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琴

【摘 要】 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預防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5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42例與對照組43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研究組進行循證護理,分析兩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情況及住院時間。結果:研究組的機械通氣時間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均少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出現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t=4.91,P<0.05);研究組的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t=3.87,P<0.05)。結論: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實施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循證護理,可縮短機械通氣時間與住院時間,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出現時間延長。
【關鍵詞】
循證護理;預防;重型顱腦損傷;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應用
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病情發展迅速,極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如電解質紊亂、腦疝、應激性潰瘍等,且預后較差,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而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是指患者經氣管切開治療或氣管插管后行機械通氣治療48h后,在撤機拔管后48h內出現肺部感染,雖常規護理可降低相關性肺炎的發生,但循證護理可滿足患者的個性化需求,對于改善患者的預后意義重大[2]。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85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實施循證護理,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旨在探討循證護理在預防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效果,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5例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納入標準: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在使用呼吸機48h后發病,有明顯肺部濕啰音。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42例與對照組43例。研究組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齡16~87歲,平均年齡(47.96±2.81)歲;疾病類型:開放性損傷7例,閉合性損傷35例;其中硬膜外血腫23例,腦內血腫及硬膜下11例,彌漫性軸索損傷5例,腦干傷3例;對照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齡19~84歲,平均年齡(47.47±3.29)歲;疾病類型:開放性損傷6例,閉合性損傷37例;其中硬膜外血腫25例,腦內血腫及硬膜下血腫9例,彌漫性軸索損傷6例,腦干傷3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依據醫囑進行飲食與用藥指導,對氣道內分泌物進行觀察,一般出現黃痰等異常,應及時告知醫生;對于高熱患者進行冰敷,觀察四肢,并對于肢端進行按摩,促進血液循環。
研究組進行循證護理,具體為:1)成立循證小組,提出問題,經查閱相關文獻,制定護理計劃,明確循證護理的具體內容與注意事項;2)并發癥護理:重癥顱腦損傷患者出現神志不清、肢體功能障礙等,使其不能進行翻身,局部皮膚壓迫,易出現壓瘡,了解病人壓瘡發生的高危因素,并實施預防措施,控制壓瘡的發生;患者因昏迷、吞咽反應減弱,使呼吸道的防御功能減弱,細菌易進入呼吸道,可能誘發肺部感染,因此,應加強對于人工氣道的管理,將痰液徹底吸出,并做好消毒隔離工作,以防出現交叉感染。3)營養護理與口腔護理:對患者進行營養支持,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選擇是否進食;做好口腔護理,避免細菌進行呼吸道,觀察患者的呼吸與呼吸機是否協調,并依據血氣情況,調整呼吸參數。
1.3 觀察指標
1)分析兩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情況;2)分析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9.0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 分析兩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情況
研究組的機械通氣時間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均少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出現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t=4.91,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情況[(±s),n(%)]
2.2 分析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
研究組的住院時間為(16.55±4.17)天,對照組的住院時間為(21.94±3.61)天,組間比較差異顯著(t=3.87,P<0.05)。
3 討論
對于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可經機械通氣進行治療,但可能出現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重型顱腦損傷昏迷患者需進行機械通氣,且長期臥床,在平臥位時易導致胃液反流,同時也增加了細菌的誤吸的危險,易導致呼吸機相關肺炎的發生[3]。有研究顯示: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對于患者的預后較差,其病死率可高達24%~76%[4],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對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進行治療是一項復雜的工作,而良好的護理對于患者的康復意義重大。循證護理是建立在客觀、明確的研究理論的基礎上,以科學研究為指導,將臨床實際問題、理論知識與護理經驗相結合,使護理具有針對性與科學性,分析呼吸機相關肺炎的影響因素,降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5]。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機械通氣時間及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率均少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的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出現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t=4.91,P<0.05);研究組的住院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t=3.87,P<0.05);可知,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實施循證護理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可縮短患者機械通氣時間與住院時間,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使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出現時間延長。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在預防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效果確切,可降低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發生,縮短患者機械通氣時間與住院時間。
參考文獻
[1] 高玉.循證護理對顱腦外傷精神異常患者護理不良事件及預后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1):2397-2399.
[2] 羅媛媛,柳雪萍.循證護理在預防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應用[J].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5(02):161-163.
[3] 魏琳,梁一,吳春生.循證護理結合責任制護理在重度顱腦損傷患者壓瘡防治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11):135-137.
[4] 蔣璐.循證護理在預防神經外科長期昏迷患者呼吸機相關性肺炎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07):1331-1332.
[5] 孫建蘭,周洪蘭.循證護理干預對ICU重癥顱腦外傷患者院內感染的預防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