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榮彬
摘 要:研究城市污水處理技術、將城市污水處理后作為資源而加以利用,并結合我國環境保護發展趨勢,提出一套合理、經濟、效率高的工藝流程對污水進行處理,達到標準排放或再利用。對于保護環境,遏制生態環境惡化,提高城市環境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針對市政污水處理中存在的問題給出了解決的措施。
關鍵詞:市政污水;處理;問題及辦法
1 我國城市污水處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城市老城區污水管道改造難度大
我國城市的那些老城區的排水系統大部分都是合流制系統,為了治理城市污水,就要將這些排水系統改造為分流制系統,或者建立一個污水截流系統,但是在這個已經布滿各種管道的城市道路上改造成雨、污水管網,難度很大。
1.2 城市污水得不到有效的處理
截止目前,中國仍有一半以上的城市沒有污水處理廠,一半以上的污水處理廠因經費不足,無法正常運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嚴重滯后。美國平均每1萬人就有一座污水處理廠,歐洲許多國家平均每5000~8000人就擁有一座污水處理廠,而在我國的城鎮人口中,平均每150萬人才擁有一座污水處理廠。
1.3 現有污水處理廠工藝對氮、磷的去除率相對不高
在污水處理工藝方面,我國80%以上的城市污水處理廠采用活性污泥法。這些以去除BOD和SS為主要目標的活性污泥技術在我國城市生活污水處理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傳統污水處理工藝對氮、磷的去除率相對不高,容易引起水體富營養化。隨著我國對水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國家《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特別對出水氮、磷的要求提高,城市污水處理廠必須考慮氮、磷的去除問題。另一方面,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中新合成化學品比例增加,難降解有機污染物數量和種類的增加進一步增大了污水中氮、磷的含量,現有的技術已經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污水脫磷、除氮工藝亟待開發和應用。
1.4 設備維修費用高
由于大批的進口設備進入污水處理行業,這些設備在經過幾年的運行之后,陸續會出現大小不等的磨損和損壞,特別是保修期過后的設備維修。這就需要有專業技能的技術人員來進行,若請國外的專家來維修,維修成本將會大幅度增高實在難以接受,或使進口設備能夠維持正常運轉,必須培養對進口設備維修保養的國內專業人員,使其掌握維修技能達到進口設備的維修標準。有了維修的專業人才還得有充足的備品配件,特別是一些將要淘汰的設備被引進中國,備品配件國外也不會再生產了,就需要國內自行測繪、加工制造,只有這樣才能使進口設備發揮出它的作用,否則設備的損壞,配件的缺乏會影響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行。
1.5 污水的回收再利用率低
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量相當于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規模的十分之一。而再生水可以廣泛用于工業冷卻、園林綠化、道路澆灑、景觀用水、河道生態補水等,緩解城市水資源短缺,實現污染物源頭減排。
2 城市污水處理發展的對策措施
2.1 合理規劃,變大集中為合理布局
根據以前一貫的錯誤思維方式,我們往往在城市的下游建立起污水處理廠,并單純的通過一些物理作用力或是人工安裝管網來處理污水,最后把經過處理的二級水源排放到下游的江流湖泊中。但是,經過科學表明,我們深刻意識到如果不重復利用城市污水這種良好的資源將是一種很大的浪費。僅僅通過分級架設管道,層層提升污水處理的指標,最后又分別輸送到不同地方的方法不僅浪費新的工程管道材料資源還降低了土地利用率。龐大的勞力消耗和建筑工程完全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所以,改進污水處理廠的空間分布是污水處理最重要的問題,從而才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進而讓水循環變成可能。對于過去我們應對污水處理采用大集中,大排放的方案我們必須加以改善,合理建設污水處理廠的位置,按照有效的處理方法,就近處理減少管道使用率,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率,做到以最少的資源換取最大的利益。同時,采用中小型的多級污水處理體系實現城市經濟高效的應對污水處理問題。
2.2 改進工藝,變單一為綜合
城市污水處理體系的弊端還不僅僅局限于污水處理廠地理位置的選擇上,實際上又是以前錯誤的認識,還導致了污水處理工藝選擇的不科學。就目前城市污水處理而言,大部分使用了一級處理,有的甚至選擇一級強化的處理方案,有的使用的是沒有考慮除磷和氮的二級處理工藝,出水時也沒經過消毒。這些根本不符合污水處理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所以,以實際情況為基本點,不斷改善城市污水處理體系,使資源有效利用率更高,以單一技術同綜合利用技術相結合的方案并輔助應用膜分離技術等先進的科學手段,使水資源達到安全無毒的效果,從而實現水循環。
2.3 政企合作,將政府為主變社會為主
在市場經濟的調控下,國家政府機關應當積極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力,利用相關政策引導城市污水處理體系的逐步改善。但是,也不能事事依賴于政府,要想用先進的技術引領污水處理行業的發展,相關企業事業單位還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采取措施,發展技術,從而在行業中樹立楷模。我們面對當前形勢又應該在做好城市污水處理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還加快推進更高效合理的運營模式并且將單一的城市污水處理與其他產業結合,形成更大規模的城市發展產業鏈進而在做好為人民服務的同時提高經濟收益。在政府資金的扶持下,鼓勵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到城市污水處理的建設洪流中,從而使社會監督的體系也得以擴大,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到城市建設中來。
2.4 綜合考核,變以量為主為量、質結合
在以往的考核體系中,只是注重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水量和出水標準,而對進水水質基本不監控。重“量”而不重“質”的考核方式,帶來了污水處理廠運行不穩定、城市水體污染物削減效果不理想的后果,甚至出現了抽取河道污水進入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再排入原來河道的消極現象。 因此,要改變對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考核方式。要變以量為主為以量、質結合為主,要把主要污染物削減的效率作為評價城市污水處理成效的主要指標。逐步建立“COD、氨氮、總磷等主要污染物的削減與污水處理費的核撥掛鉤”機制。不僅要督查實際處理的污水量,還要考核 COD、氨氮、總磷的削減量。并和污水處理企業的經濟利益密切結合,促進企業切實提高污水處理率,減少污染物排放量。
2.5 加強監管,變臨時為常態
城市污水處理工作的健康發展與正常運行,離不開政府的有效監管。目前,在城市污水處理監管方面,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監管體系,監管力量薄弱,監管手段落后,監管工作明顯滯后。在工作方法上基本是臨時抽查,“事后評價”,這種監管方式使得監管工作時常處于被動狀態。 必須盡快建立起“事先、事中、事后”為一體的常態監管機制,全面、系統地組織開展相關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監管人員素質和管理水平,加強配備必要的設備和儀器,完善進出水在線監測系統,實現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對城市污水處理廠24 h監控,形成靈敏高效準確的監管機制。
3 結束語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污水的排放量也會不斷增加,解決污水處理的問題迫在眉睫。做好污水處理工作,解決目前面臨的問題,是促進城市不斷發展的基礎,也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措施。為此,應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快解決城市污水處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做好城市污水處理工作。
參考文獻 :
[1] 堵文東.淺論城市污水處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