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婉瑜
創新型教育模式與教學手段,相較于傳統教育模式更具教育價值,賦予課堂教學無限活力,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供路徑。本文通過淺談在市場營銷課程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教育改革方略,以期為推動我國市場營銷課堂教學改革良性發展,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論參考依據。
市場營銷課堂注重通過教育,培養學生市場洞察力,靈活調用市場營銷相關知識,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銷售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等能力,使企業在優質營銷人才加持下,獲取更高經濟收益,凸顯市場營銷學習內容落實價值。然而,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在當前市場營銷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卻存在以教師為主體,落實單一化教學方式的現象,影響教學綜合成效。基于此,當前市場營銷教師,應積極探究學生學習需求,提升自身教學實力,找到教育改革立足點,做好教學改革,使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得以有效培養,凸顯市場營銷教學改革價值。
一、秉持人本性教育理念落實課程改革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伴隨我國新課改深入發展,教師意識到若想教學改革具有科學性,需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將學生至于課堂教學創新主體地位,探析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需求契合點,提升教育改革有效性。基于此,當前市場營銷課程教師,應秉持與時俱進精神,樹立人本性教育理念,從學生市場營銷專業能力、學習基礎、理解能力等因素出發,探究教育改革方略,研究改革落實具體方法,為有效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奠定基礎。例如,教師以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為教育改革出發點時,應明晰學生創新與實踐水平,避免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教育改革過于復雜,超出學生體悟范圍,降低教育改革有效性,用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教育改革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達到提升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目的。
二、通過案例導入教學法落實課程改革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市場營銷課程教師通常情況下,采用“開門見山”教育方法,將本節課教育主題書寫在黑板上,以此為基礎,依照書本知識按部就班落實教育主題,使課堂教學氣氛沉悶,利用板書承載教學內容的教育過程過于呆板,無法使學生積極融入市場營銷課程過程中,制約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成效。基于此,教師應秉持人本性教育理論,利用案例導入教學法進行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使學生得以在案例教學法引導下,調動學習積極性,以此為基礎,對學習內容展開深入分析,為有效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奠定基礎。例如,教師在講授“市場營銷環境”的教學時,可在課程開始前,利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一組百雀羚化妝品近5年來的銷售業績表,學生會發現近2—3年百雀羚銷售業績猛增,在大眾視野中的出現幾率與被消費者接受的程度越來越深,同時播放百雀廣告,該產品在某商場進行銷售活動時的場景,以及該產品一些營銷策劃方案。待案例導入內容展示結束后,用PPT向學生傳遞以下自主探究問題:百雀羚系列案例內有哪些營銷環境因素,找到企業營銷行為與營銷環境的內在關系,深入分析并總結營銷環境,掌握營銷環境對營銷行為的影響。在案例導入后引出問題,可使學生的思維仍然保持活性,在市場營銷教育內容指引下展開科學分析,確保學生自主思考行為與教學目標保持一致,提升案例教學法教育改革實踐價值,同時問題創設應具有科學性,在案例導入內容與教學內容之間建立關聯基礎上,滿足學生市場營銷學習需求,與其學習基礎、理解能力等個性化學習需求保持一致,凸顯教育改革有效性。其中,學生在案例導入及相關問題指引下,對市場營銷教學內容進行分析理解的過程,就是擺脫以往學習定向思維禁錮,培養自身創新實踐能力的過程,使學生創新實踐行為得以在案例導入法教學指引下,不斷提升運用自身創新思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凸顯市場營銷教學改革價值。
三、通過實踐教學法落實課程改革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在市場營銷課程教學落實過程中,“銷售”是每位市場營銷學生所必須學習且掌握的能力,然而在以往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使學生無法充分體悟銷售方法落實路徑與應用價值,削弱教育價值,無法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基于此,當前市場營銷課程教師,應明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只有實踐方可引導學生積極調用書本知識,用以高效解決現實問題,實踐教學重要性可見一斑。例如,教師在講授完銷售技巧后,可組織學生展開銷售實踐活動,如組織學生構建“跳蚤市場”,將日常生活中閑置無用的物品,擺在學校公共區域進行兜售。為提升“跳蚤市場”實踐活動落實成效,避免給學校帶來消極影響,教師可以5—8人形式構建銷售實踐小組,由組內成員通過協作共同完成搜集貨物、銷售貨物等具體事宜,為調動學生市場營銷實踐活動積極性,教師可以競賽形式,許諾為銷售業績最優小組頒發獎勵,為凸顯競賽實踐活動教育改革價值,教師應注意獎勵需具有一定誘惑力,符合當前學生客觀需求,繼而達到調動學生實踐參與積極性的目的,如教師可以“王者榮耀游戲全新皮膚”為獎品,吸引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實踐教育改革過程中,通過實踐解決銷售過程中所遇到的現實問題,提升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中,學生通過實踐教學改革,通過協作分工高效完成“跳蚤市場”實踐活動目標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過程,同時可有效培養學生團隊協作、互幫互助等核心素養,使教育改革更富成效。
