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鑒尤
一、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根據財政部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總額的調查統計,近十年來資產總額的數字在不斷攀升,這就預示著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必須利用科學現代的財務管理手段和先進快捷的網絡計算機技術去管理龐大的政府資產,財務管理工作的將在行政事業單位產生監督管理作用。
財務管理是財務工作的另一個角度,不同于日常財務會計對歷史微觀業務的記錄和報告,財務管理工作是以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報表或統計數據、會計金額為基礎,對其采用科學的方法進行嚴謹的評估和測算,是單位領導做決策和定項目的、分資源的量化基礎,是預算、決算工作的參考數據,是評價內部控制工作成效的量尺,是部門間協同合作的潤滑劑,同時還是防范領導管理風險的制度手段。總之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管理工作的作用是無處不在、影響深遠的。
二、新時代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的挑戰
(一)行政事業單位對財務管理工作的弱化
財務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至關重要,但它在管理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工作中應用的不算廣泛。目前很多行政事業單位把財務工作重心放在了單純的財政資金的使用、記賬、編制報表等工作,忽略了財務管理的管理作用,就沒有對單位的財務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使財務工作的成果維持在直白的數字上,而忽視了數字在特定業務狀態里面的含義,沒有深入挖掘財務報表數字對行政單位管理上的意義,也沒有從投入和產出的角度分析行政單位業務的項目方案,忽略了財政資金的時間價值,忽略了行政事業單位在市場經濟中所能創造的價值。
既然財務管理工作在行政事業單位應用的不夠成熟,大部分傳統財務人員對財務業務知識儲備尚且不足,認為能應付上級的檢查工作即可,那么嚴格的財務內部控制就更無從談起,對單位的組織架構、財務會計制度、審批制度和流程、崗位責任制、大額財政項目實施監管、內部監督等方面可能都管理的差強人意,那么由于對財務管理的忽視將直接導致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加大,使財務人員對行政單位的財務風險識別能力很弱,單位領導對單位的財務綜合狀況也沒有基本把控。
(二)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到來
在全球化的網絡環境中,計算機信息技術在一刻不停的革新,更多的人已經運用網絡去營運和洽談業務形成了全新時代的電子商務,他們中的部分人已經從網絡時代中獲得了第一桶金,可以說我們已經進入生活網絡化的時代,網絡信息是無處不在,觸手可及。計算機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對于傳統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來講,更是艱巨的挑戰。因為目前行政事業單位中的財務人員年紀偏大,即便是使用單機版的財務軟件進行記賬、出具報表都比較吃力,利用軟件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甚至是后臺維護更是難上一籌。一旦跟不上新時代中網絡信息化的大潮流,對財務管理人員來講將是很大的職業危機,對行政事業單位而言將錯失很多發展機遇。畢竟網絡信息化軟件能帶給行政事業單位的是更規范的財務管理、更透明的信息共享、更便利的信息渠道、更嚴格的內部控制,所以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想躲避社會趨勢的推動已不夠現實,不如在部門內部提前做好財務管理工作的轉型準備,來迎接網絡信息化時代下的挑戰。
三、財管工作要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
根據上文的分析,已經能體會到行政單位財務工作人員在未來社會經濟的發展中面臨的重要挑戰,那么感受到緊迫感的財務人員目前應如何努力提高職業素養來完成挑戰呢?
(一)加強財務工作中的管理理念
要在行政事業單位中持續輸出財務管理的理念,用創新頭腦推動腳步,加快行政單位管理體系改革的步伐,把成本效益管理目標傳達到行政單位內部,用財務管理的指標來輔助行政單位目標的實現,還可以從財務管理的角度分析行政成本,用財務管理的數據來評價人員的工作績效,為年度預算工作提供比對數據等,為財政資金的保值和升值提建議,為行政單位制定年度財政目標提供參考等,總之把財務管理的效應充分發揮到領導的決策、項目的運行、業務的運營,財政的管理,讓財務管理思維時刻對行政單位人員的工作產生良性影響。
(二)改善行政單位的財務規則
在行政單位內部認真貫徹《行政單位財務規則》,細化行政單位自身的組織架構、審批制度細則、預算編制細則、財務會計細則、財政資金管理細則、出納崗位細則、內部審計細則、員工考核細則,對規范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提供完備的科學的文件支持,同時大力推廣網絡電算化財務軟件的使用,讓計算機網絡代替人時刻做更細致更嚴謹的財務科學管理,讓財務部門的工作效率快速提高,通過網絡的便利可以讓行政單位領導隨時把控單位的財務動態,尤其是對財政資金和國家資產的管理情況進行監管。
(三)加強內控,提高財務風險意識
在行政單位內部要以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為基礎,避免制度漏洞為領導個人經濟腐敗制造溫床,對預算的支出一定要尤其關注并制定相應的管理細則,對國家資產的管理更不能放松,也要制定國有資產管理細則,從制度上對有可能產生的道德風險和經濟風險進行防范;在行政單位內部還要建立內部審計崗位達到內部監管的目的,把內部審計工作細致的分派到財務的高風險方向,比如財政收支、國有資產、項目資金領用等,對違規行為高度警惕,能一定程度上遏制行政單位內部不良行為的產生;還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建立行政單位非機密的財務信息的公示制度,打通行政單位內部的“大門”,使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透明化公開化,加大外部群眾的監督作用,使行政人員在工作中時刻意識到自己的工作處于內部和外部的雙重監督之中,必須要提高責任心、依法合規工作。
(四)提高網絡風險意識
既然要大膽運用網絡環境來改善財務管理工作環境,那么就必須要了解網絡環境的風險,對行政事業單位機密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做好應對措施。要安排專人管理軟件用戶的申請、授權和登陸口令和密碼,對管理軟件中的全部數據定期進行數據的拷貝,并保存至一個以上外部設備中,還要不定期的對軟件服務器進行觀察,一旦出現問題要馬上聯系專業人員維修;行政事業單位一定要配備正版防火墻,及時升級換代病毒庫,定期殺毒,才能在被不明身份人員非法入侵時做出攔截,并記錄被入侵時的情況。
綜上所述,在外部環境快速發展的社會,只有能意識到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并能面對挑戰審時度勢,及時的轉變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模式和方法,才能適應新時代成為一名合格的財務管理人員。(作者單位為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