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莉
我說課的內容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第2冊第15課《蝴蝶飛呀飛》,下面我著重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幾個方面來談談我對本課的教學設計:
本課屬于“造型·表現”領域
首先,從教學內容分析:
在兒童的世界里蝴蝶是他們喜歡表現的對象,通過猜一猜謎,動一動手,幫一幫小蝴蝶避雨融入情境,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嘗試用彩色筆,彩色紙等材料制作形態對稱,色彩斑斕的蝴蝶鼓勵學生大膽表現不同花紋的蝴蝶造型,從而促進學生的個性形成和發展。
其次,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
《蝴蝶飛呀飛》是一節集欣賞性、合作性、互動性等特點于一體的美術課,在本節課前面安排了《我家的奶牛》《荷塘情趣》《美麗的盤子》等課,已經讓學生接觸了用顏料彩筆等工具進行繪畫,用彩泥、彩紙等手工材料來表現畫面,而《蝴蝶飛呀飛》這節課是在此基礎用“剪紙、彩筆繪畫、綜合點、線、面裝飾”等方法來表現主題,復習運用了前幾節課的學習內容。所以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可見本課在本冊中的重要位置。
一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現在的孩子以獨生子女居多,他們接受信息的途徑很廣、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聯想奇特,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自己的想法。而《蝴蝶飛呀飛》這節課就是訓練其動手能力的同時,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按一定程序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發展的特點。
1.通過對蝴蝶的繪制,感受蝴蝶的對稱美與色彩美。
2.通過做做、玩玩,學習紙蝴蝶的基本制作方法,提高學生對手工制作的興趣并培養按程序學習、制作的良好習慣。
3.在欣賞制作美麗蝴蝶的同時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認識蝴蝶的對稱美和色彩美。
教學難點:繪制對稱的蝴蝶并設計紋樣進行裝飾。
為了更好的達成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結合一年級學生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分散的特點以及本課的特點,主要采用:情景教學法:通過猜謎及故事融入讓學生保持創作熱情及身臨其境的創作情景中去;
直觀教學法:通過教師范畫及步驟分解讓學生直觀的學會制作步驟及理解教學重點;
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課件欣賞感受蝴蝶的紋樣美,色彩美并學習裝飾
引導學生在觀察比較中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體驗。
為了使學生都能在視、聽、說、做、思等行為環節中經歷美術的過程,體驗審美的快樂,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如下:
(一)猜謎引入,創設情景
新課程標準指出:“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動力之一。”課的一開始,我采用猜謎語和介紹大理“蝴蝶泉”的蝴蝶會引出主題——《蝴蝶飛呀飛》,從學生的興趣,到勾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學生保持對繪畫的興趣和著手表現物象的沖動。
(二)觀察發現,感知制做蝴蝶
范畫展示蝴蝶輪廓,通過教師醒目的分解,讓學生在觀察中發現蝴蝶的翅膀左右的形狀和大小是一樣的,從而學生直觀的明白了對稱這一理念。并且在幾何形狀的分解中掌握了剪制蝴蝶的方法。概括成簡單的三角形組合,稍作裁剪或修剪就能創造出生動的蝴蝶來。兒童的造型方法生動、變形、夸張,甚至抽象;讓小朋友對結構有所認識;以兒童所特有的天性,繪畫語言會更生動,更具表現力。
在此環節我預設了部分學生不僅理解形狀和大小是對稱還想到花紋和色彩的對稱,所以我在教具的反面已有所準備,并能很好銜接下一環節。
(三)賞蝶演蝶,走進蝴蝶的世界
孩子都具有善良的天性,同時也都有表現自己的欲望,通過短視頻《三只蝴蝶》的故事這一環節,使小朋友融入了創作氛圍中,也為在接下來的過程中給蝴蝶繪制紋樣的生動表現做好了鋪墊,接著讓學生在課件中欣賞蝴蝶圖片在感知色彩的同時感受花紋的對稱這一要點,針對所總結的方法使他們進一步對今天所學內容加以認識和掌握。我們的教學首先應考慮的是孩子對生活經驗的積累,根據孩子接受技能的特點而采用了上述方法,最后的玩一玩,使蝴蝶飛起來畫龍點睛的突出了主題,同時保持了學生的創作熱情。
在此環節我預設的是學生可能在玩一玩中想到的辦法很多,思維的靈悅可能使教學目標有所失控,在此我既不能磨滅孩子思維的靈動性又不偏離教學目標我會讓孩子把他們的奇妙想留在課堂延伸里回家和爸爸媽媽把著過程具體化!
(四)畫蝶做蝶,展開創作過程
扣入之前“幫助三只淋雨的小蝴蝶”提出想到的辦法給紅、白、黃蝴蝶披上各色紋樣這一主題,提出“外形對稱美觀,色彩搭配合理,花紋對稱”這三個要求。前面情境創設中將繪制過程融入愛心責任心及團結一致的情境,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并在制作過程中鼓勵學生把多種方法結合使用,畫出做出和別人不同色彩和紋理的蝴蝶,這樣就激勵學生創新,提高了學生的創造能力。音樂《蝴蝶飛呀》及課件圖片的背景烘托下,使學生在輕松愉悅中完成了蝴蝶的制作。
在此環節中,因為學生小,動手能力差,又初步感受對稱這一理念,可能完成的不是特別理想,如出現這樣的情況我就對第五環節的課堂展示與延伸變為觀摩部分做的好的作品,并回家探究如何讓蝴蝶既漂亮又能飛,下節課來一起玩一玩。
(五)課堂展示及延伸
通過小朋友手中飛舞的蝴蝶展示分享小朋友創作的快樂,成功的快樂!最后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拓展延伸的作業:了解更多的蝴蝶知識,大家一起保護蝴蝶,這一環節為的是使課程滲透生活,使小朋友們懂得珍惜自然、珍愛生靈,增強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大自然的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