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宜強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人腦是一個耗散系統。學習者只要對學習有興趣,就可使人腦這個系統處于開放狀態,學習者對于學習的興趣越濃,教學信息在傳輸過程中受到的信道干擾就越小。信息輸入量就越大,人腦這個耗散系統熵減小得就越多,有序化程序就越高,即智能水平就越高,這正是我們教育工作所期望的。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認識、研究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特征,是推動人們求知的一腫內在力量,可以說人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記憶力乃至想象力都和興趣有關,而且緊密相連。有興趣能使人的認識、理解、記憶處于最佳狀態。在興趣中學習,思維最主動、最活躍,智力和能力 都有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進一步地說,興趣必然引起追求,而追求和研究就會導致對事物的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甚至有所發明創造。
許多有成就的科學家最初就是從興趣開始他們的事出有因業而直到成功的。陳景潤不就是對"哥德巴赫猜想"感興趣而取得威振世界的成就的嗎?偉大的相對論創始人愛因斯坦曾說過:"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就是說興趣的培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
教育效果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好壞。那么,如何來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呢?
思想品德教學中,由于學生對國情教育方面的內容欠缺理論聯系實際的基礎,所以課堂上跟教師配合默契度不夠,于是部分教師干脆采用了“滿堂灌”方式,結果教師在講臺上講得神采飛揚,學生在下面聽得昏昏欲睡。教師不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課堂就不會精彩。因此教學設計中,教師應盡量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來,傾聽他們對問題的看法。如在談及“依法治國”知識點時,筆者創設了這樣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你或你的家人有沒有遇到過合法權益被侵犯的事情?如果有,問題是怎樣解決的?”這種問題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要盡量創設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暢所欲言,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
案例教學是一種成功的教學模式,通過案例分析我們可以化抽象為具體,而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案例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選取案例時必須遵循新穎、生動、恰當的原則。如在講到“情緒與生活”中情緒就像“神奇果”、情緒猶如雙刃劍時,我是這樣舉例的:深圳市有一位企業家張總,由于工作節奏緊張、壓力過大,導致精神抑郁,身體十分虛弱,多方求醫均未見效。后來有位名醫給他仔細檢查后,沒有開藥方,只送了他一句話:“一個小丑進城,勝過一打名醫?!睆埧傋屑氀芯亢?,終于明白了其中的奧秘。從此他經常抽空去看馬戲和喜劇,演員們的精彩表演總是令他捧腹大笑。由于情緒好轉起來,張總的身體也漸漸康復。通過案例,學生領悟到情緒對人的健康和生活的重要性。此外,我還為學生創設了教學情境,引發學生思考自己該帶著什么情緒抓好學習,使學生更能在體驗中領悟正確的情緒觀點。
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例如,講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一內容時,可以用多媒體打出一份某學生放學后的學習計劃。然后提出問題:“他的計劃是否符合實際?有什么問題?請你為他提出建議?!边@樣的課堂情境設置,既可明確主題,又能活躍學生思維,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2.加強師生互動,努力實現師生間的對話
如講到“我愛我家”時,師生之間可以以“父母之愛”為主題展開對話,讓學生深深感受到父母之愛的偉大。然后,再提出一個問題:“此時此刻,你最想對父母說什么呢?”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對話,既讓學生受到了思想上的教育,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成功地實現了教學目標。
3.采用唱歌等多種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講到“珍惜時間,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這一內容時,可以先讓全班同學合唱《童年》這首歌。在歌唱中讓學生體會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增強珍惜時間、珍惜少年時光的意識,合理安排利用時間,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這樣,既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又極大地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思想品德教學在內容的表達上要留有適當的空白,為學生提供自由想像、自主思考的空間,力求啟發學生思維,鼓勵學生嘗試探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如在學習“孝敬父母”一節時,為了讓學生更為深刻地體會到父愛和母愛的重要作用,我給學生補充了一則材料:“一位母親在女兒高考落榜后鼓勵她去教書,不到一個星期女兒因講不清題而被學生趕下講臺。母親又鼓勵她去學裁剪,不到一個月女兒又因裁剪不合身的衣服而被老板辭退……”講到這里,我設計了一個懸念:“同學們猜想一下,這時母親會說什么,又會對她今后的人生產生怎樣的影響?”學生普遍認為:如果母親繼續鼓勵她,她終將成功;如果母親責備她,她可能會從此意志消沉。這種通過設計懸念讓學生探討的方法比直接告訴學生答案效果要好得多。
總之,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的方法有很多,教師要靈活運用,切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思想品德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