所以融資方應多發布這些有助于貸款成功的信息。與此同時,小微企業與小微業主的關系緊密,企業業主信譽情況、交易記錄、社交網站的一些信息也能影響貸款成功率,所以業主也要維護自身在網絡中的信息發布。
(二)完善征信體系
我國沒有P2P行業的信息共享機制,各平臺間數據庫相對獨立,如果客戶在一個平臺違約,其違約記錄無法在另一個平臺顯示。針對這個問題,可以由央行負責牽頭,獨立的第三方機構作為經營主體,采用會員制的方式,各方共同建立一個互聯網金融的征信平臺。共建的平臺可以為互聯網融資提供資信服務,有效防范信用風險。(作者單位為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