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新
依據相關研究結果可以看到:研發投入行為和企業融資約束之間顯著正相關,而風險承擔和企業融資約束顯著負相關。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因素是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并且還會隨著企業研發投入行為頻率的增加,致使企業面臨融資約束的問題變得尤為突出。風險承擔在參與監督工作的時候,大大減少企業同投資者信息交互時出現不對稱的情況,進而有效避免企業研發投入行為出現的加劇情況而衍生出的融資約束問題。
一、研發投入與融資約束
研發行為屬于一種戰略投入,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固定資產投資性質亦或是金融投資性質都有所不同,企業的研發行為有著私密性的特點,所以就外部投資人員而言,其信息出現的不對稱情況會變得尤為突出。站在研發投入的立場上可以看到,大部分傾向于企業自身的行為,因為技術保護及其知識產權等相關因素,針對外部投資人員來說無法獲得想要的信息,同時對其投入和產出存在的關聯性也是屈指可數。不僅僅如此,因為知識與技術都具備了專有性的特點,這樣就會對外部投資人員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也在某種程度上致使這些人員不能及時掌握最新動態而做出準確的決策。通常情況下,職業經理人一般都是以犧牲股東利益作為代價的,進而通過增加研發投入為自己樹立良好的道德形象。顯然增加研發投入不總是顧及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些時候也是為了企業促使可以實現短期的目的,進而得到想要的市場資源,但是卻沒有對其產生的影響引起高度重視。研發投入的頻率越高,制造業在未來道路上倘若出現了失敗的情況,那么花費的資金也會越來越多。
二、風險承擔的中介作用
顯而易見的是,風險承擔機構的主動參與對制造業管理工作的開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時也較好避免了決策者和投資人存在的矛盾問題。相關研究人員經過深入分析以后得知,外部機構在適當的情況下可以參與其中,會對優化非國有制造業帶來較大的益處。針對高研發投入的制造業來說,風險承擔機構在多次參與的過程中可以在某種程度減少因為研發投入的增加而出現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同時也起到了節約資金的作用。
三、研發投入、風險承擔與企業融資約束關聯性
如表1所示,模型1主要代表融資約束基礎模型的回歸分析結果,其變量CF產生的回歸系數為0.32,并且在1%的基礎上比較明顯,較好的呈現出樣本企業普遍都會存在融資約束的問題。倘若制造業每增加1單位經營性現金流,那么這個時候就應當儲備平均0.32單位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針對其他控制變量來說,例如TobinsQ、DSTD等變量都是在1%的基礎上顯著正向影響制造業的現金持有,但是就DNWC和Exp而言,主要在1%的基礎上顯著負向影響現金持有,并且和理論預期可以達到相符的效果。
相關人員應當將風險承擔的作用考慮在內。如表1所示,對模型2和模型3中的數據進行認真比較以后可以得知,這兩種模型研發投入行為的密度對融資約束會帶來不同的影響。依據回歸結果可以看到,rd_i與CF兩者間存在的交互項回歸系數為0.0047,而且在1%的置信水平上較為顯著,這樣就很好的表明制造業研發投入密度的增加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其融資約束。通常情況下,制造業每增加1單位研發投入密度,就需要額外花費大概0.0047的現金以備不時之需,假設1得到驗證。這個時候我們來看模型2的檢驗結果,從模型2中可以看到有風險承擔參與的制造業樣本,并且研發創新投入密度沒有對融資約束問題起到多大的作用。這個時候需要和模型3進行比較,該模型沒有風險承擔參與的樣本,但是研發創新投入密度卻對融資約束有著明顯的效果,其系數是0.0055,并且在1%置信水平上顯著,較好的呈現出風險承擔發揮出了自身的價值,可以有效處理研發投入密度對融資約束產生的干擾,顯然該結論在模型4中的結果中給予了肯定,同時也促使VC、rd_i與CF的交互項系數為-0.0055,進而支持了假設2。
四、結語
通過以上內容的論述,可以得知:制造業中的風險承擔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在參與經營活動的過程中發揮出了自身的價值,不但有效處理信息出現的閉塞問題,而且還大大減少因為信息不對稱而產生的安全隱患,進而科學緩解了因為增加研發投入所帶來的融資約束問題。(作者單位為中國聯合重型燃氣輪機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