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森
一、信用擔保公司財務管理風險的成因
信用擔保公司作為一個高風險、低回報的新型產業,風險與機遇是并存的。在進行相關的業務往來時,風險就存在于各個環節中。在為企業擔保時,就可能因為各種因素,使得擔保項目存在較多的不確定性。無法否認的是,任何一個擔保項目都存在一定的風險,信用擔保企業只有將風險降低或轉移,才能將公司損失降到最低,即使采取了這些措施,風險還是無法完全消失。因此,信用擔保公司在量力而為的同時,要做好事前的風險調查,深入考察被擔保企業的財產狀況、運營資質等,不能盲目的進行擔保業務。
(一)信用風險。信用風險大多是由于被擔保企業單方面違反合約引起的,而被擔保對象一般都是中小企業,這些企業尚處于發展階段,還未在市場中站穩腳跟,發展規模較小,資金來源不穩定,實力相對較弱,對風險危機處理能力較低,很容易造成擔保公司無法收回利益的結果。并且,在當今的社會中,中小企業的信用問題十分嚴峻,再加上行業內沒有對信用等級低的企業進行系統的記錄,這就讓很多企業萌生了欠債拖款,不償還的想法,大大增加了信用擔保公司的信用風險。
(二)被擔保企業管理能力風險。目前中小企業的管理人員雖說有學歷、有實力的較多,但也不乏缺少文化水平較低、管理素質無法達標的管理人員。且企業內部管理組織分工也十分單一,有時直接只有一個老板或負責人全權管理,一個人裁決的企業,前景確實堪憂,對于事物的判斷缺乏科學性和準確性,很容易將企業大部分資金投入到一個項目中,缺乏市場競爭力,毫無發展前景可言。
(三)被擔保企業生產風險。中小企業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生存壓力,再加上沒有可以壟斷的技術或核心,自然就在市場中缺乏競爭優勢,生產的產品更有可能是無科技含量、無競爭實力、無市場份額的“三無”產品,增加了信用擔保公司的風險。
(四)信用擔保公司內部控制風險。若信用擔保公司在沒有建立有效內部控制機制,而開始進行擔保業務的話,在沒有有效的內控制度進行約束的前提下,就有可能出現不符合信用擔保公司準入條件的被擔保企業進行擔保,導致出現財務風險的情況。
二、信用擔保公司財務風險的特征
(一)不確定性。市場本身就是一個不確定性的重要因素,公司在經營中處于這樣一個多變的環境,自然在財務風險上存在更多的不確定性。
(二)客觀存在性。我們在主觀上去承認財務風險的存在這種觀念,本身就是客觀存在的,因此我們要主動去研究分析風險客觀存在的原因,才能越早防范財務風險。
(三)機遇與風險的雙重性。公司在面對財務風險時,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若公司能夠很好的找到解決途徑,就可化風險為機遇,相反,則會帶來很嚴重的風險和打擊。因此,加強完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風險帶來的損失。
(四)全面性。公司的財務風險存在于公司經營的各個環節中,不僅是被擔保公司帶來的財務風險。因此,財務管理應該以大局為重,在公司內部實現全面的風險管理。
三、對信用擔保公司防范財務風險策略的探究
(一)在公司管理章程上建立完善的擔保法律體系。中小企業良性的信用擔保能創造出良好的信用擔保環境,而這,需要建立完善、健全的擔保法律體系可以作為交易的信用保障。因為法律的不健全,會導致很多中小企業的道德信用風險增加,若不遵守相應法律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這樣一來,就減少和避免了騙保、騙貸現象的發生。
(二)開展道德建設,規范被擔保企業的經營方式。雖然建立了完善的擔保法律體系,但在實際的市場交易中,還是有很多地方是法律無法涵蓋的,因此,需要規范被擔保企業的道德行為,發揮道德倫理的力量。當前我國很多中小企業信用評級低下,主要是社會、法律沒有對其形成行為約束。企業樹立良好的信用形象有助于未來的發展。
(三)建立信息評級信息庫。信息數據庫的建立將幫助信用擔保公司對合作企業進行前期的評判,最大程度的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也能杜絕某些信用評級低的企業存在僥幸的心理進行騙貸、騙保等違法行為的現象發生。
(四)建立健全信用擔保公司內部控制機制。內控機制可從對被擔保企業的準入調查,擔保過程中對擔保項目的評審,擔保合同的簽訂、擔保金額的審核、擔保后的管理以及風險追償制度等,從而降低財務的風險。
(五)建立完善風險共擔制度。信用擔保公司在進行擔保業務的同時,應該和相關合作的銀行等金融行業、被擔保公司所在的地方政府機構等簽訂風險共擔合同,保證在擔保項目出現風險意外的情況時,有三方共同承擔損失,減輕信用擔保公司的財務風險。
四、結語
總之,信用擔保公司在幫助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同時,也要意識到自身財務風險存在的可能性。只有不斷強化自身財務風險管理水平,才能為更多信用良好的中小企業提供強有力的資金保障,為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貢獻一份力量。(作者單位為江蘇省信用擔保有限責任公司)