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穎
在農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初期,資金一般來源于入社農戶的小本股金,自有資金積累額有限。一般除去一些場地租賃費用、人員工資支出,所剩余的經營資金寥寥無幾,而合作社還需要大量資金用于生產技術的引進、農機設備升級、農產品質檢、市場開拓等各方面開銷,如果僅僅依靠自有資金來開展生產經營活動,顯得困難重重,合作社的正常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無法與專業化大公司抗衡,更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地位。因而解決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融資問題是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必要前提。本文通過對攀枝花市米易縣17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調查,了解合作社的運行現狀,提出從政策支持,金融服務,自身建設等方面解決其融資難問題的建議。
一、文獻綜述
通過對文獻的閱讀,可以發現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存在的問題還是很多的。主要有制度缺陷、金融體系不夠完善、政府支持力度不夠等原因。針對這些問題,學者們提出了許多可行的建議,例如多渠道提供貸款,引入競爭機制;加強農村信用工作建設;政府加強業務指導和監督等。但是,從細節上看,以上研究也有許多不足之處。例如,實證研究不足,許多研究都太過籠統,并沒有結合我國廣大農村的不同實際情況;并且,已有的文獻中多是文字描述,缺乏有力的數據支持。
二、米易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現狀
被調查所有合作社都有資金借貸需求,且大多數是為了購買生產資料與生產設備。被調查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融資渠道主要集中在銀行借貸上,占到了83%。而由政府出資支持的只有一家。被調查合作社的貸款以2年及2年以上的中長期貸款為主,占到了61%,其原因主要是最近兩年調研區域的農村信用社對于部分合作社提供3年的政府貼息貸款。大部分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固定資產數量較少,缺乏有效、足值的抵押擔保物。
三、米易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問題分析
(一)合作社內部管理不夠健全和完善
按“民辦、民管、民受益”原則建立起來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其構成主體是農民這個弱勢群體,所依托的產業是在產業鏈中處于弱勢地位的農業,這就直接影響了合作社的融資能力。另外,合作社實行一人一票的民主管理制度,一人一票的制度必然會挫傷那些出資多的、對合作社貢獻大的社員的積極性。這就會使每個社員只愿意承擔最低的入社資金。
(二)示范等級較低
示范等級是各級政府部門按在一定標準評選出的示范合作社的等級,是對合作社總體發展水平的認定,示范等級越高,信用狀況越好。隨著合作社示范等級不斷提高,獲得貸款的比例呈明顯上升趨勢。示范合作社市各級政府按照示范標準經過各種程序嚴格評選出的,這些合作社實力較強,管理較規范,在當地發揮的作用較大。被評為示范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政府為合作社提供了擔保,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向這些合作社貸款的風險相對較小。
四、米易縣農民專業合作社融資問題解決方法與建議
(一)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自身的能力建設,提高市場競爭力
合作社首先應該注重公共資金的累積和管理,修正“進出自由”的原則,為資金退出設置障礙,從而達到維持合作社內部資金穩定的目的。其次,應該打破原有的投票機制,嘗試將投票權與資金的投入額相掛鉤,增加資金大戶的經營決策權。另外,對不積極參與合作社經營管理的社員,合作社可以贖回其股本進行轉讓,增強合作社的活力。針對社員和管理者素質不高的問題,應該積極參加政府、基層黨組織的培訓,提高管理水平,增強風險和信用意識。
(二)積極探索多元抵押擔保方式
在農村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并建立信貸風險補償機制。不僅由政府提供風險補償基金,農業保險也要發揮防范風險的作用,保險公司也應開發一些創新性保險產品,使農民能夠支付,能夠滿足農民的保險需求,提高農民投保的積極性。在探索多遠擔保方式方面,一是需要政府提供擔保平臺。由于參加合作社的大多為普通農戶,其財產和擔保能力有限,很難辦理大額抵押和聯保貸款。政府應積極推動建立擔保基金、擔保公司為合作社擔保。二是相關部門應擴大貸款抵押物范圍,增強金融機構向合作社的放貸動力,建立房權、林權、經營權等抵押貸款制度和信用擔保制度。
(三)加大金融機構對合作社的支持力度
建議相關銀行業金融機構充分認識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針對合作社的特殊性,建立專門的信貸管理機制予以支持。積極深入實地進行調查研究,根據合作社的運行模式、業務經營、管理水平創新金融服務,探索適合合作社發展需要的、更有針對性的金融產品。根據農業生產周期和經營方式以及合作社生產性資金需求特點,科學制定貸款的額度、利率、期限。適當減免一些不必要的辦理貸款的手續,提高辦理效率,加快放貸速度。(作者單位為四川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