四、通過模擬情景教學法落實課程改革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在以往教學過程中,教師為有效維持課堂秩序,高效落實市場營銷課程教學內容,不注重課堂教學方法的變革,將學生置于被動接收教學內容的位置,無法深入市場營銷課程教學過程中,與知識融合度不深,無法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基于此,教師應秉持人本性教育理論,將學生視為課堂教學主體,思考可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引導其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教育改革方略,使學生得以深切領域市場營銷教學目的,掌握營銷知識運用方略,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例如,教師在講授“市場營銷策劃”相關知識時,可將班級教學情景創設為某公司,為凸顯模擬情景教學法引導力度,可鼓勵學生設想一個公司名稱,并在以后的模擬情景教學過程中,反復出現靈活使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拉近書本知識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為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奠定基礎。在學生討論后,教師以“新聞發言人”身份宣布“新世紀公司”正式成立,在公司開張后所接手的第一單生意,就是為“香奈兒”新款香水——X魅惑,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打開銷路,制定科學有效的市場營銷策劃,待學生明晰市場營銷策劃后,有的學生提出,為高效優質完成營銷策劃,需班級內同學分為若干“部門”,團結協作完成營銷策劃,這時教師可鼓勵具有該想法的同學為“公司總裁”,為班級內成員分配市場營銷策劃任務,使學生得以積極融入到模擬情景教學法過程中,提升課堂教學改革有效性,如有的學生負責制作市場銷售調查報告,有的學生負責制定營銷活動實踐方略,有的學生負責反饋營銷活動落實成效,使班級內學生得以有效調用書本知識,完成“香奈兒”香水新品推廣營銷策劃任務,感受到市場營銷教學趣味性,為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營建和諧氛圍。其中,學生在模擬情景教學法落實過程中,靈活調用市場營銷課程教學內容,解決虛擬問題的過程,就是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過程,這些在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產生的思維創新閃光點,均會成為學生在今后工作實踐過程中,有效解決實際問題的原動力,使學生綜合素養得以提升,達到凸顯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價值的教育目的。
五、通過“校企合作”教學模式落實改革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對市場營銷專業學生來講,只有深入企業經營活動氛圍中,方可檢驗自身知識學習綜合情況,了解自身知識靈活運用具體情況,繼而找到自身學習難點,將其反饋給教師,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可針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所總結的學習難點,進行高效講解,在達到構建高效市場營銷教學課堂目的基礎上,可使學生得以在教師的針對性指導下,找到創新實踐方向,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凸顯教學模式創新價值。基于此,教師應看到學生與企業融合開展創新實踐的迫切需求,積極構建“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利用學生非課堂學習時間,組織學生到企業中進行專業知識的淬煉,在“校企合作”教學模式下,靈活運用市場營銷相關知識,解決現實問題,介于在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中所產生的現實問題,與書本化問題存在極大差別,使學生得以在靈活調用書本知識解決現實問題過程中,培養自身創新實踐能力,使市場營銷知識為己所用,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凸顯“校企合作”教學模式教學應用價值。例如,學生在企業一線銷售部進行實習時,會發現銷售技巧無法單一存在,許多成功完成的交易,需要學生調用銷售心理學,探析客戶消費需求,與各類銷售技巧融合在一起,提高銷售成功幾率,達到通過教育改革,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目的。
六、結語
綜上所述,市場營銷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其中創新實踐能力,是構成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內容,為此市場營銷課程教師應秉持人本性教育理念,加之案例導入教學法、實踐教學法、“校企合作” 教學法、模擬情境等教學方法,落實教育改革目標,扭轉傳統市場營銷課程教學頹勢,提升教學綜合質量,凸顯教育改革價值,達到培養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教育目的。(作者單位為信陽農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