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媛


【摘 要】 目的:分析心理護理對中老年慢性牙周炎病人的影響。方法:選本院口腔科120例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給予專科護理)及觀察組(專科護理+心理護理)。比較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配合治療能力、自我修復能力、定期復查、治愈好轉、總滿意度等數據統計均優于對照組,P<0.05,且經至治療后3個月,觀察組PI及SBI水平顯著優于同期對照組,P<0.05。結論:心理護理運用于中老年慢性牙周炎病人干預效果顯著。
【關鍵詞】 心理護理;慢性牙周炎;中老年患者
Psychological nursing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of periodontiti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Wang Yuanyua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ing City, Jining, Shandong 272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chronic periodontitis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eople.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odontitis of middle-aged and senior citizens in our department of dentist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specialized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specialized nursing+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pare nursing results. Results: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bined with treatment ability, self-repair ability, regular review, cure improvement, and total satisfaction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the PI and SBI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P<0.05.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riodontitis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Psychological nursing; Chronic periodontitis;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atients
牙周炎是一種侵犯牙齦和牙周組織的慢性炎癥性且具有破壞性的疾病,是牙石、食物嵌塞、菌斑、咬傷等因素引起的,臨床特征是因炎癥牙槽骨吸收和牙齒逐漸松動,從而導致成年人牙齒喪失;因此常引發患者產生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1]。常規治療僅對患者的疾病本身進行細致護理干預,但是對患者不良心理未能進行及時護理干預,從而影響牙周治療效果。本文作者探討心理護理在干預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療中的臨床意義,詳情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調研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口腔科收診的120例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60例/組。其觀察組患者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齡47~74歲,平均年齡(52.69±5.47)歲,病程2個月~1年;對照組患者男性36例,女性24例,年齡46~75歲,平均年齡(53.49±4.47)歲,病程2個月~1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納入與排除標準:1)全部患者均符合慢性牙周炎的診斷標準;2)收治的全體患者均同意本次護理模式并配合調研;3)排除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4)排除肝腎功能障礙者;5)排除溝通障礙者及精神疾病患者[2]。
1.2 護理方法
對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包括對其口腔及牙周情況進行監測,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及按時隨訪等。
對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心理護理干預,具體包括:1)健康指導:由護理人員組織患者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宣傳慢性牙周炎疾病致病的病因及治療方法,指導患者正確認識慢性牙周炎疾病;同時采用影像、宣傳版畫、宣傳手冊等方式進行治療性知識宣教及預防性知識宣教,提高老年患者對該疾病的發生及發展的認識,并使其能夠在治療過程中對治療及護理進行有效的配合;2)治療中護理:正確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與溝通方法,采用通俗的溝通方式,盡量避免專業術語,減輕患者在牙周治療中產生的焦慮、不安等不良心理,并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提出的問題進行耐心地解答,由于老年人群多伴有聽覺障礙等癥狀,因此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溝通時,可適當貼近患者耳部,在使患者能夠清晰聽取護理人員相關指導的同時,避免對其他患者造成影響。同時,護理人員詳細介紹患者的檢查情況及舉例往年成功的案例與經驗,樹立患者的信心及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3)治療后護理:術后向患者講解注意事項及用藥的注意事項,囑咐患者可以輕吐藥液,但30min內不可漱口;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并告知患者治療后注意事項,例如:禁煙酒、禁辛辣生冷食物,指導患者正確的刷牙方式,促進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囑咐患者定期復診;4)加強社會支持:護理人員增加與患者家屬的交流,促進患者與患者家屬間的交流;提高患者家屬在日常生活中對患者的關心,避免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自卑、抑郁等心理,同時解決患者經濟上的壓力,促進患者放心治療[3-5]。
1.3 臨床療效觀察指標
觀察經不同護理干預后的臨床療效(觀察患者治愈好轉、自我修復、定期復診、配合治療情況等)及患者滿意度。并對患者進行為期3個月的隨訪,比較其在初診時,治療后1個月及3個月菌斑指數(PI)及齦溝出血指數(SBI)。
1.4 統計方法
本研究統一采用的數字統計軟件是SPSS 20.0軟件,其中計量數據為(±s)表示,以t檢驗;計數數據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經護理后治療期間的情況
觀察組患者的配合治療能力、自我修復能力、定期復查、治愈好轉等數據統計均優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
觀察組的非常滿意度、滿意度、總滿意度等均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顯著,且其總滿意度達到96.67%。詳情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經護理后的治療期間的情況[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表2 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3 比較兩組患者PI及SBI情況
兩組患者早期初次出院時,PI及SBI水平均較差,且基本相同(P>0.05),經治療后,兩組患者PI及SBI水平均有所好轉,且至治療后3個月,觀察組PI及SBI水平分別為(0.69±0.34)及(0.63±0.37),顯著優于入院時及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PI及SBI情況(±s)
3 討論
慢性牙周炎是一種影響患者外觀的慢性炎癥,如不給予相應的護理,增加患者產生抑郁及自卑等不良心理的比例[6]。
專科護理僅對患者的疾病進行相關護理,對患者不良心理不能進行優質護理干預;明顯影響患者的術后的治愈效果。鄒紅玉[7]對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療前的心理狀況進行統計,統計顯示患者均出現對治療中是否疼痛、出血及感染等的擔憂;對術后面部美觀、咀嚼的影響以及經濟壓力等產生不良心理壓力。研究表明,中老年慢性牙周炎的發展和康復與患者心理應激有一定相關性,患者在心理應激狀態下,機體的免疫預防能力明顯下降,加重牙周炎的發展。而心理護理能有效地消除患者焦慮、抑郁、自卑等負面情緒,使患者主動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提高患者復診率及依從性,改善護患間關系[8]。
本次研究顯示,觀察組的配合治療能力、自我修復能力、定期復查、治愈好轉、總滿意度等數據統計均優于對照組,P<0.05差異顯著。心理護理有效地通過良好的溝通,消除患者的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從而提高患者的自我修復能力、治愈能力及患者的依從性。且兩組患者早期初次出院時,PI及SBI水平均較差,且基本相同,P>0.05,經治療后,兩組患者PI及SBI水平均有所好轉,且至治療后3個月,觀察組PI及SBI水平分別為(0.69±0.34)及(0.63±0.37),顯著優于入院時及對照組,P<0.05。這是由于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患者對治療及護理工作的依從性,進而使治療更為有效的實施,進而使患者相應癥狀得到更快的改善。
綜上所述,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療期間,醫護人員在專科護理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顯著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及患者滿意度,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患者相應癥狀更有效的恢復,對提高患者治療后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且對促進護患關系的良好發展也具有重要益處。
參考文獻
[1] 管兆蘭,陳淑.護理干預對半導體激光治療老年牙周炎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06):28-29.
[2] 李艷茹.慢性牙周炎早期預防與護理的教學體會[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33):91-92.
[3] 趙瑩.綜合護理干預在牙周炎患者治療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06(01):157-158.
[4] 薛月紅.優質護理服務在慢性牙周炎中的應用及其效果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07):1672-1673.
[5] 尹可娟,梁敏.牙周綜合護理對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8):27-29.
[6] 薛金波.循證護理干預對慢性牙周炎患者種植體周圍健康狀況及口腔行為能力的影響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8,05(05):38-39.
[7] 鄒紅玉.心理護理在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療中的應用[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4):2731-2732.
[8] 張蘋.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療前的心理調查及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07):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