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妤 冷來田
【摘 要】 目的:臨床研究對產后抑郁癥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的效果,并對護理措施進行總結。方法:選取77例研究對象,均來自本醫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產后抑郁癥患者,以護理方法為依據,對77例患者進行分組,護理組(40例)和常規組(37例)。護理組的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常規組患者行基礎護理措施。利用SAS和SDS評分法,對兩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況進行評分,并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結果:根據評分可知,護理組患者的各項分值均低于對照組,心理情況得到顯著好轉,且患者對護理水平的評價較高,組間比較差異明顯,統計學存在意義(P<0.05)。結論:對產后抑郁癥患者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舒緩患者的心理情緒,減輕或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緒,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產婦的生活質量,有較好的臨床研究價值。
【關鍵詞】 產后抑郁癥;綜合護理干預;方法和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partum depression patients and summarize the nursing measures. Methods:All the 77 subjects were from postpartum depression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between February 2016 and March 2017. Based on the nursing methods, 77 patients were grouped care group (40 cases) and conventional group 37 example. Patients in the nursing group perform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and patients in the regular group performed basic nursing measures. The SAS and SDS scoring methods were used to scor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Results:According to the scores, the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nursing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evaluation of the nursing level was higher,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s: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depression can relieve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emotions, relieve or eliminate the patients' depression, and to a certain extent,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mothers. It is of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Postpartum depres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and effects
產后抑郁癥一般發生在生產后的6周內,發病率在30%左右,有些產婦患病后,不需進行治療,半年內就會恢復,而有些產婦會持續2年,甚至更久。臨床上常表現為情緒波動異常、自我評價過低、缺乏生活信心等,對產婦的生理以及心理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生活質量嚴重降低[1]。臨床上對于此病的研究非常重視,認為對產后抑郁癥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產婦的情緒進行疏導,對其生活環境進行優化,可舒緩產婦心理狀態,提高其生活質量。本文作者將針對此進行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77例研究對象,均來自本醫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產后抑郁癥患者,以護理方法為依據,對77例患者進行分組,護理組(40例)和常規組37例。77例患者,最小年齡為22歲,最大年齡為37歲,年齡均值為(29.11±3.25)歲,初產婦40例,經產婦37例。對具有藥物過敏史以及其他功能性疾病的產婦進行排除,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可進行研究。
1.2 方法
常規組患者行基礎護理措施,護理人員需叮囑患者按時用藥,并進行監督。護理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內容如下。
1.2.1 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 產婦分娩后,護理人員要對其進行健康宣教,讓其了解新生兒的各項特點,母乳喂養的相關知識等,將產婦盡快帶入母親的角色,將重心放在看護嬰兒方面,這是轉移產婦注意力的關鍵措施。
1.2.2 針對性心理疏導 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地與產婦進行交流,了解其的心理活動,明確其中的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疏導的語氣要和藹、關切和友好。要耐心的聽取產婦的想法,向產婦傳播正能量,增加其對生活的信心。同時,要指導產婦正確的發泄不良情緒,可豐富自身的生活,如多聽音樂、看積極的書籍等。
