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瑛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交流溝通對家庭和諧、幸福的重要性。
2.增進與父母溝通的意識,掌握一些與父母交流溝通的技巧。
3.能夠經常有意識地與父母進行交流溝通,提高與父母相處的能力。
教學重點:
增進與父母溝通的意識,掌握一些與父母交流溝通的技巧。
教學難點:
能夠經常有意識地與父母進行交流溝通,提高與父母相處的能力。
一、創設情景、情感渲染、 游戲鋪墊
1.小記者采訪匯報:與父母面對面。
(明白父母是自己最親的、也是最值得自己信任的人。)
2.多媒體播放歌曲《天亮了》并作背景介紹。
聽了這首歌,了解了這首歌曲的背景,你有什么體會?作為子女的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感受父母偉大無私的愛。)
3.游戲 背靠背折飛機;面對面折飛機。
通過折飛機的活動,你知道了什么?
(換位思考、自我反省。)
二、溝通心情 、疏通指導
(一)小品《小智的雙休日》
快快樂樂的雙休日成了小智的負擔,兩天的時間被爸爸媽媽安排得滿滿的:半天學鋼琴,半天學繪畫,半天學英語,剩下的半天還要復習功課。小智多么想與朋友玩玩或者看看自己心愛的卡通片和漫畫書。
1.問:如果你就是小智,你會把你的想法告訴爸爸媽媽嗎?為什么?
2.小組討論、匯報:
小結:和爸爸媽媽之間溝通有問題,的確給同學們帶來了無限的煩惱,而且也在影響著我們和父母之間的感情,影響著我們家庭生活的幸福。其實子女和父母之間有矛盾是很正常的,家家都會碰到,關鍵是我們要想辦法學會和父母溝通,去消除這些矛盾、煩惱。
(二)溝通支招走近父母
1.多向父母表達你愛他們。主動承擔家務,紀念日、節日送點小禮物,適時為父母倒杯茶、削個水果。
2.和父母有分歧時學會換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3.多向父母說說自己的情況,自己的愿望,多傾聽父母的話,遇上煩惱,告訴父母,尋求父母的幫助。
4.回家和外出主動給父母打招呼。
三、小小調解員
(一)小品《母子爭吵》
小明課余對電腦的興趣可濃了打字、上網查資料、制作電腦小報樣樣在行。可媽媽一直不同意他的愛好。這天小明拿著一張單元測驗卷回家。媽媽一看成績火了:“叫你別去參加什么腦班現在好了成績B都考出來了。”小明一臉委屈,大聲辯解道:“這次考卷有點難,再說你怎么知道是打電腦影響的呢?”“如果你用打電腦的時間多看看書,難道會考這么差?電腦班別去上了!”小明急了,嚷道:“你就知道讓我看書,打電腦也可以增加知識,我就去! ”“你還敢頂嘴?”……母子倆整整三天不說話,后來還是在爸爸的調解下才勉強和好。
1.誰來做小明和媽媽的調解員?你打算怎樣調解?
2.小結:當矛盾產生時在和爸爸媽媽進行溝通時,如果注意一些方式方法,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希望我們每個同學在生活中大膽地、愉快地去與父母溝通。
(二) 情景:《看電視》
我們班的小明同學告訴小東,他與母親在上星期六晚上發生了沖突的事情。小明同學按照老師的布置的“童眼看十九大”正在電視節目。當時,母親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了。看到小明正在看電視,桌上的碗菜都沒有收拾頓時火上心頭,大發雷霆。罵道:整天就知道看電視,玩,不知道看書,不知道把碗收拾一下…… 而小明是在按老師的要求看電視,不收拾碗是要等媽媽回來吃飯。這樣做沒有得到媽媽理解反而被媽媽罵了一頓,心理很不是滋味,當場與媽媽頂撞起來。想想自己的好意沒有被媽媽理解,心里很難受,直到現在還不舒服。
1.你覺得小明同學與母親的關系處理的好嗎?如果不好,問題出在哪里呢?(學生回答)
2.看起來問題出在溝通上。那么,你與父母的溝通狀況令你滿意嗎?
四、訴真情
寫寫心里話《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在適合的時候讀給他們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