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西明?丁來玲
雨水集蓄利用技術是保證我國水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對于該技術認真做一番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有效利用雨水來緩解我國的水資源危機,本文以實現我國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對可以使雨水集蓄利用效果達到最佳需要實施的注重工程場地的科學規劃、保證水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和做好項目施工制度建設等方面做出了研究,并進行了相應的說明和闡釋。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雨水集蓄利用技術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也已經在缺水地區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利用,很多人把它看作解決我國水資源危機的重要途徑,因此,如何更好的將雨水集蓄利用是必須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一、注重工程場地的科學規劃
(一)在我國西北、華北和西南的山區中,缺水已經成為常年性問題,這些地區差不多每年都會有干旱的情況出現,因而將當地寶貴的降雨資源利用好,保證當地民眾的農業、工業和生活用水,已經成為了保證我國經濟實現均衡發展的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也被看作是發展雨水集蓄的主要使命;
(二)但很多被用來集蓄雨水的地區因為自然條件欠佳,地理上或氣候上不太適宜修建涉及面過大、數量過多的雨水集蓄工程,此時就需要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科學的對工程進行規劃,有針對性的選擇工程的具體形式,以此來保證節水灌溉技術和各項施工技術可以得到順利實施。進行規劃時,可以采用遙感定位技術、降水量統計分析技術來對當地雨水集蓄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進行模擬試驗,分析出工程可能會帶來的好處和弊端。還要考慮到當地的自然、氣候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切忌盲目規劃,要做到穩妥規劃、科學實施。
二、保證水資源得到有效利用
(一)保證集蓄的雨水可以得到有效利用的首要途徑是要做好雨水集蓄工程的施工,要以構建高效雨水集蓄系統為施工目標,對施工過程中的的集水、蓄存、輸送和利用等環節要重點進行建設,保證雨水資源的收集效果達到最佳。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對雨水集蓄池防滲漏、蒸發、冰凍和污染的相關措施,還要保證集蓄池的相關建筑材料達到標準,水輸送設備和輸送方法科學合理。其中尤其需要重視得是要從實際出發,確保在施工時在可以按當地不同地理環境,在區域內因地制宜的建立符合地區情況的雨水資源高效利用技術體系,從而使雨水集蓄利用技術的綜合效益可以得到不斷的提升,以此來為工程所在地區的居民生活用水和工業、農業生活用水提供多種形式的有力保障;
(二)雨水集蓄工程的目的就是收集降落到地面的雨水,將這些雨水收集到一個統一的蓄水池里,以保證當地民眾生活和工農業的用水可以得到及時供應。但蓄水池所能收集到的水畢竟是有限的,特別是很多實施雨水集蓄利用的地區都普遍存在著降水不足、蒸發量大的問題,此時就必須要提高所集蓄雨水的利用效率,做好節約用水。例如集蓄雨水進行農業灌溉時,有條件的話最好采用滴灌等能將節水效率達到最高的灌溉方式,實在沒有條件也至少要采用噴灌等效果稍差一些的節水灌溉方式,以將有限的集蓄雨水的價值利用到最大,充分保證雨水的利用率達到最高。
三、做好項目施工制度建設
(一)管理好工程的配套施工是保證雨水集蓄利用的效益可以發揮到最大的重要因素,做好工程配套施工的重點是要摸清施工區域內可收集雨水資源的潛力,并以此為基礎來開發和利用雨水資源,以保證當地民眾生活用水和工農業生產用水可以得到基本供應。同時還要注意保護好當地的生態環境,在進行施工時要重點評估工程可能會對當地生態環境可能會造成的不利影響,并及時將與之相配套的補救措施規劃好,以確保當地的雨水資源可以得到科學合理的開發,從而將開發過程中可能會對環境造成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二)管理好工程的資金投入將使工程的質量得到保證,這要求工程從規劃、審批開始一直到立項、實施和驗收環節都要合理的做好施工管理。工程資金要保證做到專款專用,這樣可以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資金的籌措方面還可以采用政府投資和民眾籌資并行的方式,充分發揮民眾積極性,建設一條多元化的資金投入體系,拓寬投資渠道,從而確保工程建設能夠取得最大的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集中研究了為我國水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所實行的雨水集蓄利用技術達到最佳效果的幾點建議,通過注重工程場地的科學規劃、保證水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和做好項目施工制度建設可以取得最大限度收集降水資源,確保缺水地區水資源得到最大利用從而緩解我國水資源危機的良好效果,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的提升我國雨水集蓄利用的整體技術水平,為我國水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作者單位分別為青島西海岸新區鐵山街道辦事處、青島西海岸新區鐵山水庫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