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麗霞
當今社會正處于知識經濟高科技的時代,各行各業的競爭日趨激烈,這些競爭并不是靠個人的單兵作戰就可以取勝的。團隊精神在競爭中越來越重要,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因此,要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和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從教育教學中強調學生個體的發展和合作精神的培養,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一)組建小組、選拔組長
建立小組,是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在組建合作小組時,要遵循小組間水平接近,組內成員雖各有差異,卻有互補作用的原則。其次,小組合作學習成效如何,組長至關重要。小組長的挑選,要考慮到學生的思想品德、學習成績、同學關系、管理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等方面。
(二)培養合作習慣、教給合作技能
從小加強學生群體性與社會性的教育。培養他們主動交往,協同合作的團體意識和,與人溝通、和睦相處,共同生活的社交能力,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更重要的是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習慣,教會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技能。因此,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之初,應加強對學生合作習慣的培養。
1.創設情境
創設情境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天真、愛幻想、是他們的天性。因此教學中為學生設置了解決身邊數學問題的情境,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新教材編輯了大量的情境教學內容,圖畫精美、生動細膩,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為我們創設情境提供了生動有趣的素材。例如:我在教學八冊的《最優方案》時,創設了一個"到公園劃船"的故事情境;在教學《乘加、乘減》時,創設了"小猴子分桃子"的故事情境……象這樣的例子還很多很多。總之,創設情境,可以將數學知識融入孩子們的生活,學生樂于接受。
2.明確學習任務
為了讓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有序、有效,學生一定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的任務,可以避免小組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充分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例如:在教學第六冊《統計》這一內容時,我向學生提出了學習任務:明天下午第二節課是體育活動課,老師想安排一些你們喜歡的運動項目,到底安排哪些運動項目呢?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調查與統計一下吧!孩子們明確了學習任務,便在組長的帶領下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務去了。
3.讓學生合作、探究學習
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后,教師就應立即引導學生開始合作、探究,這是小組合作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并且學生每個人都必須有一定的責任分工,都應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說,學習任務已經落實到個人,小組的成員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量長度"時,我讓孩子們分組測量,于是孩子們有的指揮,有的手拿粉筆做記號,有的充當標桿,有的用尺子量……每個人都興高采烈,洋溢著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孩子們不僅學會了如何測量,也鍛煉了動手能力,更嘗到了合作的樂趣!
4.讓學生學會交流、評價
交流、評價也就是學生間總結學習成果、教師接受信息反饋并做出判斷的過程。在學生交流時,我要求學生盡量清楚表達個人或小組的意見,同時還要求學生學會真誠的征求其他組的意見或評價其他組的見解,以博采眾長,積極總結。在傾聽了學生的交流、匯報后,我也要給各小組的合作過程及結果進行簡單的評價,并用升級表以示鼓勵。
5.教師要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并作出指導
合作學習是學生的一種學習方式,同時也是教師教學的一種組織形式,學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師的參與與指導是分不開的。因此,在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不應“袖手旁觀”,而應當從講臺上走到學生中間去,在組間巡視,對各個小組的合作進行觀察和介入,對各小組合作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同時,教師還應針對學生合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比如:對不清楚任務的小組說明操作程序;對開展得很順利的小組予以及時的表揚;對合作交流中偏離主題或遇到困難的小組提供及時的點撥;對完成任務的小組進行檢查;對小組成員的各司其職進行監督等等。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有了教師的參與與指導,就能避免"短暫繁榮"和"華而不實"的無效合作場面的出現,學生的合作才更得法,交流才更有效!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同樣,合作學習的成功與否,同教師的引導與參與是分不開的。一方面,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合作學習材料既要“新、活、趣”使學生感到新奇,有探究的價值。另一方面,此時的教師必須對各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現場的觀察和介入,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指導。要運用教育評價鼓勵合作。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討論結束時,不僅注重學習結果的匯報,更要注意對合作過程的評價。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強化“小組”的集體榮譽,即對小組之間進行評價。如開展比“哪個小組升的級高”,評“最團結小組”,“最會匯報小組”,“最會傾聽小組”等活動。由此使小組內出現互動、互助、互勵的場面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地訓練;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法,需要在教師科學指導、適時點撥下逐漸形成;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興趣,需要在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藝術的引導下得以發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是每個教師要認真探索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是每個學生要做到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是每堂課都要實現的。讓我們努力探索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真正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