1.2.3 家屬護理 產婦與家屬接觸的時間較多,家屬的支持與關愛是解除產婦負面心理的關鍵。護理人員要重視與家屬進行溝通,讓其多對產婦進行鼓勵。尤其是針對一些“重男輕女”的家屬,護理人員更要糾正其錯誤的想法,嬰兒的性別并不是由產婦一人來決定的,要坦然地面對,叮囑其多對產婦進行鼓勵和支持,給產婦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這樣非常有利于產婦恢復健康的心理狀態。
1.2.4 放松訓練 科學的放松訓練,可在舒緩產婦心理的同時,放松產婦的肌肉。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訓練:1)手部訓練,讓手部動作與產婦的呼吸進行配合,吸氣時握緊拳頭,并保持5S,呼氣時松開拳頭,如此反復幾分鐘,可使產婦緊張的肌肉逐漸松弛,精神壓力得到緩解。2)下載相關的視頻,讓產婦學習保健體操,這樣不僅可讓產婦恢復完美身材,還可增加產婦的身體免疫力,改善產婦的睡眠質量。
1.2.5 家庭支持 多方研究表明,家庭的不支持,是導致產婦抑郁癥的主要原因,所以給予產婦家庭支持是非常有必要的。產婦出院后,護理人員要與家屬進行溝通,說明抑郁癥的相關情況,增加家屬的認知,讓其多給產婦以支持,進行家庭關愛,讓產婦放松身心,盡快進入母親的角色。尤其是產婦的配偶,更要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對產婦進行鼓勵,主動與其進行交流,利用一些娛樂活動,不斷地充實產婦的生活,讓其從消極的情緒中脫離,增加其生活的信心,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
1.3 對比指標
利用SDS(抑郁自評量表),和SAS(焦慮自評量表),對產婦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分。評分越高,表明產婦的心理越差,抑郁程度也就越深。同時,利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總分為100分,高于85分為滿意,60~85分為一般,低于60分為不滿意,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滿意度越高[2]。
1.4 統計學數據
利用SPSS 20.0軟件,對產后抑郁癥患者的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數(%)描述,行卡方檢驗,組間差異經P值判斷,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
根據統計學表1的數據顯示,護理后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均得到了好轉,但是護理組患者的抑郁以及焦慮分數要顯著低于常規組,心理狀態更佳,組間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情況
根據統計學表2的數據顯示,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達95.0%,對照組僅有73.0%,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產婦抑郁癥屬于一種精神疾病,一般妊娠妊娠3個月左右的產婦容易發病。妊娠3個月后,產婦體內的新激素水平就會發生變化,再加上自身角色的影響,精神和生理壓力會逐漸增大,逐漸失去生活的信心,常表現出自責的心理,或者毫無原因的突然暴躁,在日常生活中也常會惴惴不安,顧慮非常多。部分產婦生產后6周會發病,患病初期會出現情緒低落、不思飲食、睡眠質量降低等癥狀,病情繼續發展,會失去生活的信心,對嬰兒也漠不關心,嚴重時會生出自殺的念頭。臨床上,針對產后抑郁癥進行了多方研究,研究認為對產婦行全面的護理干預措施,對產婦進行健康指導、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加大家庭的支持力度,并配合進行放松訓練等,有利于放松產婦的心情,增加產婦的生活信心,可減少抑郁癥的發生[3]。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是一種全新的護理模式,秉承“以人為本”的護理原則,站在患者的角度進行考慮,了解患者的真實需求,進而針對患者的各項需求,實施全面的護理措施,這樣不僅可以滿足患者的需求,將治療效果最大化,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緩解了醫患的緊張關系,具有實際應用意義。
基于此,本文作者進行研究,結果表明,護理組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后,焦慮(SDS)以及抑郁(SAS)評分顯著降低,SAS(41.22±3.28),SDS(33.13±4.13),常規組:SAS(49.11±3.76),SDS(45.36±3.98)。同時,經過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進行調查可知,護理組患者的滿意度高達95.0%,對照組僅有73.0%,各項指標,均存在顯著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總之,本研究進一步表明,對產后抑郁癥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的舒緩患者的心理情緒,提高護理滿意度。在今后的臨床護理中,還需不斷的對護理措施進行完善,為產婦提供全面的護理服務,預防抑郁癥的發生[4]。
參考文獻
[1] 袁坤,趙慧波,劉愛民,等. 綜合護理干預對產后抑郁癥產婦生活質量影響分析[J].河北醫學,2016,22(12):2109-2110.
[2] 金愛武.產后綜合護理干預對預防產后抑郁癥的臨床效果評價[J].當代醫藥論叢,2013,11(11):264-265.
[3] 馮芬芳.產后抑郁癥綜合護理干預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5,21(06):152-153.
[4] 黃潔英.綜合護理干預在促進抑郁癥患者康復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20):2804-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