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雪山
導學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路線圖和指南針。學生有效學習有賴于教師有效設計,一份好的導學案關鍵在于老師的設計。
一、重點設計好學習目標
我們一般把每一課時的導學案分為以下欄目:學習目標、導學過程、課堂檢測。其中“學習目標”板塊是整篇導學案靈魂,統領整全篇,其它板塊均為其服務。
在教案中,我們常用了解、理解、掌握來描述教學行為和目標程度,然而在導學案中,學生需要通過學習目標來確定學習任務,并通過學習來檢測目標的達成程度,因而,學習目標的設定應概括準確、簡潔易懂、操作性強等特點。實踐中,我們辦法如下:
1.學習目標應包含三個方面的關鍵詞
用什么具體方式來學,學什么內容,學到什么程度。
如《圓的面積》一課,我們訂的學習目標是:知道圓的面積的含義,說出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會用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其中“知道、說出、會用”等詞語既表示學習方式又指出了達標程度。
2.學習目標和導學過程及課堂檢測要求一致
我們要求:目標定什么,學什么,練什么,測什么。這樣編寫使導學案有目的可依,有過程,有層次,克服了過去習題超前布置的現象,減小了學習難度,減少了作業容量。當然,目標確定的恰當是否致關重要,需要教師集體研究決定。
二、用心設計好導學過程
“導學過程”是一篇導學案中最核心的部分,是達成目標的關鍵,是導學案中最重要的設計內容。 “導學過程”要實現導學功能,學生首先要知道怎樣學和學什么的問題。其次,學生要知道具體可執行程序和研究的問題。也就是說,導學過程首先要告訴“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然后進行的學習活動的設計。
例如,《圓的周長》一課的導學案設計,我們是這樣設計導學過程的:
(一) 知識鏈接
1.正方形的周長=
2.長方形的周長=
3.正方形的周長與( )有關,長方形的周長與( )有關
4.自學課本第9頁的內容 ,思考圓的周長與什么有關?
(二)自學展示
探究活動一: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測量圓的周長?
。
探究活動二: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有什么關系?
找3個大小不同的圓片,分別測出周長和直徑,填在課本第9頁的表格中,你發現了什么?(溫馨提示:怎樣操作才能使你的測量的誤差最小擬定好操作方案再動手,你會發現自己的實驗結果會最接近一個偉大的發現)
總結你的發現:圓的周長總是( )的( )倍多一些。
圓周率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 )表示,計算時通常取( )。
探究活動三:、請根據發現推導出圓的周長計算公式
C= ( ) 或 C= ( )
在這樣的導學案引導下,學生不僅要自學課本、小組討論,還要動手探究,既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綜合能力也得到了培養。這樣的導學設計充分地體現了自主高效課堂的教學理念。
三、精心設計好課堂檢測
1.設計實用性的課堂檢測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應從學生己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轉變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本著這一目的,在課堂檢測的設計上,我們注重把數學作業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常布置一些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作業,這樣即可以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能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得到應用拓展與延伸。
比如,在教學完“長方體的表面積”后,我們在導學案設計了這樣一道檢測題:學校要進行班容班貌檢查,我班決定請粉刷匠粉刷課室的四周墻壁和天花板,每平方米大約需要石灰 250 克,請同學們計算一下大約需要買多少千克石灰?學生表現非常踴躍,積極舉手說出計算方法。老師拿出卷尺,讓學生親自測量、計算。這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及實際應用,既鞏固了新學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2.設計層次性的課堂檢測
我們在實踐中發現,由于使用了導學案,很多學生已將課堂所學提前消化,基本練習對他們已沒有了挑戰性。為此,我們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在練習或當堂檢測中分必做題和選做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使我們的教學面向全體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比如,在教學完“生活中的比”之后,我們設計的檢測題是這樣的:
必做題:
1、兩個數( ),又叫兩個數的比。如:8÷2寫作( ),讀作( ),其中( )是前項,( )是后項。
2、比與除法相比,比的前項相當于( ),比的后項相當于( ),比值相當于( )。
3、( ):( )= =( )÷( )=( )(填小數)
4、六(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和女生的人數比是( ):( ) 比值是( );女生和總人數的比是( ):( );比值是( )。
選做題:
5、寫出兩個比值為2的比:( )
6、小明從家到圖書館,去時走了10分鐘,借書后沿原路返回用了8分鐘,求去時的速度和回來時速度的比。
必做題緊扣教材抓雙基,使每一個學生達到教材一般性要求,考查學生的基本應用能力。選做題供有興趣的,學有余力的同學討論。總之一個目的,就是讓每個同學都能從數學中得到成功的體驗。
總之,導學案設計應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引,面向全體學生,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并針對不同的知識內容以及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出真正適合學生的導學案,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他們自主學習和創造的熱情,從而使課堂高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