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贊榮
【摘要】本文通過對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音樂學習的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進而提出一些音樂課堂的教學方法策略等,打造更加優質的音樂課堂。
【關鍵詞】高中音樂;教學方法;案例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新課程下高中音樂教育的現狀分析
2004年,高中音樂在全國四個試驗區開始進行。許多音樂教育工作人員都在學習和摸索著更適合學生們的教學策略和方法。車昕竹曾經指出,在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音樂的教學應該關注的是學生內心的體驗,充分發揮多媒體等工具,展示個性化的教學,讓學生有更多的收獲。
二、新課程標準下音樂教育案例分析
(一)案例一:張明老師的京劇鑒賞課
1.導入。①老師首先展示樂器:大鑼、小鑼、撥,隨后講說樂器的演奏方法,提醒學生一些注意事項;②學生按照老師的講解想象打擊出的效果;③老師讓學生思考這種效果在什么時候聽到過?——京劇;④讓學生說出一個京劇著名人物?——梅蘭芳。老師問:“還有嗎”……學生不太能夠想出來;⑤讓學生說出一個通俗音樂的音樂家?(學生能回答出好多)⑥課程剛開始時學生演奏打擊樂,比如古代大官中演奏的打擊樂。
2.京劇表演家的簡單介紹。①先觀看梅蘭芳的一段視頻,讓學生思考梅蘭芳的性格特點,為人如何?(學生給出自己的答案)②再看一個梅蘭芳演出時的視頻——在蘇聯有一位大師曾經稱贊梅蘭芳為大師中的大師……老師問,通過梅蘭芳的表演能夠看出些什么——(學生)梅蘭芳在我國京劇中的地位。
3.梅派的演唱和京劇樂器的特點。①關于梅派藝術的視頻片段欣賞。聽之前提醒學生認真聽都使用了哪種樂器?提醒學生注意開頭的唱法?使用了甩音和顫音——京劇中稱它為“擻”。繼續聽,讓學生體會唱法,仔細感受。②樂器。京胡——京劇的主要樂器。
4.作業。①京劇是一種綜合的藝術,其中包含了哪些形式?可借助互聯網;②京劇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發展中必然會有融合,那么這個過程中有哪些融合呢?(思考:京劇具有文化價值,文化美學價值)
(二)張明老師告訴我們……
1.課前的準備很關鍵
在張老師的課上,不難看出,張老師十分努力地去準備這節課,效果明顯。老師課前的準備十分重要,教師不僅要準備教材,還要準備教學方法,更要準備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同時還要準備課上的多媒體設備,查看音質,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有興趣。
2.音樂能夠表達情感
教師應該善于用自己的情感去啟發、去帶動學生們的情感。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要想感動別人,就應該先感動自己”,是啊,如果連自己都感動不了,要怎么去感動別人,張老師時常問自己,這段音樂你喜歡嗎?你理解了嗎?你感動了嗎?在他的課上,所有的音樂都是他非常了解的,非常喜愛的,更重要的是感動,只有這樣的音樂,學生們才會跟著沉迷其中。
3.音樂教師教音樂,更教做人
作為一名教師,本職工作就是教書育人。所以,不管是哪一門的教師,都應該很好地把所教的內容和做人聯系到一起。張老師真正做到了,他每次課上都能體現著做人的原則。張老師上課的每一個音符都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學生需要的就是這種思考,才使得音樂很有力量,展現音樂的魅力。
三、新課程標準下高中音樂教學方法和策略注意的問題
(一)客觀地看待音樂
教師教學不應該以自身喜好為教學標準,因為那樣會給學生帶來不好的影響,甚至是對音樂的偏見。教師通過不斷的完善自身修養,多方位地了解音樂,才能夠正確引導學生去感受、去體驗音樂之美,享受音樂。
(二)客觀對待古今音樂
隨著時代的發展,學生的審美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在音樂教材中,這就為教師提供了空間。音樂教師應該細心觀察,慢慢走進學生的音樂世界,去審視對學生成長利與弊的關系,提醒他們在音樂中出現的問題與思考,并鼓勵學生們學習音樂的熱情。
四、結束語
由于地區等因素的制約,還是會出現很多問題。但是相信我們的一線音樂教師會通過自身實際情況去進行調整,從而采取有目的性的措施開展音樂教育。
參考文獻
[1]邱曉柳.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與案例分析[J].華章,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