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才斌
一、分析企業選擇融資的動機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一)企業為什么要實行融資
企業的融資行為,是指企業為了滿足自身生產和營業的需求,經過正規的途徑挑選合適的融資渠道及融資方式,有效率的進行籌集資金的一種行為。在企業內部和外部環境因素的雙重作用下,企業會根據自身的條件偏向于選擇某種特定的融資方式。與此同時,企業要想穩定的發展壯大,就要通過多方面的因素開展研究,結合自身的發展情況,選取對企業最為有利的融資方式。資本作為企業生產運作的核心力量,對任何企業來說都至關重要,企業只有通過分析和選擇高效的融資途徑獲取足夠的資本,才能立足于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并得到穩定健康的發育。除此以外,限制企業進行規模擴大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資本的原始積累不夠。若想公司提高生產力,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就必須要通過融資進行資本的積累。所以,要想維持自身的生產及經營,并得到持續有效的發展,進行融資是企業的必經之路。
(二)融資過程中企業將遇到的困難
1.獲取資本的途徑太少。企業資本獲取途徑太少可能會引發負債過多、融資成本過高以及總體資金結構的失衡等一系列困難,現在企業的融資方式大部分是自身籌集或者銀行貸款,問題在于這些融資的途徑都有很大限制范圍。首先是銀行貸款,對企業貸款的要求很高。不僅要很多的資料和程序,而且最終能貸款的數額也不多。如果銀行查實到企業的經營情況欠佳,收益不足,甚至可能無法償還將要進行的貸款,那么銀行便不會批準企業申請的貸款,這種情況的后果便是企業不能再進行生產經營,最終宣告破產。
2.資金的分配不夠合理。現在企業資本分配的內容大概分為資金成本和固定成本,兩者都在企業的財產范圍,如果企業沒有對資金和固定成本進行合理的分配,將會引起資金滯留或者生產設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等問題,這就造成企業資源的浪費,降低了資金的利用效率。
3.對市場的現狀和自身的條件理解程度不夠。很多企業在生產經營中,都存有對市場和企業本身發展的具體狀況不夠了解的缺陷。市場經濟是被很多條件所共同決定的,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變化。企業要是不能及時了解并全面的分析市場狀況,對將要面臨的風險認識不足,盲目的進行融資和生產,很快就會落后于其他的競爭對手,繼而被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所淘汰。所以,企業也會因為生產經營得不到有效保障,以及融資貸款等方面存在的缺陷,最終不能順利獲得銀行貸款。
二、企業進行融資的重要途徑
(一)直接投資的獲取
一般來說,非股份制企業會對獲取直接投資,其資金主要來自政府財政、非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其他資金等。獲取直接投資可以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獲取直接投資與股權投資相比,投資者較為單一,過程較為簡單,融資花費較低,并且直接進行交流,有益于信息傳達的完整性和即時性。除此之外,獲取直接投資還能夠使企業的外部形象以及信譽等更加高,并且產業鏈比較成熟和健全,能夠使生產能力在短時間內形成。雖然吸收直接投資有很多的好處,但是也有缺點,直接資金的獲取是小規模集資,來源很單一。一般獲取直接投資的成本都非常高,投資人要在投資中收到一定的利益,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壓力。除此之外,倘若外部投資增多,企業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將相應降低,更嚴重的是投資人會完全取代企業來管理投資項目。
(二)通過股票進行融資
政府財政、非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外商投資等都是企業發行股票的對象,與其他融資渠道相比較,通過發行股票進行融資風險較低。通過發行股票所獲得的資本無期限,不用返還固定股利,屬于永久性的資產。除此之外,發行股票可以保證投資人持有一定的資金,保證資金的流轉。使企業的負債能力得以提高。通過發行股票進行融資有兩個方面的缺點:第一,發行股票的費用很高,換句話說就是風險較高,但風險高也意味著投資報酬高;第二,會使原有股東對企業的控制力分散。因為企業在發行股票時就意味著會有很多新的股東的加入,新投資人的進入會與原有股東劃分原有的企業利潤,這很大程度上使股票的收益下降,進而影響到股價,使股價下跌。
(三)借助銀行信貸
銀行信貸作為安全而穩健的融資方式,不僅能減少企業積累資金的成本,而且由于銀行擁有完善的經濟體系,資金供給充足,能為企業貸款的安全提供很好的保障。然而沒有事物能盡善盡美,銀行信貸也有企業不得不注意的缺點。第一,銀行作為市場體系中重要的一環,為了維持市場總體環境的平穩,減少因貸款而產生的風險,必須對企業設置很多的限制條件,比如對企業信譽方面的要求,就特別的嚴格。并且在銀行貸款都需要有相應的物品進行抵押,發展規模不大的公司很有可能因為沒有足夠的抵押物品而不能順利貸到款項。第二,進行銀行貸款需要經過較為繁雜的流程和手續,每個程序都審批通過后,才能開始貸款。與此同時,銀行對于貸款對象的貸款數額和時間等條件的約束也比較嚴格,例如貸款金額越大,要經過的流程就越復雜,成功難度更大,這也是小規模企業難以依靠銀行貸款進行擴大經營或者產業升級的根本原因。
(四)通過債券獲得資金
債券是指由國有有限公司、國有獨資公司、大型股份有限公司進行發放,并通過債券向社會個人、企業等其他商業組織吸納資本,這種方式籌集資本的成本較低。同樣的,通過債券得到的利息也比其他融資方式略低,比如風險更高收益也更高的股票。債券持有者只能獲得固定數額的利息,不受公司盈利情況的影響,企業在盈利以后完全可以利用這筆利潤再次投入經營生產,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開拓更大的產品市場,為企業謀取更多的利益。這充分利用了債券在財務管理中的杠桿原理。同時,債券的擁有者不會影響股份持有者的權利,保障了股東對公司的管理和控制權。美中不足的是,債券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債券設置無論企業經營的好壞都需要按時支付債權人固定的利息,這會給經營狀況欠佳的企業造成不小的壓力;其次,發行債券所需要的條件相對于其他集資方式也更為嚴格,對企業的要求會更多,很有可能限制了企業以后發展的可能性,不利于企業長遠發展。除此之外,債券不能無限制的發放,若是企業發行的債券數量過多,將導致集資的成本提升,對公司的經營造成負面的作用。且巨額的負債會給公司的財務造成極大的風險,如果生產經營過程中稍有不慎,極有可能導致公司因無法償還債務而破產。
(五)通過民間借貸進行融資
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進行資金融通,不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的融資行為,有些情況是不受法律保護的。民間借貸相比銀行借貸更為簡單,資金周轉也比較快,部分企業尤其是急需資金的企業為了在短時間內籌得資金,會更加傾向于民間借貸。當然,民間借貸會有很大的風險,不過可以通過擔保公司進行擔保,保證資金的安全。民間借貸的利率比銀行利率高很多,企業的償債壓力會非常大,另外,可能有些心懷不軌的人鉆法律的空子,不簽訂合同或簽訂的合同存在缺陷,最終導致企業權益受損。(作者單位為蕪湖市交通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