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穎
一、正確理解財會職業道德內涵
財會職業道德是一種職業行為規范與準則,是在進行財會職業活動時必須遵守的。我們應當全面認識,正確把握一下“四個環節”:
(一)大局利益為重
財會職業道德是一種手段,可以改善財會職業活動間的利益關系.在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經常會有經濟主體和社會公眾利益或是國家利益產生矛盾.財會職業道德的作用是按照國家法律規定,協調相互間的經濟利益,確保經濟秩序正常運行.財會職業道德要求個人或是其他經濟主體,不能用損害國家與社會公眾利益的形式來得到自身利益.
(二)嚴守財務信息
財會職業道德是比較穩定的.財會是一門經濟學科,它的實用性較強,進行市場經濟活動時,會計需要對單位經濟業務確認,根據一定方式進行計量,最后記錄信息形成會計報告。客觀經濟規律在一定時期內比較穩定, 而財會職業道德更多的是依靠經濟規律而制定完善。相對穩定的客觀經濟規律決定了會計職業道德的相對穩定性.虛假會計信息是整個社會所無法容忍的,每個經濟主體都會防止會計人員泄露信息,導致商業秘密外泄,造成重大損失。
(三)講究職業誠信
財會誠信是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位老先生說過:“立信,乃會計之本.沒有信用,也就沒有會計.誠信是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財會誠信一直都是職業道德最為重要的部分,如果會計人員缺乏應有的誠信,那么會計信息必然存在造假最終導致系統性風險發生,損害根本利益,破壞社會發展的信用基礎.道德缺失人言無準,可見誠信極為重要。
(四)立志老實行事
財會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就是做好人。做好人的基本準則之一是忠誠老實,它是公民道德規范重要內容.經濟發達的市場,社會化的職業準則,對老實行事要求極高.中央領導同志多次強調,保證市場經濟維持良性發展,保護市場經濟持續生存.必須做到當老實人、辦老實事、說老實話,不弄虛作假,保守機密,主動抗拒利益的誘惑,一切以老實行事。提高整個會計信用體系,信息不真實、規范有序的必
二、清醒認識現實中的問題
近年來,頻發的財會人員經濟案件震驚了領導者和金融管理者絕大案件都與財會人員職業道德素質有關。主要表現有:
(一)職業道德水準低。有些財會人員一心謀私,尤其是當單位利益與國家、社會公眾利益存有沖突的時候,不能按照規范進行運作和管理資金。有的合伙造假,對財會信息進行偽造,甚至編造虛假憑證等內容,給國家財產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二)職業道德觀念薄。在現實生活中,有些財會人員思想上存有嚴重的三哥主義,即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沒有法律法規的敬畏之心,勁兒貪污、挪用公款,缺乏應有的財會人員職業道德。盡管類似問題發生在少數人身上,但影響惡劣,不得寬容。
(三)誠信做人差。大部分腐敗以及經濟違法犯罪行為,基本可歸屬于財會人員的誠信問題,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為了私利,監守自盜.把個人利益置于單位利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眾之上。甚至參與造假,提供專業知識來進行違法違紀活動。二是喪失原則立場,弄虛作假.一些財會事務所中的注冊會計師在進行審計任務時,未按職業道德準則進行獨立、客觀、公正的審計,最終給出的審計報告不真實,對財會造假行為視而不見,成為財會造假的幫兇,損害了國家和投資者的利益.
三、深入剖析“病灶”的源頭
有些財會人員職業道德缺失、低下,是長期“病灶”而形成的。有社會的、教育的、個人的各方面原因。但深入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利益的消極驅動
改革開發之后,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價值觀發生了變化,拜金主義橫行,造假者對財富充滿了渴望,又無法用正常手段獲得,逐漸迷失在了對利益的追逐中.羨慕他人的富足生活,又無法利用規則范圍內的方法獲得時,采取弄虛作假的手段來謀求改變.這種在利益的驅使下為了得到眼前的個人利益違心地 “造假”,對發生的財會信息失真問題不予理會,在拜金主義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二)信息的嚴重失真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感到從信息角度分析,財會信息的使用者與制造者,對信息的了解程度存有主觀片面性.與信息使用者相比,經營者擁有更大的優勢.會計信息制造者,通常是運作管理者。想要了解某個單位經營情況,只能采用制造者給予的信息內容,信息的不對稱性導致經營者道德風險與逆向選擇存在可能,一些財會信息制造者,為了利益提供虛假的財會信息,這樣的信息缺乏合理性,為建設式經濟活動幫了倒忙。
(三)審計工作的流于形式
審計部門應當按照審計程序進行嚴格的審計,可以威懾造假行為,但由于審計部門與被審計單位之間具有利益關系而難以做到.致使對應的審計監督機制,監督稽核等工作,未能得到較好地落實。導致一些缺乏職業道德的財會人員進行貪污、挪用公款等違法律行為發生,鉆了審計監督管理的空子。
(四)教育的空洞無效
受當前社會風氣的影響,從事財會工作后雖然有相關的職業道德的學習教育,但實際工作中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導致法律觀念淡化,沒自我約束力。說教育的多,抓教育的少,安排教育的多,實際教育少。沒有遵從會計職業道德時的強力處罰,違反后成本較低,形成了教育無果,違紀屢犯的惡性循環。
四、不斷提升職業道德修養
(一)強化職業道德教育機制
加強財會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十分重要。我們各級領導和財會管理者要緊密聯系本單位實際和突出問題,下大力抓緊。
財會人員個人道德修養需要通過自我教育和社會教育兩個方面共同強化自身認識.誠信教育應該在大學要開列職業道德教育學科,學習專業教材,提高思想認識.同時在社會上要加大宣揚力度,引導大家以誠信為“立身之本”.嚴格從業條件,建立新的合理的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方案,在財會人員的持續深造上付出更多努力,要宣揚和鼓勵財會人員積極更新自身知識,激發他們活到老、學到老的鉆研熱情,創造良好的愛崗敬業、廉潔自律的氛圍。
(二)強化財會監督機制
財會監督是針對財會管理及核算可能存在的問題,對可能有舞弊、造假等問題進行糾正,保證財會管理和財會核算健康有序的運行。要強化財會監督,必須打擊和糾正當前存在的造假問題,發現一例,及時處理一例,要規范嚴格的財會法律制度,營造良好的的財會從業環境。
(三)強化考評獎勵機制
財會工作的實踐告訴我們,社會對財會從業行為的關注和評判,都是財會人員的一種心理約束,因而調整社會力量對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進行約束,將崗位的聘任、工資、晉級、提升等與檢查、考評、獎勵聯系起來。制定對應的表彰和處罰措施,提高獎勵與懲罰力度,促使財會人員自覺遵守職業道德,提高職業道德水平在當前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大背景下,必須加大財會改革,以適應新時代要從點滴入手,從平時抓起,建立良好的財會職業道德,促使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有提升、上臺階、見實效。(作者單位為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