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俠
【摘 要】 目的:探討基層醫院護理人員職業暴露銳器傷后傷口處理現狀及心理和行為反應的追蹤觀察研究結果。 方法:以連云港圣安醫院為例,以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68例發生職業暴露銳器傷的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傷口處理情況、心理行為反應,追蹤分析造成職業安全事件的環境和個體因素。 結果:發生職業暴露銳器傷的護理人員中,工作年限低的年輕護理人員占70.59%;因環境因素造成占30.88%;粗心大意違反操作規程占44.18%;銳器傷后規范處理傷口者占55.88%;按照規定主動上報占76.47%;存在明顯負性情緒影響工作積極性需要接受心理干預者占91.18%。 結論:護理人員職業暴露銳器傷的發生與個人及環境因素均有關,應引起醫院相關部門重視,健全和完善醫院規章制度,加強職業安全防護教育,減少銳器傷對護理人員的傷害。
【關鍵詞】 護理人員;職業暴露;銳器傷;傷口處理;心理;行為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esults of follow-up observation on wound healing status and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after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sharp wounds in nursing staff at primary hospitals. Method:Taking Lianyungang Sheng'an Hospital as an example,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8, 68 nurses with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sharp injuries took care of the nursing staff, analyzed their wound management,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responses, and tracked and analyzed occupational safety incidents. The environment and individual factors.Results: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sharp injuries in nursing staff, young nurses with low working age accounted for 70.59%;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factors accounted for 30.88%; carelessness violated operating procedures accounted for 44.18%; standard wound wounded after sharp injury accounted for 55.88%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s, active reporting accounted for 76.47%; there were 91.18% of respondents who had obvious negative emotions affecting work enthusiasm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Conclusion: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sharp injuries of nursing staff is related to both personal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t should cause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hospital to pay attention to it,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hospital rules and regulations, strengthen occupational safety education, and reduce the injuries of sharp injury to nursing staff.
[Key words]Nursing Staff; Occupational exposure; Sharp injury; Wound treatment; Psychology; Behavior
護理人員職業暴露銳器傷是指在工作中因針頭、刀片、剪刀、玻璃碎片等銳器所造成的意外傷害[1]。銳器傷可引起多種血源性疾病傳播[2]。據疾病控制部門流行病學統計,我國的乙型肝炎發病率居世界高發水平,近年來的艾滋病感染發生率增長速度驚人。護理人員作為各種操作的執行者,為醫務人員重銳器傷高發群體[2]。發生銳器傷后,規范執行傷口處理是第非常關鍵的第一步,相關研究顯示,積極、規范、及時的傷口處理能降低的81%感染幾率[3-4]。本研究選取江蘇省連云港圣安醫院6年間68例發生職業暴露的護理人員銳器傷后傷口處理情況,并對其影響因素和心理行為進行追蹤分析,為護理人員職業安全防護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以連云港圣安醫院為例,以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間68例發生職業暴露銳器傷的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傷口處理情況、心理行為反應,追蹤分析造成職業安全事件的環境因素和個體原因。
1.2 方法
