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向課堂40分鐘要效益!”不僅是一句響亮的口號,更是我們教師的行動目標,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是學校教育的一個永恒的主題。課堂講究實效性的核心問題是什么?教學的效益。課堂上教師的付出和學生的收獲要成正比,學生以盡量少的投入,獲得盡量多的收獲就是高效率。
素質教育背景下學校體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對各科教學方法改革及實施研究如火如荼。一時間各種各樣的體育教學方法五彩繽紛,頗讓人有眼花繚亂、無所適從之感。“鞋子大小只有腳知道。”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我嘗試通過教學評價、教學內容方式的調適來提高學生興趣,使他們愛上體育課,從而使教學實效性得到保證,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動力之源。學生喜歡上體育課,對體育運動感興趣,他會積極參與到老師的教學活動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個對體育課不感興趣的學生,他會因為體育活動需要付出很多的體力,出現苦、累的感覺;反之,如果他對體育課有著濃厚的興趣,學習中必然精神飽滿,積極主動,鍛煉效果也一定會很好。
“只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生鼓舞的地方,才會出現學習興趣”(蘇霍姆林斯基)。我們老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獲得成功,體驗成功,讓他們體驗到參與運動而獲得的成功,感受由成功帶來的認知上深層次的快樂。
一節課目標明確,重點突出,老師的教、學生的學都圍繞這一個或幾個具體的目標來上課,體育課是能體現實效的,課堂效益應該是高的。在課堂上要針對學生的特點以及能力,提出一些個性化的目標,對運動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加大一些難度,對運動能力弱的學生可以減小一些難度,幫助學生,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任務,體驗成功,樹立自信。
課的目標不僅老師自己要清楚,更應該讓學生知道。我個人認為,讓學生認識課的目標更有現實的意義和價值。在課上讓學生知道本節課將要做什么,為了完成或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目標,讓學生真切的知道通過這一節體育課“我”要學會什么,“我”收獲如何,知道自己的得失與不足,更可以通過學生來評價上課的老師,監督老師的課堂教學。有目標的“練”,“練”的有目標,可以提高體育課上練習的效果和質量,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身教重于言教”,教師示范性極其重要,老師是學生的榜樣,老師是學生的鏡子。我們作為老師要時時、處處用模范的言行去影響學生、教育學生,因為“教育是對人的提升,更是對生命的提升”。體育老師的示范作用更加突出,立得正、站得直,表現出陽光、積極向上的一面,學生的情緒會被我們感染。
“信其師,親其道”,學生喜歡你,你的課就會受歡迎,學生會以你為榜樣。有時在課堂上,學生會主動要求老師“來一個”,你做出一個漂亮的示范動作,學生會贊揚和佩服你,會為你鼓掌,會因為你出色的表演,而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練中來。漂亮的規范的示范動作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反之,如果體育老師只會說、不會做,學生頭腦中沒有一個正確的動作表象,練習時會出現很多的錯誤的動作,會接影響學生的練習效果,嚴重的容易出現運動損傷。
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語言、目光、手勢等方面的情感交流,相互的幫助與指導,互相的評價與鼓勵,會使課堂更具活力,會使課堂氣氛更融洽、更和諧,會提高課堂的練習質量,會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激勵手段設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展示才能,獲得成功。我們體育教師在體育課中要針對不同問題、不同情況、不同對象,抓住時機,使用有效的、積極的教學語言對學生的學習、練習情況進行評價。我們教師還應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不失時機地給予積極評價。
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指導,是體育課堂上組織學生練習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學生之間增進了解、加深友誼的好機會,更是學會與人相處、與人交流的好時候。很多體育課上的練習內容、項目要由兩個或幾個同學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實現目標。在兩個人或幾個人的互助練習中,他們是大方的,他們是善于交流的;在集體合作性的練習中,他們是團結的,他們的榮譽感是很強的。在體育課上,我們都會有這樣的感受,生生之間的鼓勵與信任、表揚與幫助比師生之間更有說服力、效果更好、作用更明顯。我們教師要給學生創造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在相互的幫助、鼓勵中學練,體驗更多的快樂,收獲更多的成功。
教學有沒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要看學生有沒有學到什么、學得好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生學了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辛苦也是無效教學。同樣,如果學生學得很辛苦,但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我們要向體育課要效益,教學必須求實效:以生為主,以“練”為本,強調實實在在的身體練習活動。使學生在練中思考,在練中感悟,在練中探究,在練中理解,在練中表達,才能真正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從而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身體健康水平,發展學生能力,讓40分鐘的體育課堂出效益,提高體育課堂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