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麗壯
信息時代要求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新課程改革將自主學習定為學習方式轉變的方向之一。當今乃至未來社會,是一個學習化的社會。因此,學會學習是終身學習能力的核心內容,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也能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做好奠基。
然而,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呢?根據目前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現狀,經過實踐研究,我發現運用思維導圖,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全面開拓學生的思維和智慧,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一、 當前小學生閱讀與自學能力的現狀
1.閱讀興趣不濃,效率不高
學生閱讀興趣不高,有的學生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而閱讀,也有的學生只是因為老師和家長的要求才去閱讀,學生對于課外閱讀不是發自內心地喜愛。
其次,閱讀對象單一,閱讀數量不夠,有的學生只求閱讀的數量,不求甚解,沒有掌握好的閱讀思維的方法,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能力的發展。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滿堂灌,把作品講解得支離破碎,甚至向考試出題靠攏,應試教育,索然無味的閱讀教學,泯滅了學生的閱讀熱情。
2.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普遍偏低
當前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大都還滯留于表面。教師大張旗鼓地說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只是浮于表面而已,大多流于形式,為合作而合作。老師總是喧賓奪主,越俎代庖地“主導”學生學習,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也過于依賴老師,學生自主學習沒有方法。
二、問題的提出
語文學科既是一門語言學科,又是一門思維學科,要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想象力、分析力,就要注意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從兒童成長的角度來看,孩子喜歡涂涂畫畫,小學階段是提升學生思維水平的關鍵時期。思維導圖,其實就是把抽象的文本化作形象的書寫,可以促進兩種思維的聯合發展。
三、思維導圖的概述
導圖,是可以引導思維的圖式,是可視化思維工具的總稱。導圖不僅可以表征知識,使知識學習過程變得豐富多彩、形象具體,培養學生低階思維能力,而且能讓學生在繪圖中,是隱形的認知思維過程轉變為一種可視化的思維,把以往單向、乏味的文字思維,變為更直觀、能激發學生興趣的思維,是邏輯、順序、條理、文字、數字等得到優化。
四、 思維導圖導讀的應用實踐研究
1.課前學生繪制導圖,進行自主預習,感知整體
導圖作為一種可視化思維工具,能夠幫助學生把思維的認識過程用圖形的方式可視化地表達出來。在語文課文預習中使用它,使預習內容可操作性,促使學生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
預習課文時,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專用本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這個過程學生是不受任何拘束的,自由地勾勒出文章解讀的過程,充分地感知課文和了解課文。學生逐段賞析,品詞品句,先畫出各個分支內容,填上關鍵詞或畫圖標,根據自己的理解標注有關的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或說明方法等重要內容。學生畫閱讀導圖時的思維活動時放松的,并根據自己思維涌動過的印記及時記錄下來,邊讀邊畫,不斷地“添枝加葉”。
學生課前預習,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其實是學生進行知識內化的個性化思維活動過程,學生進行內心的體驗和感悟往往比外在的接受和學習更深刻。這不僅能促進學生自主建構知識體系,加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在探究中尋找新知,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同時也很好地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2.復述修補導圖,課中交流合作
學生的個性差異有許多好處,它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總是有不同。在小組或集體交流討論中,每個學生都構成了這個學習過程中極有價值的一部分,學生各自的理解越是不一樣,效果就越好,越能發現多個方面的問題,使學習深入到各個層面。
上課過程中,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向師生分享其解讀文本所得,每個人對課文的理解都不同,此時思維導圖能夠直觀地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在匯報分享過程中,不斷提出新的問題,補充完善導圖,對文章進行全方位的解讀,既擴散思維廣度,又培養了學生的思考深度。
課堂上,我讓學生們把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和分析,還有各種令人激動的新發現和新創意都放在一個圖式范圍里,把不同學生的各種創造力結合起來,讓它在集體交流、匯報和討論中成倍地發揮作用。學生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在解讀文章的過程中訓練了聽、說、想邏輯思維等能力。這樣以生為本的討論,高度尊重學生,把學習的自主權和主動交給學生,使得每個學生的學習原動力得到成倍的助力,使閱讀教學的課堂討論激烈、有效,事半功倍。
3.完善導圖,課后復習課文
學生在集體交流、講解課文過程中同步進行,逐步完善自己的思維導圖。教師根據學生所復述的課文內容,在導圖中進行修正和補充,同時幫助學生調整閱讀理解上的偏差,學生修正自己的導圖,擴充知識點。
課后,學生借助導圖幫助記憶文章,深化理解和感悟,逐步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學生利用導圖,再找出原文仔細檢查進行查缺補漏,也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薄弱點,集中精力進行有的放矢的復習,起到鞏固并擴充書本知識的作用。
借助導圖導讀,不僅促使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思考,讓學生成為“思想者”,還讓學生從自主閱讀到集體合作學習、交流和討論的過程中體會到樂趣,獲得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只有“會學”,才能實現“學會”,真正提高學習能力。
通過實踐發現,借助導圖組織學生閱讀,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并且它賦予學生的思維最大的開放性和靈活性,還給學生自主性和主動性是提高學生閱讀和自學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我們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將來,思維導圖將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發揮重大作用,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