調取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醫院感染管理科、預防保健科和護理部醫院內醫務職業暴露銳器傷登記表進行分類,共篩選出6年內68例發生銳器傷的護理人員,根據研究內容和目的,由院感科和護理部醫院感染管理小組共同設計銳器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護理人員一般資料、發生銳器傷的經歷、對銳器傷危害性的認知狀況、發生銳器傷時周圍的工作環境因素。1)護理人員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參加工作年限、教育程度、所在科室、工作量等情況。2)護理人員發生銳器傷經歷:包括銳器傷的發生次數、發生的科室環境場所、發生的操作項目、發生的原因、暴露源銳器污染情況、銳器傷后的傷口處理情況等。3)護理人員對銳器傷認知狀況:包括護理人員對銳器傷危害的了解情況和銳器傷預防知識的知曉情況,以及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執行操作時是否會提醒自己避免銳器傷等[5]。4)所處護理工作環境影響因素:護理工作中是否經常接觸銳器,是否需要加快速度完成工作、醫院職業安全防護崗前知識培訓次數。5)相關管理部門職業安全防護管理情況:醫院感染管理、預防保健和護理管理部門是否有銳器傷相關管理規章制度、標準預防原則、規范處理流程、上報流程、職業暴露個案登記、職業暴露護理人員和患者乙肝、丙肝、HIV陽性檢測、給予乙肝暴露后治療建議[6]。如為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應注意保密。預防保健科應立即向分管院長及市疾控中心報告,由市疾控中心進行調查與治療指導[7]。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8.0統計軟件包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百分率對數據進行統計描述。
2 結果
2.1 護理人員銳器傷發生科室分布及操作環節
經資料分析發現,68例護理人員銳器傷主要集中于護理工作量大、操作頻繁的科室,其中急診科、外科病房、內科病房、手術室發生率最高,分別占20.59%、19.12%、17.65%、16.18%。護理人員銳器傷主要發生于頻繁接觸針頭、刀片、剪刀、玻璃碎片等銳器操作環節,發生頻率最高操作環節主要為輸液結束拔針時、配制藥液時、處理醫療廢物時和執行穿刺時,分別占27.94%、23.53%、17.65%和16.18%。見表1。
2.2 護理人員發生銳器傷原因和銳器傷后規范處理傷口情況
上報資料分析發現,護理人員發生銳器傷原因中因為粗心大意(44.18%)和環境擁擠(30.88%)占主要原因,此外,因為操作匆忙(25%)為次要原因。護理人員發生銳器傷后,能及時按照規范流程進行傷口處理的占55.88%,不規范處理傷口者占33.82%,還有10.29%護理人員未對傷口進行任何處理。見表2。
2.3 其它情況
發生職業暴露銳器傷的護理人員中,工作年限低于5年的年輕護理人員48例,占70.59%;銳器傷后能按照規定主動上報者52例,占76.47%;存在明顯負性情緒影響工作積極性需要接受心理干預者62例,占91.18%。
3 討論
護理人員承擔著臨床一線較大的護理工作量,是銳器傷職業暴露的高危人群。通過資料分析,護理人員發生銳器傷的源患者血清標記物陽性者居多,護理人員銳器傷后產生緊張、焦慮、不安的負性情緒對個體的心理和行為反應影響較大,深深的自責和沉重的心理負擔影響了工作和生活[8]。由于發生銳器傷的護理人員中年輕者居多,發生職業傷害后應及時進行規范處理、上報和傷后心理疏導 ,積極給予心理干預,減少職業傷害和負性情緒積累,促進護士身心健康,積極面對生活、工作[9]。
醫院管理者應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患者救治環境,高度重視職業暴露對醫務人員的身體和心理傷害。作為醫院感染管理和預防保健部門,應該高度重視職業安全防護教育,聯合護理部對年輕護士進行崗前培訓,促使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實施有效標準預防,讓每個護理人員都能熟知銳器傷規范處理流程和標準預防原則。提高護理人員對銳器傷及其危害的認識,增強職業防護意識,提高護理人員職業安全防護知識、技能學習和掌握能力,使護理人員能自覺遵守各項護理操作規程,發生銳器傷后及時做好傷口規范處理,從而提高銳器傷后傷口規范處理的依從性,減少血源性傳播疾病,保護護理人員身心健康,以更好服務患者,保證護理工作質量[10-12]。
參考文獻
[1] 馮秀蘭.護理人員職業性銳器傷的危險因素及防護措施[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5,09(03):210.
[2] 范珊紅,王線妮,雷巧玲,等.銳器傷行為控制的實踐與進展[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3,12(02):157-160.
[3] 李劍,陳偶英,劉繼榮,等.護生銳器傷后規范處理依從性現狀及原因分析[J].護理研究,2017,31(18):2238-2240.
[4] 李劍,鄒淑珍,黃小紅,等.護生銳器傷后規范處理不依從性現狀及對策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03):261-262.
[5] 祝曉蓮.規范化管理對手術室銳器傷發生率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6,02(02):32-34.
[6] 程梅,肖秀英,程茂竹,等.耳鼻咽喉科門診醫院感染的預防及護理管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09):87-88.
[7] 劉妙玲,李靜靜,吳菲,等.某婦幼保健機構工作人員職業暴露監測[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4,13(02):109-111.
[8] 張志剛,魏秋霞,楊致霈,等.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現狀與防護對策研究[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7,34(03):254-256.
[9] 王超,段淑云,張慶華,等.臨床護理人員銳器傷調查分析及預防對策[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4,14(02):79-80.
[10]劉桂芝,李霞,鄭曉鳳,等.醫務人員銳器傷基線調查與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01):233-235.
[11]邰秀娟.醫務人員發生艾滋病職業暴露后的應對措施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3,11(10):333-334.
[12]蔣雪松,崔丹.防護醫務人員職業暴露的實踐探討及分析[J].中國醫院,2016,20(07):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