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青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大部分小學生都在健康地成長,但我們必須看到,每個班級仍有一定數量的“后進生”。因此,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切實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這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那么如何轉化后進生呢?下面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關愛與尊重是醫治后進生的良藥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丁有寬老師轉化后進生的座右銘。在教育工作中,老師偏愛優生,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后進生更需要老師的愛。因為后進生的心理狀態復雜,表現也各式各樣,一般的后進生,往往具有自卑、厭學、逆反等心理特點。他們的自尊心曾受到嚴重的傷害,當別人了解和體諒他們的時候,他們會受到極大的鼓舞。因此,教師對后進生必須傾注愛心,對他們進行大量的“感情投資”,使他們認為在老師心目中還有“我”,并特別地關心“我”,從而使他們萌發上進的動力。如:我擔任的六年級的明浩同學,課間追逐、打鬧,欺負小同學,上課玩東西,對老師、同學抱有敵視態度。有的老師對他往往訓斥、歧視或置之不理,使轉化工作陷入了死胡同。我則對他不嫌不棄,多接近他,從生活上、學習上關心他,經常找他談心。有一次,我聽別的老師說,他在五年級時曾叫過老師的外號。因此,我馬上找他談心,教育他不應該這樣不尊重老師,并帶他到那位老師面前賠禮道歉。課外時間我常親熱地督促他:你的頭發長了,該剪了;你的衣服臟了,該洗了……我用我火熱的愛去溫暖他那受傷的、冰冷的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明浩同學深受感動,漸漸地,變成了遵守紀律、團結同學、學習進步的好同學。
二、挖掘閃光點,轉化后進生
在教育工作中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個人興趣,培訓合格加特長的高素質人才,特別是后進生。這就需要老師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恰如其分地表揚,使他們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例如:有一次,我在上語文課時,發現班上有名的調皮鬼——周小武同學在下面畫畫,也許是太投入了吧,以至于我走到他身邊也未發現。當時我有點生氣,想撕掉它,但仔細一看,他畫得挺好的,又不忍心。于是我立即心平氣和地表揚了他,并把他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但同時也婉轉地指出,畫畫好固然好,但語文等其他學科也不能丟啊!也許是第一次受到老師表揚的緣故吧,他呆呆地望著我,竟有點激動。課后我找他談心,并指出:“你畫畫很有天賦,課余時間多練習畫畫,將來考美術學院。但現在必須學好文化課,不然,這美好的理想就泡湯了。”他聽了我的話,心服口服地點頭,并表示不會辜負老師的期望。同時我與美術老師聯系,讓他跟著學習,使他的美術進步很快,他的作品多次在學校、市地賽中獲獎。大大增強了他的自信心,無論紀律,還是學習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三、持之以恒,轉化后進生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的后進,不是短時期形成的。因此,做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靠長期耐心的持之以恒的過細工作。由于受年齡的局限,環境的干擾,后進生前進的道路上往往會出現反復,今天剛認識的東西,明天很快又遺忘;剛得到表揚,轉身又去做錯事,對后進生這種反復循環現象,教師必須要有科學的態度,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工作,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給后進生一個個“臺階”下,讓他們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向前。俗話說得好:“心急吃不上熱豆腐。”后進生的進步也同樣要一個過程,成績由差變好,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在今年擔任的六(5)班中,小強同學平時學習松懈,動不動就撕作業本,考試不交卷,但在一次批改作業中我發現他交作業,并且做得比較清楚、整齊,我在班里表揚他,這幾天他能按時完成作業,但過了幾天,他又不做作業了,我對他進行耐心的教育,跟蹤,對癥下藥,對他講“鐵棒磨成針”的故事,張海迪的故事。后來他雖然反復幾次,但通過再三教育,他的思想、學習各方面逐漸轉變了,不交作業的次數逐漸減少了,經過一學期的耐心教育,他終于改變了過去的不良習慣,學習成績逐步提高,他的自信心也越來越強,不斷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總而言之,轉化后進生的方法多種多樣,形式不一,如果老師能用科學的態度,對癥下藥,那么成功的希望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