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燁
語言不僅是文化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文化的載體,更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工具。所以語言與文化的起源和發展是同步的,語言是文化發展的前提,而文化的發展也使語言更加豐富,由此可見語言是植根于文化的。本文主要從文化的角度對高校俄語教學進行分析。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人類進行文化傳遞的主要方式,這也使得語言和文化間形成一定的聯系性。語言是文化的重要組成,同時也與文化的發展間存在一定的制約作用,所以人們在語言的表達方式與語言形成和應用的地域、習俗、社會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關系。因此如果在高校俄語的教學中,忽視俄羅斯文化的講解,將會導致俄語的學習生硬、乏味,甚至造成語言應用上的誤會,所以在高校的俄語教學中還需要結合俄羅斯文化。
1 高校俄語教學中融入俄羅斯文化的原則
1.1適合性
適合性指的是在俄語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合理的選擇俄羅斯文化,首先保證所選擇的文化是俄羅斯社會的主流文化,并能夠體現出俄羅斯民族特色。同時引入文化的內容需要與課程內容具有一定的聯系性,保證導入的文化能夠為課程內容服務。同時在俄羅斯文化的導入中,還需要以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為前提。比如,如果在俄語教學中涉及到價值觀、宗教文化等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內容進行討論;如果涉及到音樂、藝術等內容,教師則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為學生直觀、立體的展現這些教學內容,使學生對這些俄羅斯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
1.2實用性
實用性指的是在俄羅斯文化的導入中,需要保證導入的文化與教學的內容相符,而且適用于學生未來就業需求,滿足學生當前的學習需要。比如,部分學生在俄語專業畢業后會選擇到中俄貿易公司進行工作,那么針對這部分學生未來就業的需要,在遇到相關的教學主題時,教師就可以引入俄羅斯的飲食、社交等方面的禮儀,進而使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有利于語言的應用,同時也能夠有效避免由于文化知識的差異造成尷尬。
1.3遞進性
遞進性原則指的是教師在對俄羅斯文化的引入過程中,需要循序漸進的進行,根據學生的俄語掌握能力和領會能力等,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逐漸導入,使學生慢慢適應和接受。此外,在遞進性原則的應用中,還需要結合一致性以及層次性原則,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使教學更具條理性和系統性。
2 文化在俄語教學中導入的策略
2.1講解法導入策略
俄語教學過程中,講解法是比較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教師對學生不了解的內容進行直接講解的方式,包括俄語諺語、典故以及習俗等文化內容。比如俄羅斯人不喜歡他人訊問自己的年齡以及收入等問題,但是卻對家庭以及子女教育等問題比較熱衷;同時俄羅斯人在面對他人的夸獎和贊美時,一般表達的都比較含蓄,會采用與本意不符的話語進行回答,比如“Да что вы!Раньше пр Ичёска была лучше!”針對俄羅斯人的這種回答不能誤認為是其本意,這點與中國文化中含蓄的表達方式相似。
2.2對比法導入策略
對比法導入策略指的是在俄羅斯文化的導入過程中需要對中俄的語言文化的差異性進行對比,通過對兩個國家文化的對比可以為學生的俄語語言實踐和應用提供有效的依據,更直觀的體會俄羅斯文化的內涵,比如對于打破碗、盤等物品,在中國認為是一種不吉利的事情,但是對于俄羅斯人來說,這卻是一種吉祥的象征。同時在中國的文化中會將一些體態笨重的人比做熊,存在一定的貶義。但是在俄羅斯的文化中“Медведь”卻是忠厚以及力量的代表,是俄羅斯人最喜歡的動物,也經常出現在俄羅斯的故事中。
2.3實踐法導入策略
俄語教學中,教師還需要注重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實踐環境,使學生能夠參與到俄羅斯的語言文化中。比如針對俄語教學中的故事,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為了更好的完成自己的角色,學生會對自身的角色進行認真的研究,保證對俄語發音、語調等方面的完善,并投入到角色中,從而加深對俄羅斯文化的了解。此外,在俄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模仿商務活動等,引導學生正確應用俄羅斯的社交禮儀,這種實踐的導入方式相對于傳統枯燥式的講解方式來說,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濃,同時記憶更加深刻,通過小游戲和小活動將俄羅斯文化知識逐漸內化,有利于學生在未來工作中的應用。
3 結語
綜上所述,語言是文化的組成部分,更是文化載體,所以在語言的學習中還需要適當的掌握其文化特征,使文化為語言服務。俄羅斯的文化與中國的文化間存在很大的區別,所以我國高校在俄語的教學中必須要注重對俄羅斯文化的融入,這樣學生在以后俄語的應用中才能夠更加靈活,在外交的過程中不會出錯,防止造成尷尬的局面。因此高校教師在俄語的教學中還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合理的選擇俄羅斯文化融入策略,促進學生更好的領悟俄語文化,提升俄語應用能力。
(作者單位:新疆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