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宇
前不久學校組織了公開課比賽活動,旨在鼓勵廣大教師積極實踐本校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導學案輔助教學,落實課堂展標引入、自主探究、互動合作、展示點撥及總結反饋等五環節,從而積極打造自己的高效課堂。
在筆者看來,這些利用導學案輔助教學、以導促學、導學結合的互動課堂可以歸納為“導學互動”課堂。它的教學理念是“變教為導,以導促學,學思結合,導學互動”。
下面筆者結合本校的課改實踐及自己的教學,淺談自己對導學互動課的幾點看法:
一、導學互動,導學是基礎
(一)展標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實踐證明,當學生在學習中對某一門功課產生較大的興趣時,其學習的主動性就會增強,創造思維就活躍。所以在每一節課上,教師就應根據教材內容和所教班級學生的實際,設計一個與眾不同、富有吸引力的課前導入,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猜謎語、講故事等,還可以用電教手段、背誦朗讀等多種方法來導入新課,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點燃他們頭腦中的那盞創造之燈。試想,如果我們的教師出口成章,字字珍珠,必然會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這樣的課學生怎會不喜歡、不投入呢?既然投入了,用心參與了,其創造的思維不知不覺就被啟動、運轉了。
(二)導學案輔助,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利用導學案,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有利于教師更好地了解學情及學生,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所以在設計導學案時,教師就要根據學情,因材施教,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導學問題,讓學生在問題的指引下,主動積極的去探索教材,使他們成為知識的“發現者”。而我們的教師也可從傳統的知識講解中解放出來,把主要精力放在導學和巡查指導上,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這樣的課堂,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會得到體現,從而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組織導學,做好教師角色的轉變
我們說課堂的主體是學生的,課堂的形式是情境活動,那么如何把課堂真正的還給學生?教師的作用如何體現呢?筆者認為,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是適時的引導、必要的指導和個體的輔導。引導,往往是隱性的,在課堂上,教師不是單純為了完成教材的要求,更不是為了完成設計的“教案”,一步一步的牽著學生去學習,而是以教材為例子,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和情境,通過設計探究活動等形式,啟迪并拓展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學會分析、比較、歸納、表達;學會傾聽、感悟、發現;學會思考、質疑、辯論;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指導,通常是顯性的,教師通過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教材的知識,構建相應的知識體系,從而幫助學生課堂達標。輔導,通常是個體的,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所教班級的學困生提供特別的幫助,讓他們在自學活動中學有收獲,小組合作中都能參與,小組展示中都有機會。這樣做教師的引導、指導、輔導保證了學生活動的有序,是師生互動策略的重要體現??傊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我們都知道,難能可貴的是將它落到實處,在導學互動的課堂中,我們教師要做好組織導學工作,授之以法,讓學生都能擁有“點石成金”的“手指頭”。
二、導學互動,互動是關鍵
(一)生本互動,讓學生來一場和文本的對話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經常會發現,我們的學生找尋問題、回答問題時往往忽略了文本,形成的答案往往是空洞殘缺的。因而,教師不能一言堂,一講到底,而要在課堂上給學生以充足的閱讀文本的時間,讓他們帶著自己的感知領會文本,和文本對話,允許學生質疑問難,對文本做個性化的解讀,教師再做以適時的點撥指導,這樣經過學生思考解疑的過程才更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也有利于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及掌握知識。
(二)師生互動,讓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更充分
師生互動,不是簡單的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問題,在合作學習的背景下,教師也是合作者,教師應當參與到不同的合作學習小組的學習交流中去,巡視各小組的探究問題的情況,與學生平等對話,讓課堂成為師生共同提出問題,共同分析問題,共同解決問題的陣地。
(三)生生互動,讓課堂成為學生的主陣地
生生互動指的是學生組內與組間的互動。當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遇到自己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時,就可以嘗試在學習小組內解決。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給每個學生提供參與小組活動的機會。課堂中的生生互動,是目標、內容和形式的統一,絕不能唯形式。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學情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活動。活動的形式應該是多樣的,如果問題的難度較低,可以讓學生在組內完成,組內兵教兵,全組成員共同完成相應內容;假如活動有一定難度,但每個小組可能完成一部分內容,那么要求組內記錄觀點,然后選派代表,與其他組合作共同完成。這樣通過生生間相互學習,互幫互助,組間熱烈競爭,就可以使學生取長補短,兵兵受益,共同進步。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激活我們的課堂。
(四)生媒互動,讓課堂豐富多彩
有效的課堂是讓學生能得到充分發展的課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利用電子白板這一新型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參與其中,以組為單位,組內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這樣做不僅使教學更直觀,有利于學生知識的積累,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及動手能力,因此,在課堂中,我們應兼顧生媒之間的互動,讓學生動起來,從而使課堂活起來,進而讓學生在“互動”中實現智慧的復演。
陶行知曾說過“有效的課堂,就是能夠教給學生鑰匙,讓學生學會學習的課堂,與其把學生當作天津鴨兒填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鑰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地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作為教師,我們應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導學互動模式,做新課改的弄潮兒,做學生生命中的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